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苗疆珠宝

 youxianlaozhe 2019-09-06

原标题:民族首饰五十六枝花之苗族的珠宝


苗族,相传为中原蚩尤部落后裔,炎黄之战,蚩尤战死,开始南迁。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流亡、迁徙,一路向南。


苗族常年迁徙,漂泊不定,所以他们喜欢把所有的财富随身戴在身上,人走则家随;以钱为饰保值财产。所以苗族人用白银来包裹自己,世代传习着这种习俗,将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投入熔炉,锻造成丝,编制成花,錾刻成衣 。


——迁徙——


从北到南,虽是迁徙,也是融合。因此,在苗族的银饰品之中,既有少数民族的“耳档”,也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还有饰物中沿袭而来的“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等。

40+

苗族的饰品非常丰富,至少包括头饰、手饰、身饰、衣帽饰四大类有大约40余个品种,每个品种都存有式样和纹样变化。




20+


苗族银饰的具体款式实则难计其数,每一个银饰工艺流程都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 能完成,而每一件银饰都是对匠师想象力以及能力的以此淬炼。



100+


十朵银片花、12条轻盈灵动的银片飘带、银花、银铃、银雀、银蝴蝶、银钟、银签额前则流苏低垂,仅是附件就有几十上百件之多加之颤枝处理,仅仅是一件银帽。



500+


44片、595个帽饰衣泡、60件蝴蝶铃铛以及其他配片,仅仅只是一件“银衣”,耳环四五只,银镯十几个,淹没鼻口的层层白银项圈才是能构成一套庆典、或是婚假服饰。





——苗饰之美——


苗族银饰,向人们传递一种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展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精神世界。

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繁为美成为苗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

因为苗族人没有文字,身边的一切都成为了他们记录历史的载体,他们将民族的历史,民族的记忆倾泻进白色的银饰中,戴于身,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璀璨的历史。

现在,即使有能够承载历史的载体,苗族人民却依旧爱银,苗族银饰依旧会承载现今的历史,这成了一个民族的习惯,一种对美的极致追求。


——匠心造物——


历经苦难却能坚持,匠心造物。终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时代终不负有心人。

(图片来源于中国翡翠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