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丰城蕃公世系的错乱再论琬公世系

 九歌珍藏阁 2019-09-06

     江西丰城蒋蕃公是江西的始祖,原名譒,字延宗,原籍江南常州义兴人,唐懿宗乾符间由毗陵尉迁丰城少府,因巢寇乱致仕更名蕃,遂挈家卜居治南长乐乡之邹坊今名堎上,为丰城始祖;生于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839年),殁于梁贞明二年丙子(916年),寿七十有八,葬本都秋源附坑;配钱塘范氏,殁葬窑下山,继娶邹氏,殁葬邹坊;生子一:丰。

按照丰城〈函亭蔣氏族譜〉、丰城〈柳溪蔣氏族譜〉、江西《茗岭蒋氏宗谱》、江苏敦敘堂《蒋氏宗谱》、蒋远举的《蒋氏通谱》一、二卷等谱都确认为80世,这是无庸置疑的。我们是蕃宗公卜宅开居的后裔子孙,世代在这生活繁衍生息,蕃宗作为一个从毗陵尉迁任丰城少府的官员,卸任因巢寇战乱卜居丰城长乐堎上筑基,作为一个退职官员,既饱读诗书又离老家宜兴不远,天下太平时,应该有回乡探亲和书信来往的活动,带一套(或抄一套)家谱应该不成问题,其后丁也出了不少秀才、举人及当官之人,难道会让自己的世系出错?我们可是蕃宗公支系的源头啊。

然而从丰城分支出去的支系就不同。湖北天门的《蒋氏宗谱》比我丰城〈函亭蔣氏族譜〉、丰城〈柳溪蔣氏族譜〉两大支派多了一代。他们是蕃公位下十四代、十五代迁徙到湖北天门的,时间也不久,老谱都有记载以前互相之间还有走动,相互对谱;我地《柳溪蒋氏族谱》还记载蒋立墉中状元时湖北天门蒋氏宗亲到丰城老家来报喜。然而湖北宗谱在蒋蕃公位下第四代上(休公和舟公之间)无缘无故插入一代镒公,两地族谱至今一直存在着代差错误,问及湖北宗亲情况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这种明显的错误为何纠正不过来呢?这都是封建狭獈思想在作怪,谁都怕改动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谱会受谴责。

蕃宗公位下江西其他地方支系也有世系错误,但不是错在蕃宗之后,而是错在蕃公之前的世系,有的写成六十多世,有的分支不明,有的写成琬公后裔,有的含混不清,有的干萃不写。如南昌蒋湾蒋氏、武宁蒋氏、修水蒋氏、上饶的皂头山、澄源蒋氏等,族谱上蕃公以上的代数、分支均有错误。这么相近的代数且距离不远均在本省范围内,居然会出现这么多错误,目前这些新修的族谱已经在改变,蕃宗公之前的不变,之后的按照丰城两大派系蕃宗八十世开始的世辈排系,这样虽然纠正了近现代的排系错误,但整个谱碟也不准确、完整。

从蒋蕃公世系错误引申到蒋琬公的代系混乱错误,如出一辙,没有太大的差别。蒋蕃公生年至现在才1180多年,而琬公离我们1800多年,时代差距更大,迁徙范围更广,交通环境更差,离蒋氏源头更远,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在所难免。纵观全国各地族谱来看,蒋氏宗源脉络其实明正清晰无庸置疑:蒋国公第一世起至三十六世为汉摘秦侯三十五世裔孙宗周辑;第三十七世起至四十七世为东汉四十九世裔孙荊南刺史政重辑;第四十八世至七十三世为唐七十四孙监察御史晁原辑;第七十四世至八十九世为宋八十九世裔孙礼部侍郎前侍衔史堂重编,九十世裔孙枢密院兼观文殿大学士之奇奉敇月端明殿侍读学士苏轼重纂。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蒋氏族谱中大都在谱碟中说明和记载以上五个历史名人实名辑录,蒋氏族谱经五个历史阶段的实名制辑录,这么详实的铁证链条,我们蒋氏子孙都应该认同这就是我们蒋氏实际的代系,谁有理由去推翻?再看那些世系混乱、支系傍出、含混不清、离源头远隔的蒋氏通谱、支谱、族谱、家谱等,说琬公为四十九世、五十三世、琬公为耀公后(辉公,历史上其实就没有耀公这个人)、琬公为默公后均属错误的,对比一下蒋蕃公的情况不就明了吗?你若还不信,多化个两三年时间去证伪一下那些完整的谱碟,看能不能推翻?

当然你不承认、不以铁的史实为准绳,我也拿你没办法!改不改无所谓,关键要知道自己的族谱那些地方有错!

要修一支族谱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要改一支族谱那更要化大力气和勇气,要修一支族谱大部分族人会支持,要改一支族谱大部分族人会反对,伤精动骨谁愿意啊,搞不好会打得头破血流,要改一支族谱比修十支族谱还难,所以说修谱容易改谱难。

各位宗亲,我得出的结论虽然准确实际,但缺泛可操作性,估计要推广应用,那是逆水行舟,目前蒋氏宗亲会再强大估计也难于办到,这仅是个人观点,拿出来与宗亲探讨,与宗亲共勉。

 

 

               伯龄一百一十五世裔孙  江西蒋义和(华银)敬上

                            公元二零壹六年七月十七日夏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