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孝经》,南宋时期已流传,共有十八章,全书从道家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生命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得到文昌帝君赐予福禄,乃至得道成仙。 ▲文昌帝君像 《文昌孝经》 育子章第一 真君曰:乾为大父,坤为大母,含宏覆载,胞与万有,群类咸遂,各得其所。 赋形为物,禀理为人,超物最灵,脱离蠢劫。戴高履厚,俯仰自若。相安不觉,失其真性。 父兮母兮,育我者宏。两大生成,一小天地。世人不悟,全不知孝。吾今阐明,以省大众。 【白话文通俗译】 真君说:天为大父,地为大母。天地包容养育万物,以万物为同胞朋友。于是万物都得以顺利生长,各得其所。 天地赋予形体以成就万物,人秉承性理以成之为人。于是人能够超过万物之上,成为万物之灵,脱离愚笨蠢物。人头顶天,脚立地,俯察于下,仰观于上,得以自然地顺从其本性。如果只是安于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迷失自己的自然本性。 父母生育我们的恩情最大。天地与父母这两大恩情,生成人身的一个小天地。但是人们好像都不知道这个道理,完全不知道行孝。我今天清楚阐明,以警醒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