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脾十四法

 图书 馆员 2019-09-07

补脾十四法

补脾法为《脾胃论》中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不仅适用范围广泛,且运用得当,收效确甚显著。兹将临床所得提出研究。

一、助运:脾主消化食物和输布精微。如脾气虚弱,不能健运,可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脉濡弱,苔白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眩晕倦怠,面色萎黄。治疗时应先健脾助运,使纳运正常。

显效方: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

二、建中:脾胃主中气,有蒸动全身各脏之功能,久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列。凡虚损、虚劳病久矛盾交叉多,治疗棘手时,苟能抓住建立中气一法,使中气一振以蒸动全身各脏功能,其复杂病情,即能向顺利方面好转。显效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丁蔻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归芍理中汤等。

三、益气:气虚多见少食懒言,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补脾即可以益气,此为治气虚经验。显效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四、补血:营血形成于脾功健运,否则饮食不能生化营血,致面色?白,头昏心悸。脾胃功能衰微时,血亏即不能直接补血,必先补脾以生血,则收效较易。

显效方:大剂量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

五、止血:脾统血,凡慢性漏血、皮下渗血等皆由脾不统血,令血无力循经运行,补脾即能统血以止此种出血。显效方:归脾汤。

六、生精: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精血津液无由化生,出现唇燥口干,饥不欲食,动则疲乏,腰腿无力,虚劳喘嗽滑精,耳鸣、目暗等脾肾亏损等症。补脾阴即可以生精。显效方: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宝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等。

七、摄液:津液输布与排泄亦由脾统摄调节,如《内经》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虚则津液统摄失调,出现多尿多汗,使津液不能敷布百骸,引起糖尿、尿崩,植物性神经紊乱多汗等症。补脾则可升津摄液,调整体液平衡。显效方:滋脾饮、无比山药丸等。

八、举陷:脾主升。脾功健旺,可支持各脏功能正常,各脏功能衰退而致弛堕或脱垂,如胃下垂、久泻脱肛、肾下垂、眼皮下垂、子宫下垂等,中医辨证上均认为属于中气下陷。用补脾法升举中气,堕脱可随脾旺升举有力而复位。显效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

九、消肿:脾土健运,自能促进体内水液的运化和排泄,稳定体内水液的平衡。如外湿伤脾,或病久伤脾,则脾失健运,则水湿停滞,发为肿满。用药如注意健脾利湿,则肿满易消。显效方:五苓散、五皮饮,由湿热引起者用五等散加茵陈、黄芩。

十、除痰:各脏器慢性炎症分泌物,量少而稠者为痰,量多而稀者为饮。痰与饮均多量者则求治于脾,因脾为生痰之源。脾功衰退则无力吸入运化排泄水液。故健脾可除痰。显效方: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等。

五味中医 元气是电量,决定健康;艾灸是充电器,补充元气! 小程序

十一、固胎:胎元固否责在肾,胎元发育责在脾胃,且胃为肾之关,脾肾不固多致习惯流产,脾肾兼补。显效方:所以载丸、泰山磐石饮。

十二、催产:滞产因宫缩无力,及宫缩间歇时间长而收缩时间短,及宫缩时宫体不硬,此为中气不足所致,大补脾胃中气,则胎儿自易娩出。显效方:大剂人参理中汤。

十三、退热:脾虚久热不退,必见脾虚症状,如面唇?白,舌色无华,少气懒言。补脾则中气旺、荣卫和,热自退。显效方:甘平用参苓白术散去桔梗,甘温用黄芪建中汤。

十四、生肌:脾主肌肉,脾虚不能吸收营养则不长肌肉,内外溃疡久不愈合,亦由脾胃中气虚亏所致。补脾旺其中气,则肌肤易丰满,溃疡易愈合。显效方: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

经典验方2味药,调治老胃病

得了胃病到底应该用西药还是中药治疗呢?多数人主张用西药,因为效果和药理明确,觉得中药没有根据,见效慢。临床医生也喜欢根据症状给患者采取西医联合用药,既简单又显效,患者也普遍接受。

然而对于顽固性胃病来讲,情况又有不一样。从事中医研究的这些年里,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凝聚了数千年来的民间智慧。中医根据人体“气、形、神”综合分析,采取“望、闻、问、切”诊断定性,讲究“君、臣、佐、使”配伍用药,采取“药食同源”的调养方法,在治疗顽固性胃病方面有着独到的建树。

有些历代流传的方子,药方简单,却药到病除,已被世界各地认可,国外一些科研部门开始致力于中医验方的研究,我们更没有理由排斥。

胃病的成因复杂,症状各异,常常表现为打嗝、反酸、胀气、恶心、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病,给大家推荐几个小药方,非常简单,每个方子只有两味中药,但只要对症用药,普遍反映效果不错。也希望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进步,将中医发扬光大。服用中药,务必咨询当地中医师,根据体质辩证用药!

一、抗菌排毒方

主治:胃炎、胃溃疡、HP感染引起的烧心、口臭、口腔溃疡。

中医诊断:舌苔黄腻、脉弦滑

药方:黄连6克,蒲公英10克。

药理:黄连解毒泻火,善调中焦湿热;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祛湿,消肿散结,对于幽门螺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杀灭作用,同时具有抗癌功效。

注意:虚寒体质的患者也可以加几片生姜中和寒性,同时提升胃气。

二、生津养胃方

主治:胆反或肝火上逆引起的胃脘烧灼或隐痛,有饥饿感但没胃口,口干、口苦,便秘。

中医诊断:舌体红、舌苔少,脉细数。

药方: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

药理:麦冬质润,可养胃生津。天花粉甘寒,生津止渴,清胃内实火。二者配伍可起到清热泻火,滋养胃阴之功效。

五味中医 元气是电量,决定健康;艾灸是充电器,补充元气! 小程序

三、敛酸止泻方

主治:胃炎、肠炎、痢疾等引起的反酸、腹痛、腹泻。

药方:黄连6克,马齿苋30克。

中医诊断:舌红苔黄,脉滑数。

机理:黄连、马齿苋具有降火祛湿,清热止泻,治疗痢疾,消除胃肠道慢性炎症,抑制癌变等作用。现代医学发现,黄连中的小檗碱,还能有效抑制肠道毒素引起的分泌功能亢进,治疗习惯性腹泻。

补脾大法不可小觑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补脾土为治疗大法,用之得当,收效卓著。古人有诸病不愈,寻到脾即愈之说,足见治脾之法在祖国医学的作用不可小觑。
  1.助运  脾居中州,运化水谷。脾气充盛健运有权,自可随食随化,无积滞之患。如江笔花所说:“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假如脾气弱,消磨无力,势必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头晕眼花,面色淡黄,倦怠乏力诸恙相继而至,治疗应先健脾助运,使纳运正常。代表方为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建中、益气  脾胃主中气,荣养全身。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说。凡虚损虚劳病久,治疗棘手时,苟能遵《内经》“上下交损,当取其中”之旨,抓住建立中气一法,使中气一振以荣养全身各脏功能,其复杂病情即可向顺利方向转化。显效方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等。再则脾输布水谷精微。惟脾功强健,水谷精气始可“灌溉四旁”布达周身,使诸脏受益。补脾则可益气,此是治疗气虚不足的重要途径。显效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血  血源于脾,系脾营肾精化合而成。若脾运失健,纳谷渐少,化源亏乏,则营血生成日减,诸症接踵而来。当此脾功衰惫之际,虽见血亏亦不可直接补血,亟宜补脾培土,以裕生化之源,则收效较易。显效方为大剂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等。
  4.生津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津血津液无由化生,而见唇燥口干,舌光红少津等证。立法施治当补脾育阴而生精。显效方为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尘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等。
  5.止血  脾气主升,脾健运,统摄有权,则血行常道。如脾气虚,升摄裹撷之力衰退,血运失其正轨,溢出脉道,势必酿成种种出血病证。补脾既能统血以裹撷血液营运于经脉之中,更从根本上控制出血。显效方为归脾汤。
  6.摄液  津液的环流代谢,有赖于脾的转输调节。脾虚统摄无权,则水液脱陷下行,不能内濡脏腑,上润口舌,复见狂饮不已,尿崩溲频,肌肤枯燥等象。补脾则可升津液,调整水液运行。显效方为滋辟饮、无比山药丸等。
  7.举陷  正常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脾胃。假似中气虚陷,谷气下流,气机升降不利,临床上突出表现出脏器功能衰退迟堕,如现代医学诊断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应用补脾法升提中气,堕脱每随清阳升腾而复位。
  8.行水  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脾功受损,水湿聚而不运,流溢于肌肤,则见浮肿面黄,腹满脘痞,口淡不渴,纳减便溏,小溲短少,脉象沉缓,舌淡苔白滑等候。用药应培土健脾,令脾气复振,运化有权,小溲通畅,则邪水下泄,肿满自消。显效方为五苓散、五皮饮、实脾饮等。
  9.除痰  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不振,运化失职,水谷精气不能生化如常,则可聚而成饮成痰,故选健运中州,培土运湿之品,以鼓舞脾气,乃痰浊水饮的治疗方法。显效方为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10.退热  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营卫之气的主要来源,故脾功自强,生化有源,维持着营在脉中卫行脉外的和谐协调状态,卫阳之气才能发挥其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及御邪外袭等生理效应。否则营卫之气匮乏失调,则症见身热畏风,遇劳即发,热势或高或低,身倦自汗,声低懒言,大便稀溏,脉象虚弱,舌淡而润等。对此既不能投解表发散之品耗气伤津,亦不可施滋阴清热之剂凉降消伐,须遵甘温除大热之旨,着重扶益脾气,和调中州,使营卫复充,则身热诸恙随之消失。显方为补中益气汤。
  11.熄风  脾功强健,水谷精微生化如常,始可“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维持肢体关节运动自如的生理状态。所以热病、久病之后伤及脾土,气血颓败,致筋脉失养,手足蠕动,等虚风内动之候。固然搐搦抽掣为厥阴所主,但其发生的原因,却由中土衰惫所致,治疗时尤须审慎,切忌凉润镇潜之品复伤脾气,当发补虚安中,培土宁风为要务。显效方为理中汤加天麻、钩藤。
  12.生肌  脾主肌肉。倘使脾虚可致精气失布,不长肌肉,而见疮疡溃烂,久不愈合。临床上表现为形体消瘦,脓水清稀,疮形软陷,溃后难敛等,设能补脾旺其中气,则肌肉易丰满,疮疡易愈合。显方为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等。
  13.荣窍  脾居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与诸窍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假若脾气虚弱,则精气匮乏,引起九窍失养;再则清阳不升,复致阴火上乘,“邪害孔窍”。从而出现青盲、内障、视物模糊,鼻窍不利,耳鸣,耳聋,口糜流涎,齿龈萎缩,咽喉肿痛等。基于中宫虚惫,精气不引起九窍不利的病源所在,临证时务须开阔思路,善于应用气血相关理论,在九窍病证中辨识与脾虚有关的症候、体征,有的放矢地选投益气补脾之品。显效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14.束带  若脾气虚损运化失职,水谷精气凝而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则可形成带下之患。症见白带清稀,量多如注,绵绵不已,面色萎黄等。对此治法,武之望曾明确指示: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要务。一旦脾功健旺,清阳升腾,邪湿下泄,则带下随止。显效方为完带汤等。
  15.固胎  胎元固否责在脾胃肾。若先天不足,伤及肾气,复因孕后脾气受损,化源匮乏,致气虚失摄,血亏乏养,胎元不固,往往酿成滑胎之疾。治当脾肾兼补,着重培益中气,摄养胎元,显效方为所以载丸、泰山磐石散等。
  16.催产  催产是针对滞产而言。造成滞产的原因固非一端,然由脾乏健运,中气大虚,致形神交瘁,产力内乏者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宫缩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产程进展缓慢,阵痛微弱,神疲身倦,语音低怯,心中空荡不宁等象。立法施治当投补脾健中之剂,使中气复振,推运之力骤增,则胎儿自易娩出。显效方为大剂人参理中汤、十全大补汤等。

【董德懋论治脾胃病十法】

①益气用四君子汤;②举陷用补中益气汤;③温中用理中汤或吴茱萸汤、良附丸;④固涩用真人养脏汤、赤石脂禹余粮汤、诃黎勒散;⑤养阴若养胃阴用麦门冬汤、养胃汤,滋脾阴用慎柔养真汤或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等;⑥理气若行气用加味乌药汤、越鞠丸,降气用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半夏泻心汤;⑦祛湿若芳香化湿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五加减正气散,苦温燥湿用平胃散、二陈汤,清热利湿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温化水湿用苓桂术甘汤、实脾饮;⑧消导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枳术丸;⑨泻下若寒下用诸承气汤、凉膈散,温下用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用麻子仁丸、济川煎;⑩清热用泻黄散、清胃散、黄芩汤、白头翁汤、玉女煎、左金丸。

薛东庆读医札记之脾胃论治(《类证治裁》)
脾胃皆属土,脾为己土,胃为戊土,而脏腑分焉。脾为脏,胃为腑,凡脏主守,腑主通,脏阴而腑阳也。
经言胃为水谷之海,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胃主纳,脾主运,胃喜凉,脾喜燥,昔人每多混治,惟叶氏医案,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又言五脏以守为补,六腑以通为补,卓然有见。岫云华氏,称其议论越出千古,其叙叶案曰∶《脾胃论》莫详于东垣,其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诸汤,以劳倦内伤为主,故用人参、黄芪 以补中,白术、苍术以温燥,升麻、柴胡升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理中宫之气滞,以太阴恶湿,而病患胃阳衰者居多,用之得宜,效如桴鼓。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用香岩养胃阴之法。凡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嗌干,烦渴不寐,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皆胃病,岂可以参 、术、升、柴治乎。
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此即宗《内经》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故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治胃阳虚,食谷不化,用通补,如人参、益智、陈皮、浓朴、乌药、茯苓、生术、地栗粉、半夏、韭子、生姜、黄米。治脾阴虚,胸嘈便难,用甘润,如甘草、大麦仁、白芍、当归、杏仁、麻仁、红枣、白蜜。治脾阳虚,吞酸嗳腐,用香燥,如砂仁、丁香、炒术、神曲、麦芽、干姜。如四君、六君、异功,凡守补皆脾药。
治脾胃阳虚,运纳俱少,食已欲泻,用升降法,如补中益气汤加茯苓、益智、木瓜,或益黄散。治湿伤脾胃,
用平胃散,或清暑益气汤加减。治中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治饥伤,痛而纳食稍安,病在脾络,因伤饥饿而得,当甘缓以养脾营,当归建中汤。治食伤,伤食恶食,腹痛作饱,当分消胃土,用生益智、草果、广皮、茯苓、鸡内金、炒楂肉、神曲、煨姜。病后调理脾元,参苓白术散,或六君子汤。其分治合治,于病情尤为允惬者矣。

白术炒用则守,生用则和。甘草炒用则补,生用则泻火。上方分列脾胃,大抵脾脏以守为补,胃腑以通为补,脾宜升运,胃宜通降也。其方治与饮食症参观,则备矣。

治脾法在临床的运用

    脾居中焦,为升降之枢纽,主运化,生理上,饮食通过脾胃的作用,生为水谷精微,化为气血津液,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故称“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之一生,无不赖于脾胃后天之养。金元医家李东垣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脾病甚多,在临床最常见的脾病主要有:泄泻(尤其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等。由于脾居中焦,为升降之枢纽,与其他脏腑互有联系。故脾有病,还可反映其他脏腑及头面诸窍与二便的病症。调补脾胃之法,用之得当,收效卓著。古人有诸病不愈,寻到脾即愈之说。调理脾胃,不仅对脾病以治脾为主,而对其他脏腑的疾患亦强调顾脾。冀后天本固而枝叶才能繁茂。临床常用治脾法有:

1、健脾助运  脾居中州,运化水谷。脾气充盛,健运有权,自可随食随化,无积滞之患。清代名医江笔花说:“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 假如脾气虚弱,消磨无力,势必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头晕眼花,面色淡黄,倦怠乏力诸恙相继而至,治疗应先健脾助运,脾气健运则纳运正常。常用党参、白术、茯芩、扁豆、甘草等,代表方如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建中益气   凡虚损之证,不外五脏六腑、表里阴阳气血之虚。脾胃主中气,荣养全身。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说。凡虚损虚劳病久,遵《内经》“上下交损,当取其中” “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和“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旨,抓住补虚损首重后天,运用建立中气法,使中气振则水谷之精微得以濡养脏腑功能,其复杂病情即可向顺利方向转化。代表方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等。再则脾输布水谷精微。惟脾功强健,水谷精气始可“灌溉四旁”布达周身,使诸脏受益。补脾则可益气,此是治疗气虚不足的重要途径。代表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益脾补血  血源于脾,系脾营肾精化合而成。若脾运失健,纳谷渐少,化源亏乏,则营血生成日减,诸症接踵而来。当此脾功衰惫之际,虽见血亏亦不可直接补血,亟宜补脾培土,以裕生化之源,因为血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而来,因而治血虚,重在补脾。代表方为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加首乌,黄精、归脾汤等。

4、统血归经  脾气主升,脾健运,统摄有权,则血行常道,“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如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可导致血离其经,血上溢于口鼻而为吐衄;下泄于胃肠则为便血;渗于膀胱为尿血,渗于肌肤之间,则为紫斑。治当补脾益气,统血归经。代表方为归脾汤,酌加白芨粉、参三七粉。

5、升脾摄液  津液的环流代谢,有赖于脾的转输调节。《素问》谓“五脏……脾为涎”,脾气虚者,可见多涎;脾阴虚者,则见少涎。脾虚摄液失职则多涎;统摄无权,则水液脱陷下行,不能内濡脏腑,上润口舌,复见狂饮不已,尿崩溲频,肌肤枯燥等象。补脾则可升津液,调整水液运行。代表方为滋辟饮、无比山药丸等。

6、 育脾生津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津血津液无由化生,而见胃脘部隐痛、灼痛,病史久而经常发作,食少、消瘦,舌质干红,或多裂纹,或光红无苔,脉细带数或细弦等证。立法施治当补脾育阴而生津。常用药如:麦门冬、北沙参、石斛、白芍、炒生地、乌梅、炒山药等。代表方为麦门冬汤、益胃散、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等。

7、升阳举陷  脾气主升,精微物质上升布散,维持各脏腑正常生理活动,内脏位置固定。若脾气不升,则中气虚陷,气机升降失常,可见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脏器功能衰退迟堕症,治当用补脾升提中气,堕脱随清阳升腾而复位,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8、温脾行水  脾主运化水液,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和排泄的功用,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脾的运化功能强健、旺盛上。若脾失健运,运化失职,则水湿停聚,《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流溢于肌肤则见浮肿,内聚于脏则腹大如囊裹水,伴身倦面黄,腹满脘痞,口淡不渴,纳减便溏,小溲短少,脉象沉缓,舌淡苔白滑等脾虚之证。治疗宜培土健脾,令脾气复振,运化有权,则邪水下泄,肿满自消。代表方为实脾饮、五苓散、五皮饮等。

9、培脾除痰   痰为水液所化,痰的形成,主要在于脾的运化失职,水液凝聚成痰,因此说“脾为生痰之源”。痰之为病,阻碍经脉气血运行,则肢体麻木,屈伸不利;阻滞气机升降,则胸满咳喘;蕴结中焦则身重倦怠,恶心呕吐;挟肝阳上拢清窍则头晕目眩,更有一些“怪病属痰”。治痰之基本方法是健脾,运用温补中州,培土运湿之品,以鼓舞脾气,使运化正常,痰浊水饮自化。代表方为二陈汤、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10、甘温除热  为内伤发发热治则之一,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营卫之气的主要来源,故脾功自强,生化有源,维持着营在脉中卫行脉外的和谐协调状态,卫阳之气才能发挥其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及御邪外袭等生理效应。脾气虚则营卫之气匮乏失调,则症见低热不退,常于午后开始,或遇劳即发,热势或高或低,伴食俗减退,身倦自汗,声低懒言,大便稀溏,脉象虚弱,舌淡而润等。对此既不能投解表发散之品耗气伤津,亦不可施滋阴清热之剂凉降消伐,脾虚中气不足,宜补而恶攻,宜甘而恶苦,宜温而恶寒,宜升而恶降。须甘温除热法,扶益脾气,和调中州,使营卫复充,则身热诸恙随之消失。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11、培土熄风   脾功强健,水谷精微生化如常,始可“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维持肢体关节运动自如的生理状态。所以热病、久病之后伤及脾土,气血颓败,致筋脉失养而见手足蠕动等虚风内动之候。固然搐搦抽掣为厥阴所主,但此类搐抽却由中土衰惫所致,治疗时切忌凉润镇潜之品复伤脾气,当补虚安中,培土宁风为要务。代表方为理中汤加天麻、钩藤。

12、补脾生肌   脾主肌肉,脾虚则生化无权,气血不足,致肌肉痿缩,四肢无力;外科疮疡则因致精气失布而不长肌肉,见疮疡溃烂,久不愈合。临床上表现为全身肌无力,形体消瘦等;外科则见脓水清稀,疮形软陷,溃后难敛等症。治亦重补脾胃,强肌健力,冀脾旺气足,则肌肉丰满有力,疮疡易愈合。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等。

13、益气荣窍   脾居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与诸窍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假若脾气虚弱,则精气匮乏,引起九窍失养;再则清阳不升,复致阴火上乘,“邪害孔窍”。从而出现青盲、内障、视物模糊,鼻窍不利,耳鸣,耳聋,口糜流涎,齿龈萎缩,咽喉肿痛等。基于中宫虚惫,精气不引起九窍不利的病源所在,临证时务须开阔思路,善于应用气血相关理论,在九窍病证中辨识与脾虚有关的症候、体征,有的放矢地选投益气补脾之品。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14、壮脾束带  若脾气虚损运化失职,水谷精气凝而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则可形成带下之患。症见白带清稀,量多如注,绵绵不已,面色萎黄等。对此治法,武之望曾明确指示: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要务。一旦脾功健旺,清阳升腾,邪湿下泄,则带下随止。代表方为完带汤等。

15、培中固胎   胎元固否责在脾胃肾。若先天不足,伤及肾气,复因孕后脾气受损,化源匮乏,致气虚失摄,血亏乏养,胎元不固,往往酿成滑胎之疾。治当脾肾兼补,着重培益中气,摄养胎元,代表方为安奠两天汤、所以载丸、泰山磐石散等。

陈镜合教授辨治慢性胃病三法介绍

陈镜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从医 40 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慢性胃病的治疗也颇有经验,疗效显著。现将陈教授辨治慢性胃病常用三法介绍如下。

1  健脾和胃法

近年来胃病患者明显增多,陈教授认为与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饥饱失调,或劳倦过度、内伤脾胃等有关,加之患病后服药凉散,更伤胃气,使胃病迁延不愈。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或胀痛、餐后加重、纳差、便溏等脾虚失运证。如久治不愈,中气下陷,可见脘腹胀坠,气短乏力;气血生化乏源或兼心悸、失眠。陈教授认为,慢性胃病基本病机以脾虚为本,乃因脾失健运,胃气不降,病变在脾,故以纳差、便溏、气短乏力、舌淡、脉濡细等为辨证要点。治宜健脾和胃法,常用四君子汤加黄芪、陈皮、厚朴、砂仁等。方中以白术、茯苓、陈皮、厚朴益气健脾除湿满;党参、黄芪健脾补气;尤以厚朴之辛散使补而不滞。如痰湿偏重,兼见胸满、痰多、苔腻、脉滑,则易陈夏六君子汤或温胆汤加减。

例 1:张某,男,47 岁,2003 年 7 月 18 日初诊。患者反复胃脘胀痛 2 年,加剧 1 周。平素以胸脘痞满为主,时隐痛、嗳气,无反酸。行纤维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部为主,幽门螺杆菌(HP)阳性。曾在多间医院诊治,服用制酸、消炎药及清热解毒中药等,疗效不显。1 周前因饮食不节症状加重,胃脘痞满隐痛,伴胸膈不利,气短、乏力、纳差,食后欲呕,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腻微黄,脉濡滑。西医诊断: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虚痰盛。治宜健脾益气,化痰和胃,方用陈夏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 15g,白术、茯苓、法半夏、厚朴、海螵蛸、浙贝母各 10g,砂仁(后下)、陈皮、炙甘草各 6g。7 剂,每天 1 剂,水煎服。7 月 23 日二诊:脘腹满痛明显减轻,纳增。上方去海螵蛸、浙贝母,加神曲 10g.益智仁 6g,服 14 剂,症状基本消失,守方加减调理,并嘱注意饮食调节。1 月后复查胃镜示:胃黏膜未见糜烂、溃疡,HP阴性。

2  疏肝扶脾法

陈教授认为,情志内伤是部分慢性胃病患者久治不愈的重要病因。《素问·六元正纪大沦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气郁日久,常致肝郁脾虚。又有久病脾虚,土虚木乘,邪气干胃而发胃痛。肝脾失调、肝郁脾虚证临床较常见,表现为胃脘胀痛,嗳气、泛酸或胸胁胀闷,或兼见纳差、头晕、气短、便溏、舌质淡、脉弦等脾虚证,随情绪波动尤为明显。治以疏肝扶脾,权衡虚实变化,常选用柴胡疏肝散或越鞠丸加厚朴、砂仁、太子参等。疏肝解郁喜用香附、川芎、砂仁为主,香附性平不寒,味香走窜,善开郁气,兼消痰食,合川芎行肝气,砂仁通行结滞、和胃醒脾,3 药为扶脾运脾之要药,合用可奏调和肝脾之效。若脾虚甚者易逍遥散加减。如肝郁化热,不主张苦寒清泻,易中伤脾胃,致中气下陷,不利气机升降。

例 2:蔡某,男,37 岁,2003 年 8 月 10 日初诊。患者反复胃脘部胀痛 1 年余,加重 3 天。近 1 年来胃痛、胃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曾在多间医院诊治,予制酸剂、胃肠动力药及清热和胃中药等治疗疗效不佳。近 3 天上腹部胀满而痛,食后明显,嗳气频频,伴情绪抑郁,头晕失眠,纳不佳,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左寸关脉弦,右关脉濡细。行纤维胃镜检查示:胃黏膜花斑样充血水肿,HP阴性。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治以疏肝扶脾,行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处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川楝子、郁金、延胡索各 10g,陈皮、炙甘草各 6g。5 剂,每天 1 剂,水煎服。8 月15 日二诊:脘腹胀痛、嗳气已明显减轻,心情舒畅,唯纳食不佳。上方去川楝子、延胡索,加太子参 30g,白术 10g,服 7 剂,症状基本消失,胃纳转佳。续服逍遥散调理,嘱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又治疗 1 月病愈。

3  温运脾阳法

陈教授认为,慢性胃病患者多患病经年,病久多虚,尤以脾虚为根本,有不少医者或患者喜套用西医病因、病理或药理研究,认为胃炎及HP阳性是炎症也是热证,用药总不离寒凉清热或清热解毒,加之辛散破气之药,使患者愈消愈胀,乃致正气耗散,中焦虚寒,进而气损及阳,累及肝肾;寒邪内生,胃络失于濡养,拘急而作痛,常因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内外合邪,使胃痛加剧,此类患者临床易误治,应引起重视。陈教授临证主张四诊合参,观察患者四末是否温暖,并问及二便是否通畅,再结合舌脉辨证。胃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无力,乃虚寒证辨证关键。治以温运脾阳,祛寒和胃。常选用附桂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益智仁,肝胃虚寒者加吴茱萸,而丁香、白豆蔻、肉桂、熟附子、干姜、白术合用,能温脾阳,散寒积,胃络得以温通则疼痛自解。

例 3:莫某,女,36 岁,2004 年 10 月 20 日初诊。胃脘痞满反复 3 年,加剧 1 月,以夜间或食后痞满为甚,或疼痛、痛势剧烈。曾多次行纤维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西医予洛赛克及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转诊中医服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陈夏六君子汤等,症状无明显改善,偶见反酸、稍嗳气,纳差,口淡乏味,大便溏,两手冰冷,腰酸,精神疲乏,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无力。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桂理中汤加味。处方:党参 20g,白术 15g,干姜、白豆蔻、熟附子、海螵蛸、浙贝母各 10g,丁香、肉桂(焗)、炙甘草各 5g。7 剂,每天 1 剂,水煎,分服。10 月 27 日二诊:胃脘胀痛大减,仍有饱食后不适感,醒后口干苦,寐差,耳鸣,两手转温,体倦,下肢沉重感,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弱。上方去海螵蛸、浙贝母、丁香,加茯苓、法半夏、厚朴各 10g,服 7 剂,胃痛基本缓解,时有微胀不适,前方去法半夏加陈皮 5g,续服 7 剂而愈。

本文摘自《陈镜合教授辨治慢性胃病3法介绍》,作者/叶志中,左俊岭。

巧治肌肉萎缩,李东垣回天有术 

导读:李杲在《脾胃论》的“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一章中,论述了脾胃湿热导致的痿病及其与肺及肝肾的关系。并提出了清燥汤为治疗方剂,名为清燥,实为先清湿热以清化燥的根源。对湿热致痿的机理和治法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很好的发挥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思想。

巧治肌肉萎缩,李东垣回天有术

痿病是肌肉萎缩、四肢不能随意运动的疾病。导致痿病的病因病机很多,湿热痿即是其中一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张,緛短为拘,弛张为废。”最早提出了湿热致痿的观点。

1.湿热致痿的病因病机

一提到痿,我们更多的是想到虚。湿热之实邪又是如何导致导致痿病的?这体现了中医脏腑传变,虚实转化的特点。脾胃湿热本身不会导致痿病,它是有一个传变的过程的。当湿邪为患的时候,特别是一年的六七月份,正是脾土所主的时令大行,湿邪困阻中焦气机,脾之清阳被郁,导致湿化热弥漫中焦。李杲将这个湿郁化热解释为“子令母实”,即脾湿太盛,导致心火的亢旺。脾湿与心火的交织酝酿为中焦湿热的弥漫,使得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司,进而影响到燥金肺脏(肺与大肠相表里)。湿热壅肺,就导致了肺失清肃。

由于肺朝百脉,主治节,从中焦脾胃化生而来的气血津液都输布到肺,所以气血津液的布散都从肺开始。《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可见,若肺失肃降后,脾所运化的精微津液无法正常敷布到全身周身皮毛乃至五脏六腑皆失濡养,即《素问·痿论》所说的“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因为肺的敷布作用,决定了肺在痿病的发病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朱丹溪认为“诸痿起于肺热,传入五脏,散为诸症”。肺金受热邪之灼而失于敷布,则下焦寒水无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金水不能相生,因而骨髓亏虚,出现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的痿病。同时肾水的不足,又导致火寡于畏而侮所胜,则肺热更甚。金失所养,则木寡于畏而侮所不胜,脾也受肝木的克伐而更加虚弱,气血愈加乏源了。如此一来,五脏皆受牵动,表现出“痿躄喘促、胸满食少、面色白而毛败、头眩体重、身痛肢倦、口渴便秘”的复杂症状。发病从脾胃到肺,伤及肝肾,波及心火;从湿到燥,从实到虚,这就是湿热成痿肺金受邪的病因病机。

2.湿热致痿的治疗

李杲对于湿热痿,用“清燥汤”治疗。名为清燥,其实主要是先治中焦湿热,以消除湿热化燥的根源,则肺、肾气血津液不足的情况就能缓解了。清燥汤的药物组成为补中益气汤加黄连、黄芩、泽泻、猪苓、茯苓、苍术、麦冬、五味子、生地黄。对此方的分析如下:

2.1治痿独取阳明

对于痿病,黄帝内经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治法。湿热痿的治疗更应该从阳明入手。至于独取阳明的依据,内经主要从两方面解释。一是阳明为气血之海,全身筋脉均赖其所化之营养物质的濡养,所以“阳明主润宗筋”。二是阳明经与冲脉和督脉带脉相连,而冲脉为经脉之海,督带二脉又约束着各条经脉,因而阳明经的充盛关系到全身的气血盛衰;而我还认为,从脏腑与五行的角度讲,所谓的独取阳明,不应仅限于阳明胃,也包含了太阴脾。当补脾胃而使之充盛,就能达到培土生金,肺气充盛的目的。如此一来,从中焦所出的气血津液,就能正常的经由肺而敷布到全身,这也是独取阳明而治痿的原因之一。

清燥汤“独取阳明”之法,可用甘温益气、升阳除湿、甘寒泻火三法来概括。李杲的《内外伤辨惑·饮食劳倦论》云:“内伤不足之病…补其中,生其阳,甘寒以泄其火则愈”清燥汤中,黄连和黄柏清中焦湿热;茯苓、泽泻、猪苓渗湿;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芪、人参和炙甘草补中益气以御外湿。特别是黄芪,补脾而宜肺气,是李杲最常使用的培土生金、脾肺兼治的药物;同时,又用生麻、柴胡以生清阳,清阳得以生发,则湿邪不能郁闭气机而化热。以上药物既清中焦湿热,又含有补中益气汤的结构,使脾胃强而断绝了湿热化生之源,具有攻补兼施,升清降浊的特点。特别是他的益气升阳的治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2治本也要治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独取阳明',并不是说只治疗阳明经或中焦脾胃的意思,而是强调以阳明为着眼点,兼治它处,如同《素问·痿论》云:“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合其顺逆。”湿热痿的发病虽根源于脾胃,但又与肺和肝肾相关。当热邪已经灼伤肺阴,下焦肝肾也因此而气血津液匮乏时,因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仅清中焦湿热、实阳明中土,或企图间接的培土生金是不够全面的,还是要标本兼顾才行。因而此方又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养肺阴,当归、生地益血,滋水源以保肝肾,使湿热除而阴血、津液亦能速救。如此一来肺主治节的功能才能恢复,气血津液得以输布,肝肾得养,筋骨得润。

总体来看,清燥汤既有升麻、柴胡以生清,又有泽泻、猪苓、茯苓降浊。含二妙散(黄柏、苍术),是治痿证的要药。有生脉散(人参、五味子、麦冬),是保肺生津的妙方,特别是含有补中益气汤的构架,很能体现李杲这一补土派的学术特点。喻嘉言赞此方曰:“燥与湿相反者也,方名清燥,而以祛湿为首务,非东垣具过人之识不及此矣”(《医方集解》)。

结语

对于湿热成痿的治疗,体现出李杲多脏腑、多层次分析发病机理的严谨思想。正如他在脾胃盛衰论中所说的:“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我们临床治疗中应该全面考虑到心、肝、肺、肾的有余与不足及其相互关系,或补或泄,但一定要抓住脾胃这个重点,灵活的运用甘温益气、升阳除湿、甘寒泻火的治法。倘若见到下肢痿软而仅补肝肾,见到肺燥却将脾胃湿邪置之一边,徒用养阴润肺之药,那就有失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了。

吞津(唾液)养生法

   摘要:在气功练功会产生唾液(津液),如我们不练功是否也可产生唾液(津液)呢?唾液(津液)它又有什么样的保健功效?您是否对它的重要性、实用性有所认识?在此将相关的文献资料摘录于此和简单练习方法写此,供网友参阅(可上网查看相关资料)。

人人都有人参果,何必迷信找活佛”、“白玉凿边有玉泉、涢涢育我渡长年”。

 唾液俗称“口水”又称津液,是口腔中的精华。是由唾液腺分泌而来,人的口唇,颊,腭等处的黏膜下,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人体的三大唾液腺,它们分布在口腔壁及舌下,每对唾液腺都有导管与口腔通连。气、血、津液三者的性状及其生理功能虽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三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

《本草纲目》上云:唾液能“灌溉脏腑,润津肢体,祛病延年”。

    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顺应自然,恬淡寡欲,咽津养生。”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首先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

吞津(唾液)养生法

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1、舌轻舐上腭(刚好接触上,要放松舌头,不要用力顶),同时口腔、面部肌肉要放松。

2、意守“金津”、“玉液”两穴,或舌下部位也可(如图所示)。

3、如果津液产生多时,即鼓漱三十六下,再把津液分三口咽下,在咽下时,最好要闭目内视,似乎看到它在下降至脏中(以意、目力送至丹田)。

注:可先加上叩齿:即全身放松,闭目、口唇微闭,心神合一,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叩齿36次为佳。

辅以搅舌“赤龙搅天池”:即叩齿后,屈舌在口腔内沿牙床外侧作顺、逆时针旋转各36次。搅动时要放松舌头,用力要柔和自然。

说明:为什么要舌舐上腭呢?主要起两个作用:

1.起〔搭桥〕的作用。按照经络理论,任、督二循环到“口”就被这道“天河”隔断了,只有舌舐上腭才能使任、督二脉接通,真气才能上下运行。

2.起生津养生的作用。当舌舐上鄂腭时,常会感到口水涢涢而来、它是由三腺“舌下腺、颔下腺、腮腺”所分泌,是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而产生。

    练习方法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如走路、坐车、看电视时都可练习。特别是在爬山、跑步时都可按此法练习,水都不用喝。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还给予“琼奖”、“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美称。《黄庭内景经》中说它能“开通百脉血液始(注:言身中血液以口为本始也),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

 古人认为:人的舌下为玄膺,该处有两窍,左名金津,右名玉液。当精气经过玉池(口)的时,从这两窍会分泌出唾液称为:“玉液”。

  唾液极为古代练功人士所重视,并给予多种称谓,如:金浆、玉醴、甘露、自家水、醴泉等。

   黄庭内景经》中说它,能“开通八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练功过程中产生的唾液。内丹术中认为,这是肾水中的精气上升之故。因按五行学说:金生水,金为水母;它是蕴藏在肾中(即丹田中),在练功过程中可以随精气的运转而上升至口,化为甘甜的唾液,其对身体的效用,更超过玉液。而又咽归丹田(漱咽之,并名“胎食”),与一般唾液有质的不同,所以也称为玉液还丹或金液还丹。

民间传说: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一天下凡人间出售能治诸虚百病的灵丹妙药——人参果,这种果子专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是抵御外邪、治疗疾病的良药。人若服过人参果,则能除病延年,身轻不老。消息传开,求果心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然而,令人纳闷的是,开张之时,并不见什么人参果有售。正当人们猜疑之际,忽闻吕大仙大喝一声,说道:“此果人皆有之,就在口内,只是你们不知如何服用罢了。”原来,吕洞宾所说的人参果,就是人们的“唾液”。

古书记载:

    李中梓在《医院必读》中说,祖先造字以千口水为“活”字,可见古人对口水作用的重视。

    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李时珍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他在《本草纲目》中说:“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颜容形槁,眼明耳灵。相反,经常吐唾液,则损精神,颜枯形槁

    清雍正年间,有位著名医生程国彭,在其所著《医学心悟》首卷《治阴虚无上妙方》中把津液称作:“华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在论述它的作用时写道 :“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之于肾而为精”。并指出其方法为:常以知舐上腭,合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郐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此即练功中所说的“练津化精”之法,程国彭紧接此文后边的《人参果》中把“金液”比作“人参果”,并指出:“凡病危而复安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肯服'参果’者也。凡病愈而复发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不服'参果’者也。世人请自思维,定知此中消息。”此乃程国彭积一生治病之经验谈也,由此可见他对吞津法评价之高矣。

    明代龚居中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红炉点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关于长寿人的延年益寿法都有咽唾一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个曹操问皇甫隆养生长寿秘诀的故事,曹操问皇甫隆为什么一百多岁了还耳聪目明,体力不衰。皇甫隆回答说,蒯京活了一百七十八岁还很壮实,靠的是清晨起床前叩齿和咽唾液,我是学了他的经验而长寿的。

五脏虚证应该怎么补?看看全面的五脏补益法 —— 先说说“补脾法”

五脏补益法,是补益五脏虚证必须遵守的治疗法则,因其确切地体现了补益气、血、阴、阳选药组方的配伍规律。

自古至今,历代医家不断地探索五脏补益法的原理,论著繁多,各有创见卓识,惜散见于各自之著作中,目前尚未能系统整理。

因而,中医治法学一直不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有关治法的内容只能借助方剂学来作弥补。

然而《方剂学》也存在方剂分类不一的问题,难以系统介绍治法理论,如补益剂中补气法,只侧重于补脾胃之方,补阳法仅收补肾阳一法,如此使初学者难以掌握完整的补益理论和组方技能,造成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严重不足的现象。

高师根据脏腑生理知识,结合气、血、阴、阳虚损的病理特征,使之融为一体,对五脏补益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探讨,使初学者能够了解五脏补益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方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补脾法

脾胃居中焦,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皆禀气于水谷之精气,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化谷输精、升清降浊的功能,依赖中焦阳气的充盛,故脾以阳气为本,其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与阳虚。

一、补脾气

人体出生之后,必得饮食,脾胃始能健运,饮食合宜,则体健气盛;若水谷不足,则羸瘦而气衰,故《灵枢·五味篇》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说明脾胃之气,本源于水谷的精微,谷气旺盛是中气充沛的根本。东垣深识此理,故称中气为“谷气”。

饮食失节,谷气日衰,则脾胃气虚(或曰:中气不足),临证所见气短食少、脘中闷满、倦怠消瘦等症,都是脾胃受纳、化谷、输精功能减弱的现象。

脾胃已虚不能化谷,水谷不化精微,则中气生化无源,虚无生复之机,其损日甚。

因此补脾气之法,当首推党参、黄芪甘温益气之品为君,补气之虚,扶脾之弱,增强其化谷输精的能力,使中焦谷气渐盛则脾气自能充复。

由于脾在生理上具有“喜燥恶湿”的特点,“燥”是健运化谷的条件,是升清化浊的基础,若清阳不升、湿浊不化而反聚中焦,阳气反为其困遏,则可变生痰饮、泄泻、水肿等证。

白术甘温苦燥宜为辅药,既可助参、芪补益中气,又能燥湿化浊助脾之运化;茯苓渗利困脾之湿邪,阴浊得降,则脾运清升合宜。

病在中焦,当借甘草甘缓之性守中为使,补益宜缓,使中气渐渐而复。

总之,甘温益气、燥脾化湿为其正法,代表方剂如四君子汤;湿困泄泻者,参苓白术散;中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等。

二、补脾阳

气属阳,脏腑之气与阳本为一体,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可见气为阳之渐,阳为气之盛。脾阳权于中气,谷盛气旺则脾阳振,谷少气虚则中阳亦衰。

脾阳虚衰(或称:中阳不足、脾胃虚寒)一般多是中气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或久病之后,或饮食寒凉,或寒药伤中,皆中气先损,阳失温化之能,而至寒邪存中,即“阳虚生内寒”之理。

故脾阳虚的见症基于脾气虚及里寒证的相合,乃阳气不足为本,寒因虚生为标。

补脾阳之法,自当立足于建立中气,气旺则阳生,参、芪、饴糖等甘温补中之品皆可为君;次选干姜、肉桂等辛热之药,温振阳气,兼散寒邪,更用术、草运脾缓中为佐使。

诸药相伍可令中气缓缓而生,脾阳随之徐徐而立。

配伍的关键是以甘温益气为基础,辛热温阳为辅助,此即《内经》“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之温补阳气法则。代表方剂为理中汤;若见腹痛里急者,宜用小建中汤主之。

此外,还应根据脾阳依赖心(君火)、肾(相火)温煦相关的生理联系(即“火生土”),把握心肾阳气的充盛,对脾胃化谷输精、生化气血、输布津液的重要作用。

若中阳久虚、命火亦弱者,当选保元汤,以肉桂补命门而扶中阳;若心、脾两阳俱损,则宜小建中汤加减,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助阳,既能温中,又可扶助心阳,故兼可治悸。

脾阳虚以气虚重,里寒轻为病理特点,治疗虚寒之证,以温补阳气为法。

若寒邪或寒湿内盛中焦,均可遏制脾阳,但以标实为主要见证,治疗则当温里散寒,或温散寒湿法,如干姜附子汤、厚朴温中汤之类,皆为温法之方,非补益之剂。

三、补脾阴

脾脏所具化谷、升清、输布津液诸功能,实际上是泛指以胃(化谷)、小肠(受盛)、大肠(传导)为主的整个消化系统功能的体现。

因此所谓“脾阴”,实质上包括胃肠参与消化过程中的各种津液(唾、涎、胃液、肠液),以及化谷所产生的津液与营气。

在消化过程中,脾阴在不断地消耗和新生,从而保证了阴阳的平秘。

津液与营气来源于水谷,依赖中焦阳气的生化和输布。故脾阴亏虚证除邪热耗伤所致,宜清热滋液外,主要为阳气虚弱不能化生阴液。

由于清津不升,浊液不降,营气不得布散,致见唇干口燥、便秘不畅、肤燥消瘦等症。

因此补脾阴之法,仍宜参、芪、山药等补益中气,助脾之运化,使脾阴化生有机,源源不绝;

然而阴液已虚,内燥诸症突起,当以麦冬、五味子、花粉等甘酸为辅,急增阴液以润其燥,合成标本兼顾之方。

张锡纯创玉液汤(黄芪、山药、花粉、知母、五味子、葛根、鸡内金)堪为佳作。

东垣擅用甘温之法,益气升阳以行津液,救脾阴之虚而安内燥,所制清燥汤、白术散等皆是。

临床常见之胃阴虚及肠燥等证,多属邪热灼耗津液所致,仲景立麻子仁丸主治脾约,亦属此类,其治以养阴清热或滋阴润燥为法,均非补益,此不赘述。

脾虚的简易分辨

我们常说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虚,抵抗力下降,但脾虚有没有分阴阳呢,其实是有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点最简单的分辨方法。

一、看嘴唇色泽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嘴唇的颜色光泽度会显示脾的信息,如果嘴唇总是起皮,干裂,或者红红的,总喜欢去舔,那就要怀疑是不是脾阴不足了。

但如果嘴唇颜色偏淡白,那脾阳虚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二,看舌头

脾阴不足往往舌苔不均匀,地图舌,花剥苔,而且舌苔很薄、舌头很红,舌头偏小;

脾阳虚舌头一般比较胖大,舌苔比较厚。

     

三、看眼袋

眼袋在中医里叫肉轮对应脾胃。一般脾虚的人会有眼袋,脾阴虚会导致眼袋发红,甚至有点紫红色。

脾阳虚会导致眼袋的颜色偏浅,顶多有点微微的发青的。

          

四,看大便

脾阴虚往往容易便秘,大便往往前面干,后面不成形。

脾阳虚大便容易粘马桶,会总觉得拉不干净,拉大便次数频繁。

       

五,脾阴虚偏阴虚症状多,脾阳虚偏阳虚症状多

脾阴虚往往爱动,脾气急,胃口好,不喜欢吃主食,但喜欢吃肉,吃零食,吃甜食

脾阳虚容易出汗,容易受寒感冒,有敏性鼻炎的可能性非常大。

切记切记:上面五点只是辅助大家去辨别是偏脾阴虚、还是偏脾阳虚。

实际操作时,我们身体状况是动态变化的,阴阳互根,脾阳虚久了会伤脾阴,脾阴虚久了会伤脾阳,所以治起来脾阴和脾阳要一起上。

切记:脾阴虚的人容易胃口好,喜欢吃肉,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胃口很好身体棒棒的错觉,事实上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克制食欲,本身已经脾虚了(便便前干后溏就是最好的证明),一味多吃,会容易积食生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