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后一句同样精彩,却十人九不知

 农俗闲话 2019-09-06

古代的很多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在于他们都用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或深刻反映社会现状,或者教人为人处世,这些文化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大多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充分体现了古人传道授业、导人向善的济情怀世。虽然文化有雅俗之分,但其初心却毫无雅俗之别,从那些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文化中就能看出。文人墨客的高雅情操历来都是学习的典范,相比大多已经烂熟于胸。反之,民间文化却鲜有耳闻了,尤其是作为民间百姓智慧结晶的俗语,他们没有典籍记载,流传的方式也是口口相传,已经逐渐被破坏甚至失传。加上经济发展的迅速,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早已无法吸引年轻观众。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精神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民间文化正面临着被人遗忘的历史命运。

总的来说这无疑是我们的损失,抛开民族文化传承,单从生活来讲,我们已将失去最为原始朴素的乐趣。这些民间文化包含古人的智慧和经验,而俗语是最为直接的体现,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古时候下层百姓的生活情景,也将社会现状与他们价值观形象地展示在后人面前。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宁住庙前,不住庙后”以及他的后半句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生动地揭示了古人在平时生活上一些极其讲究的情形,相比电视剧,则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而其中的道理虽然随着时代不同,大多言过其实,但仔细揣摩后就会发现古时候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如今的我们一样。

这话初看之下,大多一头雾水,寺庙到是见得多,可这说法可能还是头一次听。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还是因为古时候对风水堪舆的过度迷信,所以才在民间形成了这样的说法。古代百姓认为风水中,寺庙道观都是孤煞之地,是神灵寄托,驻脚的场所。古人对神灵往往深信不疑,也是尊敬备至,从“供奉”二字就能看来。而凡人是卑微的不足以与神明相提并论,便不能与神明住在一处,以免扰了神明清静,从而招来霉运。这一点在西游记中凤仙郡一章就有形象的描述,玉帝神游三界,看到郡守正在祭祀自己,正要享用贡品的时候,郡守的媳妇一手掀翻了供桌,贡品撒了一地,还被狗吃了,玉帝大怒之下便是凤仙郡三年大旱。要不是唐僧师徒,估计郡守到死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奉公守法,一心为民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除了这种流传最广的说法以外,还有就是古人在风水上往往更为慎重,认为风水对个人乃至家族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以此来解释为什么“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的社会现状。题中俗语的后半句说的是“宁住庙左,不住庙右”,意思也是一样。古代寺庙的庙门几乎都是朝南开的,因此将庙的后方称之为阴宅,人居此处大为不利。同样,古人认为庙左向东为阳,庙由向西属阴,而古人认为人作为阳的象征,置身与聚阴的环境中对身心健康都不吉利。

总而言之,古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还是因为封建迷信将寺庙道观与鬼神等虚无缥缈的阴性物质结合的产物。在这种观念深重的古代,这样的环境在这种世俗文化的影响下也势必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实笔者认为古往今来神仙应该都是超然物外的,老子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才算是神仙的真实写照,人们给神仙加上人的情感与思维觉得神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贪嗔痴恨还会生气报复,那么我们常说的神仙无所不能随意念而变化万千,试想具有典型的凡人性格的神仙,那他不是随时都在变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如果他能控制,那他又怎么会被所谓的情绪左右而生气报复或者贪嗔痴恨呢?所以逼人认为,所谓神仙要么是其他维度或者的时空的人,要么就如老子所言,视万物为刍狗。前者不是神,所以是否迷信并不能趋吉避凶,后者无情,迷信与否也不能添财纳福。总归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脚踏实地,将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寄托在自己的双手上才是正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