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落在日本的中国村,全村都是中国人,依然保持着汉姓

 种养时政法制 2019-09-06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来哦日本的一个村落。

历史上的中国和日本是亲近的友好邦邻,两国因为距离比较近,时常有民间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有些中国人在日本经商的时间长了就定居在日本,在那里结婚生子,逐渐地与日本社会融合。最有名的是汉献帝的后裔刘阿知,为躲避战乱,携整个家族约两千余人到日本追寻“圣天子”。到了日本后,日本天皇给他们分了居住的地方,还赐予姓氏“直”,从此刘阿知就改姓为直,逐渐融入到日本社会中。

像刘阿知这种改变姓氏在日本生活的终究是少数,毕竟日本天皇不会给每个来日本的中国人都赐予姓氏。恰好,在日本的领土管辖内就有一个岛屿,上面有一个村子,村民全是中国人的后代,到现在还一直保留着汉族人的姓氏,这个村子就是“久米村”。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东海的东边有一片岛屿,我们称之为“琉球群岛”,“球”有时也写作“求”。这个名字的由来起源于这片岛屿的布局和景色,远远望去,这片岛屿错落分布、水光十色,既像琉璃瓦又似珍珠球,因而得名“琉球群岛”。但指的都是这一个地方。

据说在明朝的时候,这里建立了一个琉球王国,臣服于明朝。跟内陆的附属国一样,每年都向明朝皇帝朝贡,同时也接受皇帝的封赏。他正好处在中国和日本中间的海域上,地理位置优越,是两国商业贸易和货物周转的交通枢纽,在当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好景不长,繁忙的商贸交易惹来了日本倭寇的嫉妒。他们经常侵扰琉球一带,给过往的商人以及琉球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此,琉球多次向明朝皇帝寻求帮助,希望能减少损失。明朝皇帝也想到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就是将福建沿海的渔民迁移一部分到琉球去,这样既不用派兵出战,还能巧妙地解决琉球的倭寇问题。福建渔民在对付倭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策略,因此帮琉球王国多次击退了日本倭寇进犯。琉球国王为了奖励福建渔民,特意划分了一片土地给他们居住,这里就是后来的“久米村”。

再后来,清朝政府开始走向腐朽,日本由于较早的学习西方而逐渐强大起来,他们将琉球王国据为己有。岛上久米村的村民有的不满被侵略而返回祖国,有的则留在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他们虽身居异地,但身上流淌的始终是中国人的血液,他们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保留着汉族的姓氏,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大家可能想问,那现在琉球群岛怎么样了?在二战即将结束时,日本战败已成定局。几个胜利国的首领聚在一起商讨战后事宜,由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罗斯福多次暗示,可以将原本属于中国的琉球岛归还中国。但是不知出于哪种考虑,国民党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确实很可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