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翅膀也能飞?这七种动物没有翅膀也能在空中滑翔

 零壹贰012 2019-09-06

飞蛇:飞蛇体细长,树栖,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印度。能作短距离滑翔。滑翔时身体挺直,腹部正中鳞片收缩使腹部微凹。飞蛇多昼间活动,捕食齧齿动物、蝙蝠、鸟和蜥蜴。印度和锡兰的金花蛇常称金色树蛇,体长达100公分,黑色或略呈绿色,杂有黄色或微红色斑纹。

飞行壁虎:飞行壁虎体背腹扁平,被覆镶嵌排列的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拥有翼膜,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或是高处滑翔而下。体色一般为铜褐色,体型比大壁虎小,一般以虫类为食。

飞行狐猴:飞行狐猴飞行狐猴,鼯猴家族动物,不是真正的狐猴,也不会真飞。它们的马来群岛名字猫猴也非常出名。这些哺乳动物生活在东南亚,大小跟家猫差不多。

飞蛙:飞蛙生活在高高的树梢上,是一种树蛙。它的脚趾上有蹼,四肢之间还有扁平的皮肤,所以它们可以在树林间滑翔,一次能滑翔十几米。飞蛙还能随环境地变化而变换自身的颜色,这样既可以躲避天敌,又便于捕获食物。

飞鱼:飞鱼鱼长相奇特,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鸟类的翅膀一样。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飞行的最远距离可达400多米。蓝色的海面上,飞鱼时隐时现、破浪前进的画面十分壮观 。但飞鱼不是飞翔,感觉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状鳍,其实只是滑翔。

蝠鲼:蝠鲼又被称为魔鬼鱼与毯魟。体呈菱形,宽大6m余。体青褐色。扣款大。眼下侧位,能侧视和俯视。头侧有1对有胸鳍分化的头鳍,向前突出。背鳍小,胸鳍翼状。尾细长如鞭,具尾刺。平时底栖生活,但有时上升表层游弋,并做远程洄游,行动敏捷。以浮游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卵胎生。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见于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

鼯鼠: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是对鳞尾松鼠科下的一个族的物种的统称,称为鼯鼠族。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