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从阅读开始

 事奴 2019-09-06

小学数学怎么学?

这个问题让我思绪万千。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试图理清思路,每每动笔,不断放下。

日子一天一天过,我按部就班陪儿子学数学。

直至上周,儿子学习和差以及和差倍问题。应用题里弯弯绕,看着儿子读题画图列式,我恍然大悟:小学数学怎么学?阅读是重点!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文章发出后,我看到有人给我留言说,“数理化全国都不学算了,全部都成大作家,以后都不做高铁,直接划船,之乎者也,听命朝廷”。

我暂时不想评价,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2018年武汉市中考试卷里具有区分度作用的最后一道题。

从第1问到第3问,文字描述越来越长,分值不断增加,难度步步提升。

这是英国ALEVEL爱德思考试局数学C1考试中的一道题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加大阅读量,是一种趋势:和国际接轨的趋势。

只是,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数学开始。

在小学时期,数学的知识点不多,综合性题目的综合程度不算太高,这正是培养孩子数学阅读的最佳时段。

举几个例子

一年级,孩子们会学习加法和减法。

应用题长这个样子

孩子们学会了:文字语言“一共”转换成数学语言“我浇了20朵花+另一只小蜜蜂浇了20朵花”。这里需要用到的数学符号是“+”。

一年级下学期学到”多余条件“的应用题,这里需要孩子们通过仔细阅读将文字语言中”14只鸡“马上和问题的”公鸡“”母鸡“形成联系,并转换成数学语言:公鸡6只+母鸡?只=14只鸡。

随着年级的上升,信息量也会逐步上升。让我们感受一下,同一知识点下,小学题目和中考题目的区别:

越来越复杂的数学题,孩子在做题目的时候会出现每个字都认识,却没有思路,好不容易找到貌似相关信息,解答完毕得到叉叉一枚,还会在旁边看到2个大字:审题!

是孩子不细心?也许有这个因素存在,但是更多的是从文字语言到数学语言,孩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这一切的根本,还是阅读。

我认为,数学阅读分两类。

一类是为了提升孩子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孩子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场景,拓展孩子的认知的阅读:课外数学绘本和数学漫画以及数学小说的阅读。

另一类是帮助孩子搭起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桥梁的阅读:立足教材,数学知识的阅读。在这类阅读中,我们要重点关注孩子对数学概念和性质的理解,通过数形结合等方法,帮助孩子将文字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从而找到有效信息。

两种阅读缺一不可,相互促进。

最后,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道题目:


这是一道有暗差的“差倍应用题”,孩子在阅读题目时,从“倍”这个条件入手,转化成数学语言,小云的书为一倍量

可以得出以下三条信息

1、差倍:小雨的书比小云的书多2倍。

2、倍数关系:小雨的书是小云的书的3倍。

3、和倍:小雨的书和小云的书一共有4倍。

再根据题目告诉我们小云和小雨的数量关系,孩子们可以判断这里需要用到“差倍”关系。

最后,画图列式完成问题。

我们知道,数学考试的难点在于应用题,而应用题的基础就是阅读,这里的阅读指的是数学阅读。通过阅读找到合适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通过画图(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

重视数学教材(课内和课外)内容的学习,搞清每个数学概念和性质,给孩子推荐数学题材的小说,拓展孩子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理解,适当辅助各种专题的应用题,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应该是至少是小学低段和中段数学学习比较合适的方法。

最终,我们还是回到那个起点:一切围绕阅读而开展,一切以阅读为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