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江苏老年人安享高质量养老服务

 快乐英平 2019-09-06

9月4日,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培训班在南京开班,传达了全国养老服务工作培训班的相关内容,通报了近期养老服务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沙维伟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记者在培训班上获悉,近一年来,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会议要求,江苏各级民政部门要从短板和薄弱环节入手,努力破解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扎实推进我省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

  回  顾 

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干出“真实效”

我省养老服务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无论从各项数据指标,还是广大老年人的切身感受,都体现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全省已有8个设区市开展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省级层面11个县(市、区)开展了首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今年上半年,新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4家,总数达到507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4万个,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点8094家,全省共计149.8万老年人享受到多样化居家上门服务。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连续3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养老床位67.49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7.4张。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截至7月底,全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到6.13万人,其中经过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的达到4.5万人,占护理员总数比例的75%。

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尊老金制度、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实施以来,补贴人数和补贴标准逐年提高,目前全省已有220多万老年人领取尊老金,120多万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享受护理、服务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投入、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逐步拓展,目前已有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泰州7个设区市设立了长护险制度。特困人员供养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1034家特困供养机构,总床位数17.51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8万余张。面向社会老人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数达到888家,695家机构基本具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功能。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热情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省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做好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后的登记、备案衔接工作,支持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主体。截至6月底,全省共建成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数43.87万张,占各类养老床位总数的65%。联合省发改委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联合省发改委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和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评定工作,已评选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基地6家,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8家。

  展  望 

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跑出“加速度”

下一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问题导向,从短板和薄弱环节入手,着力于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努力破解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扎实推进我省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

优化结构,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增强居家养老的基础作用,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养老的基本需求。大力开展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居家上门服务,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真正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大社区养老的依托作用,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在社区养老的需求。对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平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完善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使之真正能够在社区层面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为老年人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提供支持。

引导养老机构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加快建设护理型床位,切实发挥养老机构养老的支撑作用。努力培育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提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主体。

强化医养结合,提升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服务能力。加强与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相配合,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索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完善制度,提高养老服务保障水平

完善养老服务制度的顶层设计。启动编制“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加快出台贯彻落实国办5号文件《关于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强化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对符合城乡特困供养条件的老年人要做到应养尽养,有集中供养意愿的,要确保优先安排、100%入住保障;分散供养的,要配合社会救助抓好政策落实,加强关爱服务。

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研究制定全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标准,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保障重点,有条件的地区要优先将所有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保障重点。

确保老年人补贴制度全面落实。全省将全面落实尊老金制度、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全面推行养老服务评估制度,为全省所有8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能力综合评估,为政府发放老年人补贴、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依据。

深化改革,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作用

打破制度性政策性瓶颈。全面放开、大力培育养老服务市场,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土地政策、融资政策、税费优惠、财政支持、人才支持等待遇,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强化民生经济的理念,合理规划布局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养老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消费,促进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服务、产品用品等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引导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适度提供面向高收入人群的高端养老服务。

提升质量,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不断攻坚克难,确保年底前28项重大风险隐患检查指标全部合格,80%以上的养老机构符合《养老服务机构质量基本规范》。

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养老服务标准需求调查,研究梳理养老服务标准需求清单,制定我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推出一批涵盖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内容的养老服务标准,并创造条件将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加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认定制度改革,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

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快建设贯通省、市、县、乡镇(街道)的四级养老服务大数据信息系统。同时,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对养老服务领域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徐  炎)

(消息来源:老年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