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 1.写情写景随意,但不能离题; 2.每人限投两篇:一首诗(绝、律皆可)、一首词; 3.依律平水韵、词林正韵。 4.词牌为《醉太平》。 《醉太平》亦名《凌波曲》。孙惟信词名《醉思凡》。周密词名《四字令》。《太平乐府》注“南吕宫”。《太和正音谱》注“正宫,又入仙吕宫、中吕宫。《醉太平》属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 ,上下阕格式一样。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及四字,最好用去声,方可将调激起。结句是上一、下四。以刘过的《醉太平·闺情》为正体。 注:刘过的这首《醉太平·闺情》为正格,但起句的韵字“真”和过片的韵字“君”,和后面的韵字不是一个韵部的,“真、君”是词林正韵第六部的,而后面的“青、筝、声、萦、屛、醒”是词林正韵第十一部的。这并不是错了,词的用韵是相当宽的,据王力教授的考究:“这(指《词林正韵》)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大多数情况。其实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就和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与第十四部相通。” 《醉太平》词牌的特点: 1)对偶:发端两个四字句和过片两个四字句都是对偶句或者是流水句。也可以一个用对偶,一个用流水。 2)上下阕的第一句,“平平仄平”中的“仄”都用了去声。填词时要注意这个问题,用入声很不好,因为入声短而促。用去声,宽而远。 3)领字句“绣罗衾半闲。更斜阳暮寒。”“绣、半、更、暮”四个字都是去声。填词的时候,如果领字是去声,后面的那个仄就可上可去;如果领字不是去声,其后面那个仄最好用去声。 4)第一句“平平仄平”这个句式不仅仅在《醉太平》里面“仄”要去声,还有很多其他词牌里也出现过,也是这样的。 如:“残阳乱鸦”的“乱”;“情高意真”的“意”;“眉长鬓青”的“鬓”;“魂牵梦萦”的梦”;“清商恨多”的“恨”;“公无渡河”的“渡”这些仄声都用的去声。 宋沈伯在《乐府指迷》中说:“论词中有用去声字者,不可以别声替,盖调贵抑扬,去声字,取其激越也。” 5)用韵:《醉太平》这个词牌,押平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大量的《醉太平》的词例里面得到一个规律:用韵是带ng的比较多,ang eng 、ing ong都有 ,当然也有其他的韵的。 6)内容特点:内容相对比较轻松,中性。 绝 句 五绝·秋 文/黑脸 惊雷欲耳聋,雨打摘桃翁。 红果摇枝下,寻秋诉疾风。 七绝·秋 文/随心 雨后秋花冷露盈,倦容向月抱枝横。 倚楼自问西风醉,遣寄寒鸦葬落英。 七绝·初秋夜雨 文/海纳百川 金风又度水云乡,遥望长天数雁行。 孤枕寒衾难入梦,偏逢夜雨助凄凉。 七绝·秋 文/孑孓子 一朝得势渐猖狂,披上寒袍剑带霜。 斩罢百花山野肃,直教旷宇满凄凉。 七绝·秋 文/吕文峰 鸡鸣庭院争凌晓,忽震雷声急雨飘。 梦里不知秋意至,深宵伏暑倏然消! 七绝·秋钓 文/清风 风吹水动甩银钩五彩浮标上下悠。 莲叶轻摇香四溢,提竿钓起一湾秋。 七绝·立秋 文/青山 长风万里阴霾扫,碧澈晴空极目舒。 欣跨单车秋草绿,荷池大寺看芙蕖。 七绝·孟秋 文/一鸣惊人 秋风送爽合人心,石上清泉奏妙音。 酷热应时杳然去,田园别有一番吟。 七绝·秋景 文/秦风晋韵 山明水秀醉丹枫,云淡天高翥白鸿。 放眼平川金色漫,神州处处展英风。 七绝·初秋 文/龚萍 此际秋阳敛热狂,微风阵阵送清凉。 流萤月夜悠游处,时有蛐蛐自鼓簧。 七绝·秋夜 文/陈亮 繁星点点夜微凉,岸柳含情脉脉伤。 明月西窗留倩影,今宵移步故园旁。 七绝·农家秋 文/梁冬梅 早雾轻蒙晚露凉,红衫外套小笼筐。 搬来嫩棒磁炉煮,品后方知汗水香。 ![]() ![]() ![]() 律 诗 五律·秋怀 文/陶然醉客 谁言声瑟瑟,百果挂枝头。 气爽云疏阔,风清野迥幽。 登高倾菊酒,步月赋金秋。 寄意桃源客,超然畅入鸥。 五律 · 吟秋 文/陈正秋 荷衰稻穗黄,远岭凝清霜。 沙鸟寻巢急,江枫落叶凉。 林疏云自渡,水浅雁频翔。 馆舍山风晚,孤眠念故乡。 五律·立秋 文/邹桂明 蛙鼓催心静,新凉临晚生。 秋从今日始,月上半天明。 暑气成清露,寒虫传恨声。 可知收获喜?畴满万仓盈。 七律·秋望 文/昂首的鱼 登望长江滚滚雄,潮来浪卷薄云中。 重开霄汉浑生色,依旧山河映日红。 十二峰前经过雁,三千里至快哉风。 谁言秋意尽萧索,百谷苍苍果不穷。 七律·秋 文/君子兰 云淡天高虎亦威,夜凉晨爽午汗挥。 枫林红遍西山艳,硕果黄深北野肥。 花谢草衰寒意袭,菊开柳瘦晚愁飞。 雁群南往不回首,岁月苍桑鬢雪微。 七律·秋日登高怀诗圣 文/彭光明 云淡风轻草木灰,衡阳雁去几时回? 身旁涧水花花下,顶上霓云款款推。 万里歌秋常作客,千山落叶不成哀。 登高望远怀诗圣,今日哪停浊酒杯。 七律·初秋 文/李卫 一缕凉风入暑天,数声落叶到庭前。 青黄未接池蛙唱,苦累常随宿鸟还。 碗里时蔬香五里,村中趣事笑三年。 桃园自有神仙乐,皓月明星伴我眠。 七律·三秋 文/君子兰 云淡秋初虎亦威,风清晨爽午汗挥。 枫林尽染西山艳,硕果皆成北野肥。 花谢草衰寒意袭,菊开柳瘦晚愁飞。 雁群南往不回首,岁月苍桑鬓雪微。 七律·古村秋游 文/王翔 闲携挚友古村游,谷黍追阳抢晒秋。 结队出行车缓过,拼团购物铺包邮。 交辉耀岭风光釆,借景撩花影像留。 广厦安居寒士乐,霞飞叶舞庆丰收。 ![]() ![]() ![]() 词 牌 醉太平·秋怀 文/昂首的鱼 漫山碎红。寒江映空。 平沙雁落西风。更斜阳醉浓。 虚吞日宫。恍如梦中。 人生逆旅谁同。问黄花玉丛。 醉太平·秋夜 文/随心 枝疏曳黄。红衣素妆。 别情离绪无章, 对清屏梓桑。 西风叩窗。更深未央。 半壶玉露琼浆。伴君游梦乡。 醉太平·悲秋 文/陶然醉客 霜空雁声,邦乡梦萦。 案头香桂初荣,任西风泪零。 朦胧半醒,依稀暗明。 断弦谁弄哀筝?奈痛肠暗生。 醉太平 · 秋窗夜雨 文/海纳百川 娇花弃真。愁霜醉青。 雨窗恰似哀筝。奏悲肠涕声。 当年共君。红缠翠萦。 西风吹散云屏。更梦魂未醒。 注:刘过原词有出韵处,仍步原韵。 醉太平·秋 文/清风 平林绿空。寒江碧穷。 漫山遍野飞红。望长天雁鸿。 炎凉夏冬。人生恰同。 如今生命秋融。叹光阴易容。 醉太平·入秋 文/田子 高蝉尚鸣。西风渐行。 小楼窗外江清。看长堤翠亭。 人围数层。歌飞半城。 又逢秋至云轻。喜世间太平。 醉太平·秋思 文/秦风晋韵 江天丽明,山川翠青。 一行鸿雁南征,听蛐蛐数声。 春风远行,秋霜漫生。 那看香卉凋零,慨凭栏伴星。 醉太平·立秋 文/邹桂明 田蛙醉鸣。幽凉暗生。 长堤明月华灯。看川河涨横。 思波渐清,悲虫乍惊。 景光流去无声。恨霜丝又增。 醉太平·秋咏 文/陈亮 西山醉霞。平湖日斜。 满林清露沾花。望枯藤吊瓜。 孤君驾车。一杯绿茶。 渐行原野天涯。现异乡置家。 醉太平·秋 文/李卫 镰磨泡消。筐欺嫩腰。 扁担挑断秋涛。向朝山暮桥。 风欢树娇。粮堆梦陶。 夜聊把酒通宵。正中秋月高。 醉太平.秋日感怀 文/孑孓子 花枝断倾。诸虫不鸣。 丘原萧索凋零。待春来又荣。 昏昏一生。终归墓茔。 慨然正叹不平。喜小儿慧明。 醉太平·秋念 文/彭光明 秋来意浓,鸡肥稻丰, 前塘莲藕蓬蓬。奈芳心更空。 念君塞戎,持家束躬, 民安国靖双功。喜明眸泪溶。 醉太平·初秋 文/黑脸 山梁茂青。桃林纵横。 更闻几许蝉鸣。奏新秋数声。 云飞雾轻。果香笑迎。 清风掠过凉亭。送暑烟远行。 醉太平·初秋 文/龚萍 梧桐叶黄。田畴稻香。 林丛鲜果盈筐。诱孩童啐尝。 虫吟缝墙。月明透窗。 晚风频拂厅堂。感肌肤沁凉。 醉太平·秋夜 文/王守昌 新秋未凉。银钩探窗。 晚鸦栖树如常。赴香甜梦乡。 羁身朔方。北陲顾望。 可知故处思量。更夜愁漫长。 醉太平·秋情 文/玄宇 江烟透阳,沙鸥戏翔, 蕃篱小菊初黄,更秋兰带香。 暝生玉窗,风飘素妆, 凭栏莫自彷徨,誓情深意长。 醉太平·秋别 文/刘园园 西风破穹。秋霜落红。 登高骋目云嵩。望江河日东。 旧尘入风。半生幻空。 往年踏雪飞鸿。愿不遗素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