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标一体化第一阶段审核存在问题

 标准HR 2019-09-06

一、ISO14001与OHSAS18001存在问题:

1、未按照相关程序文件的要求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现已经列出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清单中漏缺较多;如汽油机/柴油机试车时废气排放、压铸培铝炉烟尘排放、浸烘废气、电机高压试验等等,应根据各部门活动流程顺序再次进行核对识别列出各部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环境因素清单应体现各部门识别人员签字,环境因素清单应按受控文件进行控制。

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收集不齐全,特别是标准和地方法规。(如缺少: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12801-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1990.4.10),《福建省职业病防治条例》,《福建省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条例),《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最新版应为2005年4月1日生效等),现法律法规清单中第13-22项与公司无关应删除。公司应再次查询核对,并按法律、法规《国务院、部委,地方)、标准(国标、行标,地方标准》分类整理。另“其他要求”末列出(如RolH指令等)。

3、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重新修改,应针对每一项目标、指标制定明确的管理方案(特别是喷漆车间废气排放,空压机噪音,食堂油烟排放治理的方案)管理方案中各项措施应分别列出时间表及责任部门《应能在第二阶段前完成且达标)。并应按受控文件管理(体现编制、审批,分发、受控标识等)

4、未见目标、指标实现状况及方案落实状况,效果的跟踪记录。“水、电节约1%”如何统计无规定,轻伤事故为零,“轻伤”概念不准确。

5、未编制有毒有害工种、特殊工种人员名单,未规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与要求,未建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员的健康档案(如喷漆工、试车工等),部分未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6、合规性评价未实事求是进行,在无任何检测的情况下均评价为“符合”,不能提供充分的合规性证据。

7、现场操作人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较差,应进行强化培训。

二、ISO14001存在问题:

1、环境监测:(尚缺如下证据》·

环境:应有废水的监测报告、车间废气(喷液废气、浸烘废气、柴油机/汽油机试车废气)、环境噪声的监测报告:

2.《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中有些环境因素(如灯管废弃,墨盒、色带废弃等)列为重要环境因素不妥。“污水排放”不是下雨时的雨水。             

3、危险废弃物未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处理(废漆渣、废机油等)。

4、现已编制的第三层文件,如固体废物管理等作业指导文件对相关的控制措施和运行准则规定太简单,可操作性较差。

5、现场核查发现的部分环保问题:
1)950车间旁洗手池污水直接排放致厂外水沟;
2)950车间及动力车间和围墙间贮存废弃物的区域胜乱,地面集水,油污严重,废弃物未分类,含油抹布与可回收废弃物混放;
3)950车间试车废气未排入集中排气管,现属于无组织排放,必须马上整改

4)动力车间试车废气排放是否通过管道排入大气应进行核查;

5)喷漆区原直接喷漆留下漆渣(粉尘)应清理;
6) 使用汽油、柴油、机油的车间未进行有效的防护(如使用接油盘),地面油污严重;
7)金工车间皂化液外漏于地面;

8)厂区厕所均非常脏(特别是金工车间和空压机旁边的厕所);

三、OHSAS18001存在问题:

1、《绩效监测程序》中对于应定期监测的项目规定不齐全,缺少空压机(贮气缸)年检的要求,(也未能提提供有效的监测报告)。

2、现场核查发现的部分问题:
1)配电柜和发电机旁堆放大量杂物,变压器旁堆放废弃的铁架;

2)空压机旁废油桶露天存放;

3)砂轮机未进行有效防护:

4)浸漆、喷漆区未使用防爆灯;

5)车间用电不规范,部分电源线未加防护;

6)员工宿舍有一个通道通向厂外,大门紧锁;

7)压铸车间有一灭火器压力指示灯已在红色区。

三、内审:
1、内审是在体系刚开始运行时进行的,由于体系未充分运行,内审也无法准确评价体系的
有效性和充分性。

2、大多数部门的审核记录不完整,“现场审核结果栏”未详细记录相关的审核证据,内审
记录不能充分体现标准条款的要求,追溯性较差,大多数内审记录审核员未签名。

3、应在第二阶段审核之前再进行一次完整的内审。

四、管理评审:

1、部门的汇报材料不齐全,漏缺严重,未总结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目标的达成状况等,《管理评审报告》与要求有很大差距。

2、在第二阶段审核前应再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上述问题均进行了有效的整改,且环境监测结果(废水、废气、瞬声)均能达标方可进行第二阶段审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