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来喜讯 西城区 石景山区 通州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北京5个区勇夺中央荣誉! 再上国家光荣榜!!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确定了山西省、浙江省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全国567个县(市、区)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据悉,紧密型医共体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组建紧密型医共体,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医共体。 所谓紧密型,体现在医共体实行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后勤服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作。 同时,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实现集团内部人、财、物共管,责、权、利统一。 一、西城区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属医院实现管理一体化 西城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11家区属医院实现了管理一体化。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一个上级区属医院,人才和其他资源共享,统一诊疗和操作规范,推进服务同质化。 作为全市开展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便民服务试点区,西城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上线试运行。 2、区属医院与社区医院信息互联互通 西城区所有区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并将逐步覆盖到辖区央属、市属医院及重点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 此外,西城区还开发建设了统一的健康西城综合服务门户,包括健康西城APP、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能够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预约、健康档案查询与订阅、检查检验结果推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教育等服务,将健康服务从线下转变为线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指尖上”的健康服务。 3、建立重点专科“双主任制” 西城区卫生计生委精准扶贫工作立足受援地区医疗学科建设,坚持培养专业人才,激发医院内生发展动力,建立了重点专科“双主任制”、学习交流互访制和“30+1+1”的业务指导机制,从技术支援和管理扶持等方面,提升受援地区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援受双方医疗机构的帮扶重点专科带头人通过交叉任职的方式,实行“双主任制”。 4、不断提升受援地区医疗卫生工作水平 西城区卫生计生委注重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把握政策动向,争取资金、设备设施等各项政策支持;及时收集反馈派驻人员实地工作经验、工作感受,动态调整帮扶支援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补齐帮扶支援工作短板;建立工作简报制度,指定专家团队固定成员任宣传员,每季度定期上报健康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工作新动态,收集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加强宣传、慰问力度,切实做好健康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提升受援地区医疗卫生工作水平。 5、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诺敏中心卫生院、宜里镇卫生院和乌鲁布铁中心卫生院等。按照“什么缺帮什么、什么弱扶什么”的原则,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当地举办了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康复实践、脑血管疾病的社区规范诊治和社区诊断等15个内容的35场专业讲座,并捐赠了《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实用社区护理》等20种200份全科医学教材与培训手册及血压计等。 同时,该中心在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计划免疫、儿童预防接种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并将先进的机构管理经验传授给当地。 二、石景山区 1、5万多平的门急诊医技大楼要开建了 北京市住建委发布消息,石景山首钢医院新建门急诊医技大楼施工招标开始了。 首钢医院新建门急诊医技大楼项目建设规模5.2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科研、教学等,提供1006张床位。 首钢医院新建门急诊医技大楼项目是首钢总公司的重要工程之一,这一工程将进一步提升医院功能和总体医疗水平。 2、居民社区用药可享药企“直送” 为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库存有限和药品短缺问题,石景山区3家社区卫生机构试点实体药房“托管”,并增设医药企业线上虚拟药房直接配送药品。据了解,该模式在石景山区所有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运行。 3、短缺专柜保障社区慢病用药 医改之后,社区可采购大医院的所有药品,石景山区社区医疗机构的105种4类慢病用药目录与医联体核心医院完全对接。为了避免这105种慢病药品中有一些不常用却又必备的短缺品种供应不足,石景山区建立了社区短缺药品上报制度。统筹了石景山区三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药品资源,并在嘉事堂京西物流基地设立了“慢病短缺药品专柜”。 4、石景山有2家新增的定点医疗机构 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发布消息,北京有32家医疗机构和331家零售药店被纳入医保定点!在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参保人也可以像在医保定点医院一样持社保卡实时结算,但前提是,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就医后,由医师开具外配处方,并将处方信息实时上传到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在这些机构和零售药店中,石景山有2家新增的定点医疗机构: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苹果园四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石景山苹果园街道东下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通州区 1、通州半壁店将试点医养结合 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本市正协调推进通州区半壁店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前期手续,该项目将依托成熟的医养服务标准与管理平台,实现连锁化经营,打造高品质的集中式养老服务机构。同时也为周边社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在社会力量参与下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融合。 2、北京妇产医院通州院区获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设置通州院区的请示已获批复,预计床位规模将达1000张。 市卫健委称,原则同意北京妇产医院在通州区设置床位规模为1000张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通州院区,保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东院区床位300张。 3、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年底开诊 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项目已经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计划2019年年底实现开诊运营。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选址漷县镇,驱车1小时就可抵达河北廊坊的三河、大厂、香河等诸多医疗资源薄弱地区。 4、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年内开工 去年12月,作为首个在通州落户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已经开诊。今年将要开工的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项目,位于永顺镇,建设规模约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医技综合楼。 5、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设置床位1500张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位于通州区宋庄镇,主要打造医、教、研、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以心肺血管疾病为特色的大型综合医院。项目东至规划六合东路,南至京榆旧线,西至规划宋庄文化区西路,北至朝阳北路。建设规模约38.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 6、潞河医院建四期 潞河医院是通州区的老牌医院,是不少通州人看病首选,医院门口常年拥堵不堪。四期建成后医院床位将增至2000张,还新修一个地下车库,医院门口常年堵车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7、东直门医院31名专家入驻通州院区 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31名专家,正式入驻通州院区门诊,标志着两院门诊科室完成了设置上、水平上的“同质”,也吹响了东直门医院东迁的号角。预计今年9月中旬通州院区二期主体将投入使用,未来通州院区将成为东直门医院主院区,通州患者将在家门口享受更高规格医疗服务。 据介绍,31名专家均为东城院区各科室骨干力量,职称为副主任医师以上。 8、三甲医院开设夜间门诊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缓解白天高峰期就医人数较多的状况,北京中医药大学通州院区正式开设夜间门诊,让患者在夜间也可以享受到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 四、怀柔区 1、怀柔40余家医疗机构手机可缴费 今年,怀柔卫健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北京怀柔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以及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开通微信、支付宝支付功能,为患者就医提供多种支付渠道,有效节省患者看病就医时间。截至目前,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微信、支付宝收入42253笔,占非现金收入的73.67%。 2、市属医院共开展“区办市管”5个 市属医疗资源的辐射,让郊区的居民能够不出区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也让市属医院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管理经验、信息资源可以辐射到区属医院,有效提升了区属医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市属医院共开展“区办市管”5个: 友谊-平谷区医院、通州新华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怀柔医院,中医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区妇幼保健院; 3、北京世纪坛医院将定期派专家到怀柔医院出诊 为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集中就医及过敏筛查,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成立变态反应门诊。北京世纪坛医院将定期派专家到怀柔医院出诊,怀柔医院也将派出皮肤科医师到北京世纪坛医院进修,提升其专业诊疗水平。 五、平谷区 1、平谷区中医医院成托管医院 北京通过设立分院、“区办市管”、“托管”医疗合作 等方式,将市属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了远郊区。 托管项目5个: 中医医院-顺义区、延庆区、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世纪坛医院-羊坊店医院; 其中,已实际运行6个,已签订协议正在推进项目4个: 友谊-通州新华医院,中医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北京世纪坛医院-羊坊店医院。 2、北京平谷·河北承德共建软硬镜微创医疗 “北京平谷·河北承德共建软硬镜微创医疗中心”在承德市中医院、承德县中医院正式揭牌。该中心由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分别与承德市中医院、承德县中医院共同建设,其中,承德市中医院是已建成软硬镜微创医疗中心中的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 3、平谷区医养联动居家护理服务启动 平谷区医养联动居家护理服务在吉祥老年公寓启动,这里的老人们成了首批受益者。老年公寓位于峪口镇,是平谷区推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建设的试点单位,有120余名老人,70%以上的老人行动不便,大多需要长期服药。目前老年公寓正在按照标准修建医务室,实现以医带养、医养联动,让老人不出门就能轻松看病。 据统计,目前平谷共有养老机构33家,3家暂停业;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0.03万,占户籍人口的23%以上,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老年人的家庭。 4、天坛医院专家助力平谷医院神经内科发展 天坛医院秦海强教授到友谊平谷医院神经内科兼职执行主任,将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助力友谊平谷医院神经内科发展。 作为市委组织部“人才京郊行”第十一批选派人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专家秦海强教授来到平谷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挂职副主任,并兼职友谊平谷医院神经内科执行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