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 | 这首诗告诉你,江南到底好在哪里

 洮阳浪子鸿都客 2019-09-06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尺幅收尽江南美。
 
张养浩的《水仙子·咏江南》最后一句是:“爱煞江南!”翻译成现在语言就是,江南,我爱死你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不说出原因来,这就是跟读者发嗲,没人搭理你。
江南是好大的一片,要说出它的好来不容易。
 
别急,先让我们想想别人怎么样写北方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骏马秋风,万里雪飘。这都是典型景物。写江南也要选典型景物。
 

江南是水乡。作者先给我们看一条江,然后是烟水、晴岚、人家、画檐、芰荷、沙鸥、香风、珠帘、画船一系列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意象。
 
仅凭这些意象的组合和叠印,江南的特色是有了,但还要更生动,更鲜明,才能显出江南的可爱。
 
“一江烟水照晴岚”。阳光透过薄薄的山岚照到江上,江水升起一层轻雾。

这种荡漾着江南风情的氤氲水气,立即有了诗情画意,和光溜溜的一条江完全不同了。这句是大全景,是江南的总体特征。
 
两岸是鳞次栉比人家。但连屋檐都绘着彩画,那绝不是温饱和脱贫的层次。
家家“画檐”,不但说明了江南的富庶繁华,也写出了江南人生活的精致品味。
前两句是远看,下面是近景。“芰荷”是江南最多的水生植物。北方已是“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了,
但江南却只是“秋光淡”,在芰荷丛里,感觉不到什么秋意,还是一片碧绿。用“一段”而不是一片,不但说空间位置,还包含着时间区段。
 
作者是北方人,对江南的物候是敏感的:江南的气候好啊。

视角再向上看,是“沙鸥舞再三”,似乎沙鸥也对此美景流连不去。“舞再三”,足见作者驻足观察时间之长。
作者的心情是闲适愉快的。人鸟无猜,江南的人和自然是和谐的。
 
再回到人间的大全景,“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还是泛指,应该是一眼望不到头,补足了前面“两岸人家”的地理区域。
“珠帘”是和“画檐”相表里的。贫穷人家用草帘,一般人家用布帘,富裕考究的人家才用珠子穿起来作帘子。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十里”,这是
 
什么概念?“香风”,紧承上文应是芰荷香,但在富庶的江南,还应包括茶香、书香、酒香、肉香、脂粉香。
 
香风卷动十里朱帘,江南的风华,富丽,优雅,一句全有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画船儿天边至”。
 

天边,明指江天合一的地平线,暗指极远的地方。这是远眺。人们从极远的地方赶来,所为何来?这就从侧面写出了江南的可爱、引人。
 
“酒旗儿风外飐”,单看就是酒店挑出酒幌子,仅是广告,但和上句一搭配。

江南热情、好客的人情味就出来了,就差一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了。
至此,江南湿润的大地,温暖的气候,富庶的经济,精致的生活,热情的民风,全写了。

“爱煞江南”一句抒情,卒章显志,曲终奏雅,水到渠成,极富感染力和说服力。
用小令写江南这么大的区域,几句话,几个画面,却景物迭出,视角多变,有动有静,特色鲜明,缩千里风情美景于尺幅中。
 
非观察力、概括力、表现力都臻化境,难成此佳作。
 

作者:王宗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