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戏说那历史 原题:盗墓贼看见墓前栽有柳树的古墓便不挖,理由简单,与一规矩有关 丧葬之礼是中国文明的重要一部分,起源也很早,甚至要追溯到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等级分化,随之也就有了不同的财富拥有。那么,生前的富贵人家自然会把这样的荣耀延续到另一个世界。 也许大家熟悉的是曹魏时期的“摸金校尉”,以官方的名义大肆开展盗掘墓葬来补给军费支出。在这样的乱世风气下,民间的盗墓风气也随之风起云涌,江湖上的盗墓传说也开始兴起。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其实,丧葬风气的起源也是有多种途径的,中原地区的人群主要遵从的是土葬,西南地区则是遵从水葬或者石棺,西藏青海地区的部族则多遵从天葬,直接回归原始的天人联系。当然,这些习俗也是经过许久的变迁才形成的。要知道,最开始的人群只是简单的处理逝去的先人,随地放置而已。不过,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大量剩余财富被权贵阶级占有。当然,生前身后的尊贵哀荣越来越不能缺少,毕竟是等级权势的象征。而随着古代礼教的日益兴盛,丧葬大礼也就更加被古人注视。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历代王朝也更加注重对先辈和古人的祭祀,这更加促成了民众的厚葬风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