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06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人认为自私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品质,所以很多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要宽容、大方、体贴、懂事,于是很多孩子变成了大人心目中最想看到的小天使。与

天使相处自然是愉快的,但是家长们有思考过小天使们自己的感受吗?完全无私的孩子们真的还会因此收获别人的尊重吗?其实大多数人面对一个无私、让步的人时,并不会因此而感动,而是会得寸进尺。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前段时间,正在家里度暑假的薇薇遇到了很多烦心事,由于在农村生活的姨奶奶生病了,所以来到她家附近的医院治疗,薇薇的父母都是比较实诚的好人,于是很是热情的把前来看望的陌生亲戚迎进家门。

有一次,薇薇家里来了表姑妈那边的亲戚,两个陌生的大人带了一个薇薇不认识的小孩,虽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是薇薇按照父母的吩咐叫对方表妹,随后就把这个陌生孩子带进自己房间玩。

然而,两人还没有相处半个小时就吵了起来,原来是这个表妹看上了薇薇的笔筒,这是薇薇朋友送她的生日礼物,所以薇薇不想让给别人。

孩子们吵起来之后,家长也进来安慰,最后薇薇被父母强行要求把笔筒送给表妹。为此,薇薇也难过了好一阵,之后再遇到类似事的时候,她都非常害怕被父母说成“自私的孩子”,所以只能不停地退让。

薇薇被父母以“自私”的名义威胁,最后不得不把自己很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样的经历也影响了孩子今后的选择,再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她也选择退让。

薇薇的不快乐都是因为“被迫无私”引起的,倘若家长允许孩子“适度自私”,那么孩子或许也能过得更加轻松。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何为“适度自私”

人类的本质是自私的,这是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而进化出的品质,人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到了现代,自私的表现就更多了,孩子们不愿意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零食叫做“自私”;恋人们结婚之前先考虑自己能分得多少房产叫做“自私”;乘客们登上拥挤的公交车之后就不希望下一站的人挤上来,这也叫做“自私”。

如果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有时候甚至可以损害他人以获取自己的利益,这种自私是纯粹的自私,不值得提倡。

而家长们要教会孩子们“适度的自私”就是让他们在自身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先考虑自己

比如某病人的家属好不容易凑齐一笔钱用于治疗亲人的疾病,这时候他在路上看到同样因为生病而乞讨的人,完全无私甚至是“圣母”的人或许会因为同情心而把这笔钱让给乞讨者,而适度的自私就是保留这笔钱用于治疗亲人。

后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不懂得自私的人或许会因此愧疚很久,但是懂得适度自私的人并不会太难过,他们只会觉得遗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

因此,懂得适度自私的人反而是能真实评估自己的能力的人,而那些过于无私的人或许是把自己的位置看得太重要了。另外,不懂得自私还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孩子也会因此发生改变。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不懂得“适度自私”的孩子将会变成什么样

  • 变成老好人

现在的人早已不认为“老好人”是什么好词了,换个角度来看“老好人”意味着“好欺负”。

虽然群体中的老好人们大多和所有人交好,但是却无法与别人深交,他们只能游走在最浅薄的人际关系间,人们与老好人交往的原因大约都是有利用价值。

老好人们的无私并不会赢得好人缘,反而会影响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 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无私的孩子们得到别人的夸奖和感谢都会非常开心,但是如果得到的是别人的否认,他们就会很难过,甚至是很愧疚。

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是很累的,讨好型人格的受益者只是那些喜欢利用别人的人,因此过于无私是一种损己利人的品质。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 永远压抑自己的感受

这段时间有部日剧叫《凪的新生活》很火,剧中的女主角就是个很会“读空气”的老好人,永远不会抱怨、主动帮同事背锅。她从未告诉过别人自己的感受,因为担心会打扰别人。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压抑中,她终于被男友的恶言打击晕倒。

无私就代表不给别人添任何麻烦,但是压抑情绪的痛苦谁又能体会呢?

由此可见,没有限度的无私并不是什么好事,想凭借对别人好而获得友谊也是很难的,反而会被别人当做可以利用的对象。因此,家长们也可以教会孩子适度自私,因为适度自私也有很多好处。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适度自私的正面意义

  • 保全自己

自私的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这并不是要求孩子做任何决定之前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别人的死活。适度自私让孩子拥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事。

  • 减少烦恼

曾有个设计师就在网络上吐槽过自己因为无法拒绝别人带来的烦恼,他被某个不熟悉的同学要求设计广告,而且是零报酬。

因为太无私,所以他浪费了整整一个月免费帮别人设计广告,为自己增添了不少烦恼。倘若他可以适度自私一些,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态和时间精力直接拒绝,那么他也少了很多烦恼。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 心理健康

适度自私的人不太容易患上心理方面的疾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少了很多烦恼,不会产生过度多的抑郁情绪;另一方面适度自私的人不会因为拒绝别人而感觉到痛苦,他们更在意自己的生活是否快乐。

适度的自私并不是全然不管他人的死活,而是该拒绝的时候就要直接拒绝。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感到快乐是因为有好心态、良好的兴趣爱好以及健康的身体。其实自私是人类的本性,如果大家不接受自己,反而过度抑制自己的本性,那么也很难保持好心态。在面对自己和他人利益之间的选择时,懂得拒绝,更懂得接受别人拒绝的孩子才能更爱自己。

“适度自私”更开心,教会孩子拒绝,不做受欺负的“老好人”

今日话题:各位家长对“适度自私”还有什么新的看法吗?倘若你有不一样的看法,可以分享在下面的留言区,欢迎各位家长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

在育儿过程中,大家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能够给你们有效的建议。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长不可忽略的事。

我是雅雅妈妈,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和经验。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