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孩子不愿看书到手不释卷,我是这么做的

 原野燃榴火 2019-09-06

从孩子不愿看书到手不释卷,我是这么做的

Photo by MI PHAM on Unsplash

罗小朵朵 / 文

前几天,一个朋友向我诉苦,说她家孩子就是不爱阅读,怎么办?

这学期,她女儿转到一所新学校,新学校和上一个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别重视阅读。

每天回家,老师都要求孩子完成中文和英文的阅读,要打卡,要写读书记录。

可她家孩子在以前的学校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到新学校后明显不适应了,每天回家拿起书就开始抱怨,一会儿说困,一会儿说累。

妈妈觉得不能再惯着孩子,逼孩子一定要完成每天的阅读任务,母女俩就会因此闹矛盾。

这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家里的气氛都很紧张。

前几天,因为女儿又不愿意读书,妈妈气得把书全扔到垃圾桶,女儿哭了一个小时。

朋友说自己小时候很喜欢看书,拿起一本书就放不下,苦于找不到书看。现在条件好了,家长赶着买各种书送到女儿面前,女儿怎么就是不爱看呢?

现在学校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家长也知道,可孩子就是不爱阅读,怎么办?

1

朋友诉完苦,我安慰她:别着急,其实,现在孩子不爱看书很正常,也不一定是孩子的错。

我问朋友:你小时候那么爱看书,现在还看吗?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现在静不下心来了,事情那么多,闲下来追追剧,刷刷手机,时间就过了,哪有时间看书啊。

我又问她:那你干嘛不用追剧刷手机的时间看书啊?

她说:刷手机不费脑子,累了一天就想轻松一点嘛。

我说:你看,连我们大人都这样,看书费脑子,就转去玩手机,孩子也一样啊,有电视看,有手机玩,为啥要看书?

我们小时候爱看书,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那时候除了书,真的没有别的娱乐项目了。

那时要是拿到一本诸如《故事大王》、《少年文艺》这样的书,能看七、八遍。

反观现在的孩子,娱乐项目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家里有电视、pad、手机等各种屏幕,还有一大堆玩具,随便挑出一样来,都比书本更吸引孩子的眼睛。

我们的大脑是有惰性的,当它习惯了电子产品带来的迅速、直接、简单的刺激和乐趣之后,就很难再回到平淡的书本中去了。

这一代孩子,从小就接触智能手机,习惯了电子屏幕带来的乐趣,让他们爱看书,本来就比我们小时候要难一点。

2

我们也不用太焦虑,阅读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家长要有耐心。

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每天睡前是他的固定读书时间,他常常央求我晚一点熄灯,他想多看会儿书。

一年前,这样的阅读对他来说,还是件苦差事。

读一年级后,老师要求每天回家阅读10分钟以上,要在微信里打卡。

那时,每天拿起书,孩子就说:不想读,太难了,你给我讲吧。

我苦口婆心:我给你拍照录音,打卡给老师看。你就读一个自然段,读完一段,我给你讲故事。

这样的讨价还价,几乎每天上演。

第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光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故事,他就读了大半个月。

他识字量不多,拼音也不熟,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读完一段有时需要十几分钟。

然而,时间长了,我慢慢看到了进步:孩子从每天一个自然段,到两个自然段,到每天能读一页。

通过阅读,他的识字量迅速增长。

当我发现孩子能认出外面招牌上的每一个字,很惊讶:这些字你在哪儿学的?孩子说书上见过。

我一向不喜欢打卡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可正是打卡,让孩子做到了最初的坚持。

3

变化发生时,我们只需等待。

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看书,叫他吃饭,他竟然说:等我看完这个故事。

后来,我问他怎么看这么久,他说:第一次看书看入迷了。

让他入迷的那本书,是孩子自己选的,书名叫《动画中国》,里面收录了《黑猫警长》、《猪八戒背媳妇》这样的故事。

书挺厚,全是字,只有少量插图,买了一年他也不看。

我问他:这本书刚买来不看,怎么现在又爱看了?

孩子说:以前看不懂,现在能看懂了,才发现太好看了。

从这本书之后,孩子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看拼音版的《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

我通过观察,发现他喜欢的书多是关于冒险或者情节特别搞笑的,就按照他的喜好来给他选书。

有一天,我和孩子去书店,他看到《米小圈上学记》,翻看了一会儿就放不下,把这本书买回了家。

这是第一本他会挑灯看到夜里12点还舍不得放下的书。

放暑假后,我干脆把一套米小圈16本买全,让他看个够。常常看到他边看边咯咯直笑,看完还给我讲米小圈遇到的倒霉事。

爸爸看孩子这么喜欢米小圈,有点担心:这套书三观正吗?给孩子看适合吗?是不是该给他看点更有用的书啊?

我的观点是:书不仅有教化功能,也有娱乐功能。

想想我们小时候,除了名著,不是更喜欢读漫画、言情、武侠小说吗?

要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就要放手让他去读自己喜欢的书,我们大人只要确定书籍无害就可以了。

4

看过一句话:学生在三年级之前是学习阅读,三年级之后是以阅读来学习。

我非常同意,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有一个家长问老师:为什么孩子数学总是学不好。

老师说,除了专注力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外,孩子阅读能力差可能也是重要原因。

家长很奇怪,数学怎么会和阅读有关呢?不是只有语文才考阅读理解吗?

其实,阅读影响语文成绩,也影响数学成绩。

这个老师分析过班上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做题情况,发现他们正是在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方面有困难,才导致数学学不好。

他做了一个实验,让班上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朗读一道数学题。

在这个五年级的班里,能流利读完题目的学生不到40%,20%读得结结巴巴,有10%甚至根本读不下去。

连题都不能连贯地读完,怎么能去理解题目的内涵,思考解题的关键呢?

在教育界,这早已是一种共识:学校里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

一个中学老师就发现:小学阶段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学习书本,取得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厉害;反而是小学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的孩子,中学后成绩上升空间大、潜力无穷。

我们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在培养孩子一生的学习能力。

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