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二首》 唐代: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秋词》 唐代: 徐锴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 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忆王孙》(秋词) 宋代: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 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 一点渔灯古渡头。 《秋词》 元代: 萨都剌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 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长信秋词五首》 唐代: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 《清平乐·秋词》 宋代: 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 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
|
来自: acerbookstore > 《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