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关于相机的帖子
不是特别会写会说
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
如有冒犯 敬请谅解
说起相机
本人从13年开始玩宾得全画幅 当时买了个套机 后面 先后购入2位公主
那时候的单反又大又重
毫无拍摄激情
只是用来拍拍静物 例如电脑 电脑配件 电脑水冷 反正都是跟电脑有关的
后面不怎么折腾电脑了 相机也不怎么玩了 直到……
身边大佬开始玩松下M43了
然后我又开始玩相机了
松下的机器 小巧 轻便 大部分都带防抖 松莱的镜头的素质也很高 直出色彩很美丽
可是…… 画幅实在太小了 只能手机看看 电脑上放大50%以上 就很惨了
接着就一直听说 腹肌南波湾 胶片味道很赞 直出很惊喜
像我这种完全不会后期 又懒得去学的人 当然是 控制不住的
于是 开始简单的了解了下富士这个玩意
ASP-C 画幅 比M43大一点 也是好的
全画幅 当时只有SONY 而我对SONY的完全无爱 直出的凄惨让我直接把它拉黑了
再加上 一机两镜 的预算要超2W 真的没啥兴趣
各种瘙痒之下,在18年9.1号购入了 “腹肌旗舰” X-H1
当时看这个机器参数和宣传图 感觉挺有逼格 毕竟是冲着“旗舰”才买的
可是到手以后发现 这身材高大 厚重 插上23 1.4感觉还是和谐 勉强接受
其实心里一直不是 十分满意
下面先吐槽下这个所谓的“旗舰”机
看看这个身材
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相机了
这个块头让我怎么有心情拿出去扫街?
下面这个手柄是我后面加的
为了解锁全部功能 11连拍
但是这个速度还是不够给力
我站街30分钟 按了近500次快门 拍行驶中的车子
只有1-2张对上焦 在手机上勉强能看看
这是8连拍的效果 可能你会说我快门太低
可是高快门拍出来的 跟静态有什么区别
完全没有动感了
从拍照方面这台所谓“旗舰”和XT2 的素质是一样的
唯独多了种黑白可调的胶片模式 贵好几千?!
奥 电子墨水肩屏 比较贵!!!
再说说它的视频功能 五轴防抖?呵呵
五轴防抖确实还可以
安全快门40 往下25-30 手持还凑合
但是拍视频的自动对焦
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灵敏度和速度稍微调快点
对焦切换 不是延迟2-5秒 就是 2-5秒 噌的一下
使用多重对焦的时候 那个拉风箱声音 就没停止过
这种机器拍出来的视频 不恶心死?!
这防抖装置在这个破机器上 简直浪费!!!
在各种纠结下 尤其是加了手柄以后
我对这个破烂机器完全无爱
我只想说 XH1 是万元里面 最垃圾的机器 没有之一
前面居然还有个帖子说 XH1 要 VS A7R3
我简直想笑 除了直出色彩 没有一个功能 不被A7吊打的好吗?!
期间还去了趟富士在单水路的旗舰店
具体感受了XT3的连拍速度和 AFC追焦能力
当时我还是带着XH1去的
营业员还跟我聊了一会
当我一说起我这个XH1 9.1买的 能不能在家换个XT3?
店员听了一脸无奈+蒙逼
是不是49年入国军系列?
拿到手柄装上的当天 我就联系就近的商家 置换了 XT3
关于置换的代价 和 过程 我就不说了
说多了都是泪……
千金难买我喜欢 不是吗?
就是这个样子 身材小巧 手柄部分比XT2 宽了 握感对于我这手小的 特别亲切
总是 拿着它 就想出去 啪啪啪
XT3 的30连拍 真的 很刺激 尽管是1.25裁切
关于连拍刚开始测试连拍 按回访 会有卡顿
主要是SD卡的问题
现在很多SD卡只标识了读取速度 什么80 90 甚至150 什么
其实写入速度 超过100M的没几个
我找了很多品牌 只有SONY 有个卡 写入是超过100的
闪迪95 是最性价比的卡了 写入也有90
剩下的就是300M的卡了 写入都有120以上
所以那些嫌弃XT3卡顿的 就怪你的卡不行吧
我是果断买128G的300M卡 2000多块
没什么好心疼的 要快就得付出
触摸屏方面 也听说XT3的触摸不灵敏怎么的
我是完全没发现 甚至觉得比 松下的触摸屏更好用
屏幕AF AREA 指哪怼哪 很流畅很迅速
前提是你得开增强模式
滑动切换照片也是超级流畅
视频对焦的时候 也是指哪怼哪
电池方面确实比XH1 更省电了
之前XH1 10点到下午14点 2个电池用完
XT3 9点到晚上21点 500张左右 RAW+JPEG + 20分钟视频 只用了3块电池
而且一定要用原装W126S电池 老的W126和部分副厂电池 无法开启增强模式
富士的快捷键 是真的多 保守12个自定义快捷 特别方便
基本每个你要设置的 都可以快捷键变更设定
再不够 还有Q菜单 里面12个
蓝牙+WIFI 的链接速度 和 传输速度 明显提高了
之前XH1的时候 经常要 链接1-2次 才能传输照片
拍照方面AFS 不多描述了 对焦速度 配23 1.4的老镜头很非常快
我就说说的 它的 AFC
这代机器支持了 AFC + 脸眼识别
速度和准确度都很高
11连拍 有一半以上是 对准焦的
这代ISO 160起步 虽然等效全副 估计只有200-320的样子
但是在3200下 完全可用
听说是因为 和SONY一起研发的 2610W的CMOS 比较强?
这是光线很弱的情况下拍的 ISO160的时候 光圈1.4 快门只有1/4了 手持就糊
后来设置了 自动400-3200 快门 1/28 手持 感觉不错 控噪也很好
视频方面 4K60P H265 SD卡 4 2 0 是相当强大了
10.1 拍摄了一小段婚礼 画面画质都很赞
因为手持无防抖 整个画面还是很晃 就不上传了
每个视频文件都特别大
H265的编码 在6代I5的笔记本上看 还是卡卡的
如果主力拍视频 还是得上稳定器 才妥
当然 还得有一台 配置强大的PC 笔记本是很勉强了
如果你刚抢入了2080TI 就最完美了
最后说说 XT3的槽点
1 没有防抖
最大的遗憾了,就差个防抖了
2 测光拨盘位置很尴尬 凹在快门左侧 拨起来不是很方便
所以我测光设置了 ALL + 后拨轮按下设置的聚焦区域
所以我每次都是按下后拨轮+滑动 改变 单点、区域、广域 用起来还算方便
3 曝光补偿转盘 转起来 不方便
得两个手指扭动
我就干脆拨在C 用前波轮代替
4 翻转屏 不能左侧翻转
这对自拍和自录视频有很大障碍
要么盲拍
要么花几千买个方便好用的监视器 可是这样又失去了便携性
5 菜单
每次设定菜单某个选项 退出再进去 又得重新找菜单目录
C1 C2 C3 只能保存 画质相关的参数 不能保存 拍照三要素的设定
6 电子水平仪
只能通过某个自定义按键开启 一旦对焦后就没了 得重新开启
而默认的屏显水平仪只是一条线
7 脸眼识别
好像默认的脸眼识别都是人物左眼
我尝试了好几次几乎都是 优先左眼
总结
XT3 真是台很好玩的相机 操控上 完全不输某黑科技
撇开C画幅和全副 色彩直出惊人
配个稳定器拍视频 更是 独孤求败
希望富士今后 多出点新的高性能光圈大体积小的镜头 已经是残幅了 就尽量把光圈整大
毕竟很多大光圈镜头都出了2-3年了
学学别家 整点 二代三代的 贵点没关系 就怕太便宜了担心素质差舍不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