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有关对人体腮腺解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E A、腮腺在唾液腺中体积最大 B、位于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 C、位于乳突尖和颞頜关节之间 D、腮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内的乳头上 E、三叉神经下頜支出茎乳孔入腮腺 解析:面神经出茎乳孔进入腮腺(李果珍—临床CT 诊断学 218 页) 58、下胸部或上腹部 CT 横断面图像上显示右侧膈脚后方有液体,压迫膈脚向前移位,液体应该位于:A A、右胸腔 B、右腹腔 C、后腹膜腔 D、后纵膈 E、间位结肠肠腔 解析:99、07 年考题。膈脚移位征:胸水量多时压迫膈脚向前移位 59、患者男,52 岁。呼吸困难伴咳嗽 1 年余,逐渐加重,无咳痰,轻度杵状指。HRCT 示双侧中下肺磨玻璃状斑片影伴细网状影,诊断首选是:A A、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B、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C、细支气管肺泡癌 D、过敏性肺炎 E、支气管肺炎 解析:03 年考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表现:①蜂窝征②网状改变③胸膜下间质纤维化④支气管周围间质增厚与血管壁不规则⑤长索状瘢痕⑥磨玻璃样密度(见曹丹庆-全身 CT 诊断学 395页) 60、与常规 CT 增强扫描相比,不属于动态增强扫描优点的是:D A、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 B、提高对病灶性质的鉴别能力 C、显示肝内血管解剖较好 D、显示血管受侵和癌栓较好 E、显示肝实质强化程度较好 解析:07 年考题。 61、有关肝转移瘤的描述,错误的是:B A、可经淋巴系统转移致肝脏 B、肺癌转移已占肝脏转移瘤首位 C、肝转移瘤组织学特征与原发肿瘤相似 D、肝转移瘤易于发生出血、坏死及钙化 E、肝转移瘤一般无包膜 解析:由门静脉转移至肝脏的以胃癌和胰腺癌最常见,乳腺癌和肺癌为经肝动脉途径转移中最常见。(李果珍-临床 CT 诊断学 427 页) 62、脑外肿瘤的特点是:B A、肿瘤边缘不清楚 B、局部脑皮质受压内移 C、肿瘤与颅板接触呈锐角 D、局部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狭窄 E、很少引起颅骨病变 解析:见第 49 知识点。①脑外的肿瘤界限多清楚、锐利;脑内肿瘤边缘多不清楚。②脑外肿瘤与颅板接触多呈钝角;而脑内肿瘤多呈锐角。③脑外较脑内肿瘤易引起骨质改变;脑内肿瘤较少引起颅骨病变。④肿瘤局部脑池或蛛网膜下腔增宽是脑外肿瘤的重要征象;脑内肿瘤引起局部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狭窄。⑤脑外肿瘤使局部脑皮质受压内移;脑内肿瘤脑皮质位置不变。 63、关于肝癌的影像学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B A、肿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的病灶增长较慢 B、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一般无包膜形成 C、肝癌结节中可形成坏死或偶见脂肪成分 D、肝癌低密度区增强门静脉期可呈高密度 E、肝癌的血供 75%来自肝动脉 解析:见第 6 知识点。结节型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肿瘤呈类圆形,部分于周围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更低密度环状带,即假包膜,肿瘤内常形成间壁而密度不均一。 64、肝细胞癌的分型包括:C A、单结节型、多结节型、弥漫型 B、中心型、周围型、肝门型 C、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D、内生型、外生型、浸润型 E、小肝癌型、巨块型、弥漫型 解析:04 年考题 65、移行细胞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C A、输尿管 B、膀胱 C、肾盂 D、肾小盏 E、肾大盏 解析:移行细胞癌最常发生在肾盂(82%~90%),但常为多发(2%~44%);同时发生在膀胱 10%、同侧输尿管 17%或同时在膀胱和输尿管(15%)。 66、不符合动脉瘤样骨囊肿的 CT 表现是:E A、囊肿包壳完整 B、破坏区内密度均匀 C、无异常钙化 D、常可见骨间隔 E、CT 值 0~10HU 解析:动脉瘤样骨囊肿包壳完整,破坏区内密度均匀,无异常钙化,但常可见骨间隔。CT 值测量对诊断本病有帮助。CT 值在 10~40Hu。 67、颈椎结核,X 线片平片最易观察椎旁脓肿的投照位置是:B A、正位片 B、侧位片 C、左斜位片 D、右斜位片 E、前屈侧位片 解析:99、07 年考题。椎旁脓肿常见于椎体前部及两侧,可钙化。颈椎旁脓肿显示于椎前软组织,形成咽后壁脓肿,胸椎者位于后纵膈椎前和椎旁,脓肿常向两侧延伸。腰椎者则形成单侧或双侧腰大肌脓肿,位于椎前时主动脉向前移位。脓肿密度低于邻近软组织。 68、关于胰腺肿瘤的 CT 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胰岛细胞瘤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较肝动脉期更易显示病灶的强化特征 B、主胰管及其侧支小管显著扩张伴有胰腺实质显著萎缩,见于胰腺粘液分泌性肿瘤(P999) C、囊腺瘤或囊腺癌可见囊中央的放射状纤维瘢痕征象(P989) D、多形性癌可出现极为广泛的胰周淋巴结肿大(P999) E、胰头、钩突区出现钙化灶,胰管内或胆总管内结石,提示慢性胰腺炎(P989) 解析:见李松年 997 页:胰岛细胞瘤采用螺旋 CT双期或多期扫描,特别是在肝动脉期(或胰实质期)在胰腺区域用 1-2mm 薄层扫描再重建,可在肿瘤与胰腺正常组织出现最大密度差时采集数据,重建发现小病灶。 69、构成右下肺门外缘的主要解剖结构是:E A、右下肺动脉及肺静脉 B、右下肺动脉及支气管 C、右下肺动脉、支气管和肺静脉 D、右下肺动脉及右上肺静脉 E、右下肺动脉 解析:00、08、11 年考题。右肺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占 1/3,由右上肺静脉、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干构成;右肺门下部由右肺下动脉干构成,占肺门部的 2/3。 70、关于空间分辨率的描述,错误的是:E、C A、CT 的空间分辨率是指 CT 鉴别物体空间大小的能力 B、不同图像重建算法可影响 CT 的空间分辨率 C、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CT 的空间分辨率 D、空间分辨率高,CT 显示的线对数也高 E、空间分辨率又称低对比分辨率 解析:02 年考题。空间分辨率又称高对比分辨率,是指 CT 对于物体空间大小(几何尺寸)的鉴别能力。密度分辨率又称低对比分辨率,它表示CT 设备对于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以百分数表示。此题应为多选,或题干错误。 71、结节病肺内侵犯的典型 CT 表现是:E A、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和胸膜下的不规则增厚和小结节病灶 B、双下叶周边胸膜下磨玻璃密度病灶 C、双肺散在分布的小结节,部分伴有空洞 D、双肺弥漫分布的无壁的低密度无肺结构区 E、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腺泡结节病灶,伴肺门淋巴结增大 解析:60-70%的患者胸片有特征性表现,包括支气管旁、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伴或不伴有肺内病灶。(李松年—全身 CT 诊断学 P657) 72、不属于胆管细胞癌 CT 表现的是:E A、多为肝门区肿块 B、肝内胆管扩张明显 C、可以末梢胆管的限局性扩张为唯一征象 D、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 E、常伴有门静脉瘤栓 解析:05、11 年考题。见第 8 知识点。 73、最佳 X 线平片检查,能够较全面评价心脏各房室大小改变的体位是:D A、远达正位 B、服钡正位 C、左前斜位 D、服钡左侧位 E、服钡右前斜位 74、如图 2 所示,图中箭号所示结构为:A A、半月裂 B、中鼻道 C、鼻泪管 D、筛漏斗 E、鼻丘 75、卵巢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D A、转移瘤 B、恶性畸胎瘤 C、原发性卵巢癌 D、浆液性囊腺癌 E、粘液性囊腺癌 解析:浆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在生发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约占60%~70%。好发年龄为 40~60 岁。粘液性囊腺癌:约占恶性生发上皮恶性肿瘤的 5%~10% 76、以下哪一项 CT 表现最支持眼眶原发炎性假瘤的诊断:D A、一或多条眼外肌梭形增粗 B、球后软组织肿块 C、病变有增强 D、眼肌附着处眼环增粗,模糊 E、双侧眼球突出 解析:眼外肌腱与肌腹都肿大,眼肌附着处眼环(色素膜-巩膜)增厚、模糊并有强化。这些都是假瘤的特征性表现 |
|
来自: 昵称42715024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