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让小孩学会情绪管理,可尝试“鹰架式教育”

 侯缪缪 2019-09-06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最近脾气变得特别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还摔砸东西。朋友采用了很多办法,先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后是一顿大吼,但孩子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父母实在没有办法,真是又气又无奈。

确实,孩子一遇事就发脾气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遇到这样的问题,父母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点小事,至于这样子闹脾气吗?其实,这是父母忽略了成年人与孩子的区别,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无法达到与孩子共青的程度,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孩子的情绪。要想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父母还需要多尝试'鹰架式教育'。

孩子爱发脾气的原因要注意

  • 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不强,在她们的大脑中并不能够清晰地分辨'我是谁''我怎么做''我喜欢什么'等,因而会将所有的情绪就表现在脸上,常见的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闹就是这样的道理。

她们不会去考虑自己发脾气后的后果和影响,更不好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情绪是否爆发。因此,一旦面对生活是上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容易出现情绪爆发,乱发脾气的行为。

  • 父母的日常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必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也是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告诉我们的道理。

用心观察生活,那些遇见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的孩子们的父母,其实也不懂得如何去控制情绪。当工作上遇见不顺心的事,他们往往也会把情绪带给孩子。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说的是一位父亲由于白天在公司遭到老板的责骂后心情低落,回到家中面对孩子的时候缺乏耐心,对孩子的询问不但不理睬,还大声的呵斥孩子。因此,孩子的情绪也受到影响,顺脚便踢了躺在脚边的猫。

由此可见,父母将情绪传递给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养成,长期处于暴利的环境之下,会导致孩子一遇见事情就发脾气。

  • 父母一味地溺爱导致孩子脾气暴躁

现在的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关注和保护,一味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了矫情的性格。

《变形记》中就有很多类似的例子,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孩子不尊重家里的保姆阿姨,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其他人身上,不懂得如何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发脾气。

不懂得情绪管理,孩子成长深受影响

  • 长期受情绪支配,孩子幸福感低

不懂得控制情绪的人就会被情绪所控制,从而深受消极情绪的影响,长期将自己封闭在消沉之中,就很难感受到外界所带来的快乐,对生活也很难有饱满的热情和期望。长期深受情绪支配,不懂得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就很容易引起一系列心理疾病的产生。

研究表明,总是容易情绪失控的人,在面对生活的难题时在面对生活的难题时,容易造成情绪爆发,看问题是总是站在消极悲观的一面,让自己陷入到郁郁不欢的状态下。进而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甚至有一些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甚至是提高患抑郁症的概率。

  • 不懂得情绪管理,孩子容易有暴力倾向

拿破仑曾说:'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做城池的将军更伟大。'不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容易为了发泄情绪而做出一系列的暴力行为。

孩子的暴力行为分为两个方面,对自己或对他人。对自己主要表现在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因为选择以暴力的形式伤害自己,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引发自杀行为。而对他人的暴力主要体现在以攻击他人,把别人当成出气孔,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发泄。

纵观生活,那些一遇到事情就大发脾气的孩子,往往是不懂得采用合适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所以还需要父母学会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在不懂得控制情绪的问题,父母不妨试试'鹰架式教育'。

尝试'鹰架式教育',孩子受益一生

  • 何为'鹰架式教育'?

'鹰架'原意是指建筑学上使用的一种脚手架。而'鹰架式教育'就是用来比喻对于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建构起辅导作用的一种框架。孩子一遇事就发脾气,原因还在于父母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还自己的情绪,学会'鹰架式教育',避免孩子成为情绪失控的小魔鬼。

  • 家长要如何运用“鹰架式教育”?

父母先是尊重孩子的权利,保持冷静

心理学家格拉瑟认为,我们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需求,都有自己的情绪,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成年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情绪上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更何况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懂得尊重孩子发泄情绪的权利,但还是感觉到委屈或不公平的时候,他们完全有权利通过愤怒的方式来发泄。

纵观生活,许多父母在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责怪孩子认为孩子不听话,然而这其实是父母在面对孩子发泄情绪时自身的不冷静。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说:'我们以往的经历影响着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当孩子发生情绪,父母的情绪也会被带动,从而无法冷静地理智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

所以,父母首先是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但事情发生时学会冷静的处理,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权利,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会当孩子的忠实听众,倾听孩子需求

我们常说:有因必有果,一件事情并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生,事情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些原因。孩子兴趣的爆发也是一样的道理,可对于还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自己的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

卡耐基说过:'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必然要学会当孩子最为忠实的听众,不仅要学会倾听,还要鼓励孩子更多的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个体,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一个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却有很多的父母在处理孩子愤怒的问题,采用忽视或冷漠的方式。然而有一些科学研究,长期遭受到冷漠的孩子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过于早熟,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另一种是易怒易躁,不懂得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每一个需求并非都需要得到满足,但却需要得到理解。父母学会耐心的去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产生共情,和孩子建立起亲密联系。这不但能够有效的缓解孩子的情绪,也增强了亲子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用'ABC法则思维'教导孩子学会化悲愤为积极向上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一个ABC法则思维,A是指诱发情绪的事件,B是指个体对事件的看法,C是指执行的方式。一般人都会认为是A引发了C的产生,但其实是B产生了C。所以说,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不要去看到事物消极的表面,而是要学会去挖掘事物背面积极乐观的一面。

假如当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发脾气时,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从负面的情绪走出来,不要沉浸在消极情绪之中。告诉孩子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切,考不好说明自己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查漏补缺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同时,也可以给孩子举例一些名人的故事,或者带孩子一起去外面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受到情绪的影响。

和孩子规定行为限制,一起解决问题

一个人有权利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但也还有义务不伤害别人。在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的时候,父母要给孩子设定好限制。其中,最基本的三个原则是: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坏物品。当孩子想要通过暴力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时,父母要学会及时地制止。

圣经《箴言》中说:'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面对孩子愤怒时,父母用学会心平气和地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稳定后,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才能真正为孩子排忧解难。学会给孩子设置行为限制,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对于父母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会。父母要学会抓住教育孩子的关键期,学会运用'鹰架式教育',帮助孩子解决情绪上的问题。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