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绘画发展史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传世名画比西方传世名画诞生早1000多年作为最古老的艺术种类,绘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解释,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记录,它创造了一个带有意义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结构。 中、外传世名画是人类美术史的丰碑,世界文明的巨著,承载着人类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人类绵延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进程。 中国绘画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发展到巅峰,比文艺复兴时期才趋于成熟的西方绘画领先了一千余年。 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4世纪前后),中国山水画的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公元12世纪左右的五代宋元时期,不管是形成体系还是成熟时期,中国的山水画都要比西方风景画早1000余年。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代表着中国美术史的里程碑,代表了这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艺术价值。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 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西方真正的绘画是从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独立的西方风景画则形成于公元17世纪的荷兰小画派,西方风景画的大成时期则出现于公元19世纪中后期。 世界传世名画有:维纳斯的诞生、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入睡的维纳斯、创造亚当、西斯廷圣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大宫女、日出·印象、无名女郎、向日葵、星月夜、亚维农的少女、格尔尼卡。 图:西方传世名画 水墨画鼻祖之一顾恺之(348-409),知识渊博而有才气,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显赫。他不仅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而且在绘画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通过绘画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状态,对后世绘画产生重要影响。 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人物故事画作品,被列为最早的十大传世名画。它根据三国时的文学家曹植所写的《感甄赋》(后改称《洛神赋》)而创作的。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图:《洛神赋图》 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1452--1519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图:《最后的晚餐》 顾恺之画作珍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等,比达·芬奇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要早1000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