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冷冻遗骸被发现,科学家渐渐有了“复活”猛犸的雄心壮志。“复活”(De-extincition)并不是单纯地指复活某一物种,而是具有抗灭绝或反灭绝的意思,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反灭绝的过程可以包括重新生育出已灭绝的物种,或是创造出外观类似的个体,这是一个创造新生物的过程,新的生物能否复原已灭绝物种的习性并繁衍下去也被考虑在内。
目前,复活猛犸主要有两个尝试的方向,一是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实现猛犸象的克隆。这是个三步走的方法,和把“大象装冰箱”一样“简单”。
第一步是找到冻土中的保存完好,具有完整功能的猛犸象细胞。本来这一步非常困难,因为在动物死亡的那一刻起,细胞内的DNA也开始降解,在实验室里保存好的DNA也要使用化学试剂对其严防死守,使其避免被破坏。科学家们很幸运,在永久冻土中的残骸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细胞。 第二步是利用现代大象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将猛犸细胞植入,形成具有发育功能的胚胎细胞,实现异体克隆。“把大象装冰箱”很艰难,这里需要克服克隆效率的问题。能否获得足够多的卵细胞也是问题,因为亚洲象已经被列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但在去年2月,华大基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讯向媒体透露,我国科学家已经恢复了猛犸细胞的全功能,形成了胚胎细胞。 导致至今没有复活猛犸的则是第三步,将重构胚胎细胞移植到代孕母象的子宫内,让其发育成猛犸个体。因为强烈的排斥反应,根本找不到适合最终“关上冰箱门”的代孕母亲,即使和猛犸象最为亲近的亚洲象相比,两者基因组差异仍有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