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设计如何结合企业的文化特征, 展现高新科技的城市形象? 写字楼设计如何解决都市拥堵, 释放出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 写字楼设计如何改变传统办公模式,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深圳有线枢纽大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西侧、莲花支路南侧,为深圳广电集团和天威视讯的办公场所。基地内部用地局促,天威花园居民缺乏活动场地。周边东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为城市公园环绕,景观资源极佳。 数码魔方——信息引领时代,数码传递信息:数字信息引领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信息的传播,数码科技已经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时代的象征,科技的象征。深圳有线枢纽大厦的设计,通过引入数码组合的概念,体现了数字时代的特征及企业文化的精髓。 立面标准化立方体的堆砌如同数码组合一般,简单而富有变化,盒子与盒子之间的抽空形成了趣味性空间,成为建筑内部与外界信息沟通的窗口。 城市灰空间与媒体特质结合的特殊场所:本项目用地紧张,空间局促,底层架空的方式可有效地缓解场地拥挤所带来的压迫感,阶梯状的景观处理,消化掉东西的高差,使得空间更为流畅、通透,人们在此交往、停留,成为信息互通的场所。同时它打通了内部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隔阂,加强了莲花山及笔架山两个城市公共景观与使用者之间的联通性。 创造符合都市企业特点的、全新的大空间办公体验模式:在该办公楼的设计中,使用空间的舒适性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交通核的外置以及采用新型的结构形式,创造出一个开敞、无遮挡的办公区域。 这种布局模式符合企业自身的办公特点;纯净的大空间办公模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高效;保证了办公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可根据使用要求划分成各种规模的办公单元,各个区域衍生出高品质的办公空间。 偏置的核心筒解决了常规的高层办公建筑因核心筒内置而经常面临的公共区域缺乏自然通风采光等问题。西侧和北侧的核心筒保证了建筑向东南两个景观面向的开敞。同时,西侧的核心筒可有效避免西晒的影响,减少能源的消耗。 深圳有线枢纽大厦光洁、现代、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建筑暗合着数字信号的特征,流動着、延伸着,蔓延至基地周边。建筑形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实与虚、光与影,显示出无穷的变化,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项目获奖: 2011年度中国建筑优秀勘察设计奖(建筑方案设计)二等奖 2018年第十八届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 一等奖 2018年度中国建筑优秀勘察设计奖(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 2019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建筑工程) 一等奖 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建筑设计:HUAYI华艺设计 类型:办公,写字楼 用地面积:8661.31㎡ 总建筑面积:45364㎡ 容积率:4.91 开发商: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