分享

今日话题 | 索要4500元生活费被拒,大学生就该艰苦朴素?

 zhr0105 2019-09-05

特约作者| 李勤余

近日,一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但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一时之间,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吵翻了天。有人认为她铺张浪费,应该被批评。也有人认为,只要用途正当,该女生索要生活费并无不妥。

一位大学生每月花费4500元生活费,到底过分吗?这场争论的背后,又潜藏着国人怎样的心理和价值观?

大学生该要多少生活费,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

一场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的大讨论,在舆论场里炸开了锅。但仔细观察一下网友们的讨论,便不难发现,许多人使用的论据,事实上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有网友表示,当年靠几百元钱就能包打天下,因此鄙视新闻中那位奢侈的女生。

根据新闻披露的信息,这位女生身处某新一线城市。我们以成都为例,2018年成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142元。来自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的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12元。若以这位女生每月4500元(除去寒暑假,她的生活费将达40500元)的消费水平观之,为她安上一个奢侈的“罪名”似乎并不过分。

但脱离了时代背景以及实际语境,类似批评难免有陷入言不及义的危险。且不论个人的消费习惯,生活费到底该有多少,恐怕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并不知道这位女生的家境究竟如何。如果她出身贫寒,那么别说4500元,每月1000元生活费都有可能是奢侈的。如果她出身富贵,那么别说4500元,每月10000元都有可能是九牛一毛。

选择何种生活,无非是取决于其个人兴趣。外人更是无从知晓其中内情。

其次,我们也不清楚这位女生会如何使用自己的生活费。到底她会有节制、有计划地使用生活费,还是任性地买买买?两者的性质,当然是大不相同的。

正如网友提出质疑,既然各大城市里的家长都愿意在子女的教育上一掷千金(正如新闻中的女孩说的那样),为什么多给一些生活费就不可以呢?

当然,此类问题注定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价值观、财富观以及生活经历来作判断。至于许多网友的忆苦思甜,终究只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不具有多少参考价值。

生活费之争,与大学生的形象问题有关

既然生活费的多少,根本不可能争出个所以然来,公众讨论的热情为何还是如此高涨?究其原因,一个月花多少生活费只是表象,讨论的背后事关公众对中国大学生整体形象的期许。

大学生向世人呈现出的,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精神面貌?就生活费事件而言,虽然很多评论文章选取的角度并不相同,但论调却相对一致。那就是,即使大学生没有获得足够的生活费,也不该为此抱怨。

正相反,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学会“吃苦”,唯有如此,才能在走向社会时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成为合格的人才。

概括起来,我们或许可以下一个结论——在不少国人的眼中,一位大学生应该学会艰苦奋斗,抛弃物质主义。其实,正是因为公众乐于用这个理想中的模型对照那位女生,才会使她陷入舆论的漩涡。

上述价值判断的出现,并不突兀。回顾历史,著名作家路遥用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人生》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是各大图书畅销榜上的常客。在他的笔下,孙少平、高加林虽然未能如愿成为大学生,但都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这一点和当下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一致。

路遥作品主人公们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激励了无数青年人。显然,路遥绝不会赞同一位大学生一个月花费4500元。

路遥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还是因为他所倡导、宣扬的价值观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我们愿意,还能轻而易举地搜罗出更多相关名句。

由此观之,新闻中的女生之所以招致非议,还是因为她讨要大额生活费的姿态并不符合理想大学生的形象。或许,在不少网友看来,她所提到的“买护肤品”“买新衣服”等要求,不该成为生活中的主要追求。

不可否认,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用武之地,但这不意味着要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去做“苦行僧”。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都已今非昔比的当下,我们是否还应该用某种单一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去评价一位大学生?我们是否还应该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浪费/节俭)去划分大学生生活费的正确标准?

让大学生自力更生,有可能吗?

正如很多评论文章所言,如果新闻中的那位女生不是伸手向家长讨要生活费,而是做到自力更生,恐怕非议早就烟消云散了。有欲望没有错,但不要透支父母,自己能挣来才是本事,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错。只是,当代大学生真能做到吗?

首先,大学生该不该打工,本就没有定论。是专心学业,还是提前接触社会?不一样的家庭会有不一样的选择,但大多数家长恐怕不会允许孩子因为打工影响到学习。

其次,勤工俭学看上去很美,但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说,并不会让人感到非常满意。如在餐厅打工,时薪只能用低微来形容,一位大学生做家教所能得到的报酬,比起在学校上班的教师,也是不值一提。

由于没有毕业,也没有完备的劳动技能,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社会实践。将要靠打工来维持生计,对中国大学生来说有多少现实性,恐怕得打上一个问号。

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的奖学金制度大多是为少部分成绩特别优秀或家境特别贫困的学生而设,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在没有就业的情况下,想要依靠奖学金维持日常开销,恐怕也是天方夜谭。于是,伸手向父母讨要生活费,就成了一种相对无奈的选择。

邻国日本的大学生生活来源虽然主要是也是父母自助,但奖学金收入和兼职收入所占比例也不小——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大学生的收入来源看,父母资助为60%,奖学金为20%,兼职收入为18%。

这从侧面说明,支撑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可能不只是父母的经济状况,还有社会方方面面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如何给中国大学生多一点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更容易自力更生?这也是这场大讨论中不该被遗忘的一点。

节俭是传统美德,这点毋庸置疑。只是,合理地消费也是中国大学生应该补上的一课。往大了说,这是为了适应刺激消费的社会需要。往小了说,这也是为了让每一位年轻人树立起健康的财富观。既然大学生终将要走向社会,那么我们大可不必谈钱色变。如何让他们学会理性消费,才是当务之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