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词大会》郦波:诗词的国度与精神,满眼浓华收不尽

 丁字之辈 2019-09-06

一句诗,一种心情

一个人,一处风景

人生自有诗意

活出自己,便是照破黑暗的光明

我们都是李白,我们都是张继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诗词的灵魂

——郦波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诗歌最大之美,就在于它能给人以想象和灵性。读诗的人,往往能在细微之处感知美意,于缝隙处感知阳光。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读诗能够修炼气质和涵养,这期的八点一刻,我们来聊一聊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词大会盛况宛在,佳句斐然唇齿留香。

提起古诗词文化,总绕不过火了四季的 《中国诗词大会》,它的火爆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

看完节目,看到诗词,人们更愿意用心感受诗意。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最让人动容的是由诗词所熏陶出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每一位选手,他们身上所特有的淡定从容、敦厚温和、谦卑儒雅,让人们心向往之,阅读的气氛也就这样被熏陶了出来。

《中国诗词大会》第1季总冠军,霍山才女殷怡航


《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总冠军,国民女儿武亦姝


《中国诗词大会》第3季总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


《中国诗词大会》第4季总冠军,工科博士陈更

《中国诗词大会》从第一季到第四季,“诗词接龙”“飞花令”等竞技形式传遍了街头巷尾,业已成为一个引领阅读的文化IP,更走出演播室,走进校园、街道,引领阅读,让人们重拾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与回归。

担任点评嘉宾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表示:“中国人都有诗词记忆,一个家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念上几句诗,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于是,《中国诗词大会》在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和情感共鸣。 

《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

满眼浓华收不尽

说有一人,字云水,号沧溟,你眼前浮现的是不是一位胸藏文墨的江南才子,带着谦和的微笑翩翩而来。

当他带着对历史独到而幽默的讲解登上《百家讲坛》,当他吟诵着苏东坡诗词来到《中国诗词大会》,当他的一曲洞箫曲《鹧鸪飞》在《中华好诗词》中吹响,我们对他的想象与现实重合了。吸引我们的不仅是颜值,更是他儒雅的气质和丰厚的文化涵养。

他就是如今家喻户晓的沧溟先生——郦波。

沧溟先生郦波老师

虽然经历过演播厅、舞台这样的“大风大浪”,但郦波仍然坚守三尺讲台这片宁静的港湾。低调沉静的他一走进课堂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郦波老师自己也说:“我喜欢这种沉浸在人物命运里的对历史的找寻,以为只有这样,历史、文化,还有那些民族血脉里的传承,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才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存在。”

书香南京大讲堂,郦波趣评《世说新语》

“教育的本质不是告知,而是影响。”在郦波看来,《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节目,可以起到大众教育的作用。

“我在节目里当嘉宾,实际上和我的课堂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寓教于乐。”他认为,“大会”系列的成功,也可以给中小学教育提供一个思路,“不能只强调背诵多少遍,那肯定会让学生厌倦的。孔子就倡导寓教于乐,这让才容易让人接受,死板地说理、教条地讲述,没有人会愿意听。” 

他的课几乎没有人看手机,没有人打瞌睡,没有人窃窃私语。“儒雅,风趣,他的每节课都像是一首诗。”这是学生和“粉丝”们对他发自内心的赞美。

郦波老师与粉丝合影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某一期节目中,郦波将几首苏东坡词作中的佳句巧妙“嫁接”成了一首诗:“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的才情博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赞叹。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教育是关键一环。中国素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回归。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治学三境”;对诗词文化情有独钟的郦波也多次在演讲中阐述了“诗词三镜”,即与自己的和解,与他人的和解和与命运的和解。这就是诗词带给我们的力量,也是中国文化的力量。

郦波先生参加“书院中国公益计划”现场

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的存在是古人活过的证明,是生命燃烧后留下的痕迹。从古至今,虽然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但是对理想的追求,对家乡的思念,对美好的期盼始终如一,我们和古人的精神链接并没有断裂。

灵魂相通的时刻,诗歌就是我们的使者。

示意图

那些美得让人心醉的佳句

那些遥远又温暖的诗事

唤醒我们从小被浸润的诗心

当你看到美好的事物

还能被触动,还能发现生活的况味

活得更淡定、更从容,更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