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典型报道 ③】 脱贫攻坚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响鼓重槌。今年以来,台前县纪委监委秉持“为了群众的一切”的理念,按照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着力破解“问题线索不精准、办案效果不明显、保障机制不健全”三大难题,向扶贫领域精准亮剑,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深入寻常百姓家,才能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这件事本来跟俺没啥关系,如果不是你们主动来问,俺就咽在肚子里了。”面对台前县委第三巡察组的询问,马楼镇前秦村一位村民说出了心里话:“前几年国家修高速公路,占了一亩多集体土地,但是补偿款不知道去哪了,俺寻思这些钱是不是被村干部贪污了。” 得知这一线索后,巡察组立即查阅了该村账目,发现该村5.2万余元集体土地补偿款被三名村干部家属领走。巡察组按程序将此线索移交到了县纪委监委。 经查,2016年8月,台辉高速公路占压马楼镇前秦村耕地的补偿款共计52272元,这笔钱被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秦文柱、村委会主任秦文礼、村委会委员秦于芹分别以其亲属名义领取。除用于村集体支出外,剩余的1.1万余元被秦文柱和秦于芹贪污。2019年5月27日,三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是台前县精准发现、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利剑”双发,直插基层。 “利剑”之一就是巡察。台前县相继启动对县教育局、县卫健委的教育和健康扶贫专项巡察,对126个贫困村党组织的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和巡察村(社区)连线贯通、同向发力,共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45份,督促立行立改问题80个,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件。 另一支“利剑”是遍访督查。围绕扶贫领域干部作风、政策落实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县纪委监委组织班子成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乡镇纪委书记深入一线走访,主动发现解决问题。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很多群众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愿主动反映问题,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才能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线索。 为确保遍访督查取得实效,该县纪委监委要求干部制定遍访清单、事先做足准备、带着问题下访,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拓宽线索来源。决战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累计走访贫困户1830户,向有关部门印发转办通知书51份,督促解决扶贫领域问题85个,受理涉嫌违规违纪问题线索11件。 同时,县纪委监委对2016年1月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逐一分析研判,对排查出的未办结问题线索建立清零台账、挂牌督办,提前两个月完成清零任务。该县还专门制定办法,确保新增问题线索快速研判、精准界定、快速受理、快速查处。 “对案件查办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 “本来觉得处理了村干部这事就完了,没想到还能把违纪款退给俺,这个结果俺很满意。”在拿到被村干部扣发的1000元危房改造款后,清水河乡王集村村民王玉善高兴地说。 原来,县纪委监委在接到群众反映后,对王集村党支部书记王全四展开调查,发现其私扣本村危房改造户王玉善、王全孔每人1000元危房改造资金,用于维修本村道路。最终,王全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扣发的资金也全部退赔给群众。 “案件办结了,效果如何,要把裁判权交给群众。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到位。”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县纪委监委坚持“查、评、改”相结合,确保扶贫领域案件既在数字上“清零”,又在群众心中“清零”。 “查”就是对扶贫领域案件优先查办,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案件查处优质高效。“评”就是开展评查反馈,定期对查结案件质量、办案程序、办案纪律等情况开展评查,将发现的问题纳入“6-45”问题整改台账,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对实名举报的每一起案件,实行向当事人和村民代表双反馈,交给群众来评说。“改”就是坚持开展以案促改,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强化震慑,建立机制,确保常态长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召开警示教育会10场、村级以案促改组织生活会150余场,查摆整改问题120余个,完善制度13个。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事还是群众来管” “以前村里的事都是村干部决定,老百姓不知情就担心有猫腻。自从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我们的工作有人监督了、错误有人纠正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也消除了。”提起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夹河乡于楼村党支部书记于兆武感慨地说。 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拓宽监督渠道,县纪委监委在各行政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党支部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制度,明确监委会人员构成、工作职责、运行机制,落实误工补贴,探索建立村务监督“学、听、看、提、写”五步工作法,切实解决“谁来监督”的问题。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由村民选出来的,代表群众来监督村‘两委’干部行使权力。把群众身边的事交给群众自己管,群众安心,我们也放心。”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群众的事群众来管,并不代表县里就此放任不管。为实现决战年行动长期目标,台前县积极探索构建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决战年行动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建立决策事项清单,发放统一格式的记录簿,有效解决“怎么监督”问题;把农村“三务”“三资”制成“阳光账本”,公开“晒账”,解决了“监督什么”的问题;建设县级廉政教育馆,在乡镇和行政村设立曝光墙,为“以案促改到位”提供平台;打造信息化监督系统,公开民生信息,后台比对大数据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形成“日常监督常态”;将全县9个乡镇划分为3个片区,成立3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室,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打通了一条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快查快结的执纪问责绿色通道,推动“处置机制健全”。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决战年行动三大目标,尽锐出战、攻城拔寨,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为高质量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台前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苏本长表示。 (陈延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