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盘口壶的形制与功能

 历史探奇 2019-09-06

  内容提要:盘口壶,壶式之一,陶质、瓷质均有。西汉时期开始出现,经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延续至隋唐五代时期。盘口壶造型独特,有较为清晰的发展序列,常被作为判定年代的佐证。根据出土器物自名推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鸡首壶(也有盘口)可能称作“罂”。本文主要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盘口壶的出土情况进行初步的梳理,以建立科学的盘口壶年代序列,并对盘口壶的分布、功能及其他盘口器等相关问题有所探讨。三国时期盘口壶以矮胖型式居多,西晋的盘口壶与三国时期不易区别。东晋时,盘口壶向高大型发展;南北朝时期束颈较高,整体更协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盘口壶在很多地区都有发现,以南京为最多。盘口造型最初可能是出于实用目的,非实用的盘口则起到装饰的作用。

  盘口壶,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部形似盘子,束颈,鼓腹,无柄,但在肩部常有系(环形、桥形的附加物,供穿绳提携用)。大量出现于西汉时期,经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延续至隋唐五代时期。不仅沿用时间长,而且分布地域广,汉代以后的盘口壶在全国许多地区有所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盘口壶的资料最为丰富,从战国至宋代均有发现。其他地区由于发掘资料所限,目前尚难以提供一个关于盘口壶完整的发展序列,有些地区发现较少,时间上仅限于一朝一代。

  以往学术界对于汉代出土的陶质盘口壶有所探讨,对于唐宋时期出土的盘口壶有较多研究,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盘口壶的研究则相应较少,而此时段发现的盘口壶数量最多。鉴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采用类型学方法,结合墓葬资料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盘口壶进行综合研究,以求建立这一时期的盘口壶年代序列,并进一步分析其造型与功能。

  从质地上来看,盘口壶有陶质、瓷质、漆质和铜质的,瓷质盘口壶以青釉、黑釉为绝大多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盘口壶在全国较多地区的墓葬中出土,以江苏省为多,江苏省尤以南京为最多。发现地点主要有江苏南京、扬州、盐城、句容、镇江、无锡,浙江安吉、宁波、东阳、嵊县、杭州、黄岩、温州,湖北鄂州、黄冈、武汉、荆门、宜昌、大冶,湖南耒阳、资兴,江西赣县、鹰潭,安徽和县、繁昌、当涂,河南南阳、淅川,福建福州、建瓯、南安、政和,广东和平县,广西恭城等地。

  一 型式分析

  依据盘口壶颈部变化,分为五型。

  A 型 直束颈。多扁鼓腹,平底或凹底。肩置双系或四系,口外壁饰一道或两道弦纹,肩多有几何纹饰带。器身最大腹径略大于器高,形体矮胖。

  Aa 型 束颈较高。

  I 式 扬州M70:2,广圆肩,肩置双系,系饰焦叶纹,并饰有铺首衔环,肩周有弦纹、网纹和芝麻花纹带饰。釉色米黄,不及底。口径13、腹径22.5、高22 厘米(图一:1)。扬州M89:16,盘口外侈,外缘饰两道凹弦纹,鼓腹,平底。肩置四泥条状环系和凹弦纹两道,芝麻花纹带饰,较为模糊,腹下有弦纹。釉不及底,色青微黄,碎开片。口径12.2、腹径24.2、高22 厘米(图一:2)。湖北鄂城M19 :1,颈略细长,肩浑圆。在肩部有两道凹弦纹、网格纹加三角纹组成的装饰纹带。口径10、底径8.6、最大腹径17.2、高16.8(图一:3)。

  II 式 束颈内收,略耸肩。湖北鄂城M1 出土盘口壶,尖圆唇,盘口较高,颈粗矮,扁鼓腹,肩腹之际有弦纹网格花纹装饰,四横系,平底。灰白色胎,烧结,黄绿釉较有光泽。通高16.8、口径11.2、最大腹径18.4、底径10.2 厘米(图一:4)。浙江吉安M2 :7,盘口缩颈,丰肩弧腹,平底内凹。施青绿色釉,不及底。肩饰弦纹,间以斜方格纹,贴双系。高17.3、口径10.1、底径10.2 厘米(图一:5)。

  III 式 束颈,颈粗短,形体矮胖。湖北枝江M2 出土盘口壶[42],盘口,细颈,鼓腹,平底,肩有四个对称桥形小钮。内外施豆青釉。鱼子纹片,内外下腹及底露灰白胎。口径14、腹径23、通高22 厘米(图一:6)。扬州M5 :3,盘口较大,短束颈,耸肩,弧腹内收,凹底。肩饰四系,二桥形系,二泥条形系。四系间各饰一褐色斑块,器身饰弦纹,施淡青釉,近底部无釉。口径10.6、腹径20、高18.5 厘米(图一:7)。

  Ⅳ式 细长颈,形体瘦长。河南淅川M79:2,圆唇,盘口斜壁,短束颈,上腹尖鼓,以下弧收,最大腹径在上腹部。口径5.4、底径3.8、高9.5 厘米( 图一:8)。山东临沂M1西:12,肩附四系,并饰有凹弦纹。平底,施青灰釉,釉不及底。口径14.7、底径13.8、高22 厘米(图二)。

  Ab 型 束颈较短。

  I 式 南京邓府山吴墓:5,圆唇,直口,腹部最大径靠上,下腹内收。凹底。盘口有一道凹弦纹,肩部有对称的四蕉叶纹耳及两圈花纹,上为半圆弧纹,下为波浪纹,中间以凹弦纹相隔。下腹及器底胎较厚,器口上至腹施淡黄釉,下腹及底部露胎。口径11.9、底径12.5、高29 厘米(图一:9)。

  II 式 湖北鄂州M3 :3,盘口稍深,颈粗短,溜肩,在肩部饰凹弦纹一周。口径13.3、底径14、高25.8 厘米(图一:10)。III 式 南京M5 :1,盘口微侈,肩、腹部球形鼓圆,底稍内凹。肩部置6 系,两侧横系各一,另两侧竖系各二。青釉泛黄,下腹及底部露胎。口径8.8、底径12、高19.6 厘米(图一:11)。

  B 型 颈粗且短。高度大于最大腹径,平底或凹底。

  I 式 湖北鄂城M2 :3,尖圆唇,圆肩,鼓腹下收,平底略内凹,最大腹径在中部偏上。在肩部,有二对称的双系并饰一道凹弦纹。腹饰麻布纹。器外施釉,釉色褐中泛绿不及底。口径13.9、底径15、最大腹径26.3、高29.7 厘米(图一:12)。

  II 式 湖北鄂城M2 :5,浅盘口,短粗颈,溜圆肩,鼓腹下收,平底略内凹。最大腹径在中部偏上。肩部有凹弦纹一周,并有四个两两相对的由泥条捏制而成的横耳。器外施釉,不及底,釉已全部脱落。口径12.6、底径11.2、最大腹径21.4、高21.7 厘米(图一:13)。

  III 式 江西赣县出土品,大盘口,肩饰六个对称桥形系,二道弦纹贯串六系,敞口微侈,口沿底饰对称垂耳一对,束颈,鼓腹,腹壁下收,平底。釉色完好,胎质厚重。口径17.2、底径20.5、腹径35、高42 厘米(图一:14)。

  C 型 束颈底部内收,小盘口。

  I 式 湖南资兴M377 :5,小盘口,细颈,圆腹,大平底。肩附四个对称的直穿桥形系。四系之间有两道弦纹。施黄绿釉,大部分已剥落,底露青灰胎。高18.6、盘口径7 厘米(图一:15)。

  II 式 扬州胥浦M4 :3,小盘口,细束颈,丰肩,鼓腹内收,饼足底。肩饰桥形双系,饰两道弦纹。施淡青釉,近底部无釉。口径8、高20 厘米(图一:16)。

  III 式 江西赣县出土品,盘口,束颈,圆肩,斜腹,平底。肩上附半环双系。高20、盘口径10.3、底径12.5 厘米(图一:17)。

  IV 式 江西鹰潭M2 :2,通高19 厘米;盘口直径为9、盘口高2.2 厘米;壶最大径在肩部,为16厘米;盘口之下为壶颈部,高为4厘米,颈部内径为2厘米。双系位于壶肩部,呈180 度对向分置于壶颈部两侧。平底,底径10.8 厘米(图一:18)。壶表面施青釉,釉未过腹,釉层有釉流、开片和剥落。

  D 型 束颈较高,盘口较大,较以往型式变化较大。

  Da 型 窄束颈。

  I 式 束颈明显。南京M6 :2,口稍敛,束颈,肩、腹部浑圆,最大腹径偏上,下腹稍内收,平底。肩、腹部各饰二道凹弦纹,两侧各置两个蕉叶纹耳。器表通体施青釉。口径18.6、底径12.6、腹径29.7、高35.4 厘米(图一:19)。

  II 式 体形较高,束颈较长。浙江东阳南朝墓出土1 件,上口呈浅盘口式,口沿微向外敞,束颈圆肩,下腹内收,平底。淡黄色釉,多已剥蚀,釉下有一层淡黄色瓷衣未脱落,胎质呈红色,细腻。口径17.2、束颈径6、颈长7.2、腹径22.8、底径13、通高38.6 厘米。肩两边有双系,左右对称(图一:20)。

  Db 型 较粗束颈。98 南京M6 :1, 直口,鼓肩,圆腹,最大径在腹中部,底稍内凹,肩部两侧各附2 横系,另两侧各附1 系, 共6 系。器表上部饰淡青釉, 下腹及底部露胎。口径18.4、底径15.8、腹径33.9、高37.8厘米(图一:21)。

  E 型 粗束颈。大盘口,形体高大。

  Ea 型 腹部呈棱角圆形,颈部较粗。湖南资兴M474 :1, 大盘口, 领外侈呈碟形,肩附四个直穿桥形系。釉色青翠,釉光润泽、柔和,有半木光。釉层与胎体密结牢固,未见脱落。下腹近底处露青灰胎(图一:22)。

  Eb 式 腹部呈弧圆形。湖北大冶M1 :2,大盘口,圆鼓腹,肩上有六个方形系组成双对系和单对系,平底。颈部饰凸弦纹二道,底部施青褐釉。盘口径14.4、腹径19.6、底径11.2、通高28 厘米(图一:23)。

  目前考古发现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盘口壶中,A 型最常见,贯穿整个时期。Aa 型I 式盘口壶出现于孙吴、西晋初期,Aa 型II 式盘口壶见于西晋时期,Aa 型III 式盘口壶见于西晋和东晋时期,Aa 型Ⅳ式盘口壶见于东晋、南朝齐梁时期。Ab 型I 式见于孙吴时期,Ab 型II 式见于西晋,Ab 型III 见于东晋晚至南朝早期。B 型I 式见于孙吴时期,B 型II 式见于西晋时期,B 型III 式见于南朝中晚期。C 型I 式见于西晋时期,C 型II 式见于东晋,C型III 式见于南朝时期。Da 型I 式见于东晋晚至南朝早期,Da 型II 式见于南朝时期,Db型见于东晋早期。E 型盘口壶特点极其鲜明,主要见于南朝时期。

  根据型式分析,可以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盘口壶分为三期。

  第一期:孙吴、西晋时期(Aa 型I 式、Aa 型II 式、Aa 型III 式、Ab 型I、Ab 型II 式,B 型I 式,C 型I 式),盘口壶以矮胖者居多。

  第二期:东晋时期(Ab 型III 式,C 型II 式,Da 型I、Db 型),有两类盘口壶,一类依然矮胖,另一类开始向高大发展。

  第三期:南朝时期(Ab 型III 式、Aa 型Ⅳ,B 型III 式,C 型III 式,Da 型I 式、Da 型II 式,E 型),盘口壶特征性极强,束颈较宽,体形较高,多四系或六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盘口壶均为平底。三国时期盘口壶主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的吴国统治区里,以矮胖型式居多;西晋以来的盘口壶与三国时期不易区别,发现地区也集中于长江中下游。东晋时,盘口壶逐渐发生了变化,向高大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保留了东晋时的高度,束颈较高,整体更协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盘口壶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徽、山西、辽宁均有发现(图三)。其大体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省南京市发现最多,可能与其处于三国两晋南朝政权统治核心区有关;北方发现的数量相对较少,这种情况或许是和当时北方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其习俗不同于汉族有关。

  二 盘口壶源流、纹饰、造型及功能探讨

  从现有的发掘资料和综合研究可知,具有“盘口”这一特征的陶壶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零星出现,到两汉时期得到充分发展,除陶质外还有铜、漆等质料。汉代陶质盘口壶中高圈足、彩绘、带铺首衔环一类出现的时代比较早,其最初可能是以仿青铜器的面貌而产生的;而另一类平底少纹饰的盘口壶在形制上与东汉的原始瓷质盘口壶和三国两晋时期出土的青瓷类盘口壶有很大的相似性。

  三国时期,由于瓷器在当时还是一种兴起不久的新产品,所以此阶段的盘口壶在造型和装饰上基本是承袭汉代,较多地吸取了陶器、铜器和漆器等的形式和图案花纹。常见的弦纹、水波纹、铺首、兽头足和耳面印叶脉纹等装饰,也是汉代常用的,从整体上看却比汉代还简单,因为适合于陶器的彩绘纹饰已不见于瓷器上。吴末、西晋初,越窑、瓯窑已有较长的制瓷历史,生产经验丰富,造型和装饰艺术有了很大的提高,陶瓷工艺渐趋成熟,不再仿照青铜器。孙吴至西晋初期在盘口壶上出现了彩装饰,例如江苏南京雨花台一座吴末晋初墓中出土的青瓷釉下彩带盖盘口壶,其纹饰较为复杂(图四)。南北朝时期,南方最常见的盘口壶,北朝也有出现。如封氏墓出土的四系青瓷盘口壶,壶身瘦长,盘口较小,颈部较高,平底,和南朝的青瓷盘口壶形制相似。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窑址中都有盘口壶发现。

  盘口是盘口壶的显著特征,如果将盘口作为器物的突出特征来考察,那么在中国物质文化发展史定名中含有盘口的器类有盘口罐、盘口尊、盘口壶和盘口瓶、盘口长颈瓶等。同时,还大量存在自身有盘口的形制、定名中不含盘口称谓的器物,如鸡首壶、唾壶等。这些器物尽管总体形制不同,但是都具有特征鲜明的盘口。其中鸡首壶是和盘口壶关系最密切的无盘口定名的盘口器,因肩部塑鸡首型式而得名。鸡首壶有其自身发展的一些特点,出现于三国末年两晋时期的越窑,以后各地瓷窑都有烧制,流行于两晋至隋唐。早期的鸡首壶多数是小小的附于盘口壶的肩部,鸡头均系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壶身变大,前装鸡头,引颈高冠,鸡尾消失,后安圆形把手,上端粘在器口,下端贴于上腹。到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头和熊纹。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造型更加适合于实用。隋代的鸡首壶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形似。唾壶是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南朝时,有的还配以盖和托盘,更合于卫生、实用。隋唐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明清仍然使用。唾壶是从用途角度对其定名的,它流行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更高,它流行的时间甚至长于盘口壶,或者说到了后来,盘口壶的功能有了其他器物来替代,而唾壶的功能则始终如一。无论从形制上还是功能上分析,唾壶的盘口和盘口壶的盘口都是不同的,唾壶的盘口造型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其盘口部没有折棱,是平滑的;盘口壶的盘口部多有明显的折棱,多数是配合盖子使用的。及至唐代,盘口壶发展出一类特殊器形—龙柄盘口壶,因在其肩部与盘口间塑立双拱背龙形柄而得名。与常见的盘口壶相比,龙柄盘口壶颈部较细,主要是为配合左右两个龙柄,以取得平衡之美。从用途上看,龙柄盘口壶绝非一般实用器。

  定名中含有盘口的器类中,盘口罐矮胖,盘口瓶瘦高,盘口壶居于其中,这种形制上的不同或许反映了它们功能上存在一些差异。盘口罐作为一种盛储器,可以用来贮存蔬菜;而盘口尊、盘口壶和盘口瓶可能是用来盛水、酒类液体的。出土的盘口壶有的盖有器盖,有的没有盖器盖。但是从器物的造型分析,盘口壶都应当是有盖的,既可以是专门的器盖,也可以碗、盘代替。盘口设计既易于密封又易于打开。盘口易于置盖密封,易于倾倒,没有流的状态下,盘形口倾倒时,液体无法沿器外壁流下而造成浪费和麻烦。

  瓶壶状器物以“罂”为名,在墓葬中始见于晋代。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1 件青瓷鸡壶的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据此,推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盘口壶也称作“罂”。仔细分析其前后文,实际说的是六朝时期“鸡首壶”可能作“罂”。根据文献记载分析,丧葬使用粮罂作为明器在北朝已盛行,但造型是鸡首壶或盘口壶形制尚无法考证,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盘口壶和鸡首壶二者关系密切。唐晚期瓷罂的形状与六朝、初唐时习惯上称盘口壶或瓶相似,曾先后发现几件腹部刻有自名为“罂”的器物,有的罂上有蟠龙纹,有的罂上刻字代做买地券和墓志铭 使用。唐宋时期,粮罂基本上已经是明器类,有学者认为粮罂明器具有亡者灵魂栖息的功能。

  盘口壶的使用贯穿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盘口壶的盘口造型最初可能是出于实用目的,且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用途;而出于非实用目的,一些器物采用盘口,盘口则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作者:王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学研究》2017年第八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