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曹操,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世人给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大多数都是从曹操的用人、智慧、谋略、文学、性格等方面去解读曹操,今天我们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曹操,看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总结曹操能够“芟刈群雄,几平海内”,其中“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 《军师联盟》曹操剧照 节俭,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古代,不管是明君贤臣,还是普通的黎明百姓,都懂得“节用强国兴家,俭省修德养福”的道理。 在魏晋的时期,虽然有人认为“自魏氏以来,迄于太康之际,公卿世族豪侈相高”,都是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但正是在曹操的倡导下,大多数官吏都能够“布衣疏食”,从而改变了东汉以来奢靡豪华的风气,形成了简朴节约的社会风尚,出现了建安、黄初年间的“节俭之世”。 ![]() 《军师联盟》曹操剧照 曹操倡导节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曹操本人的节俭生活,衣着用度严于律己《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
曹操在告诫吏民以及家人的《内诫令》中也有记载自己的节俭生活:
大意就是说:我不喜欢用装饰漂亮的箱子,用的都是掺杂新皮制作的皮箱。遇到乱世没有皮箱,就用竹子做成箱子,外面用丝帛罩着,里面就用粗布缝着,这就是我平常所用的生活用品。
意思也是说:我的衣服棉被都使用了10年,年年都把它拆洗缝补一下就行了。 由此可见,曹操的服饰是非常俭朴的,就好像我们在以前困难时期的生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军师联盟》曹操剧照
大家都知道曹操有头痛症,需要用凉水浸头以缓解疼痛。开始的时候曹操是用铜盘来盛水的,但是放久了就有铜臭气。于是改用银制的小方器盛水,结果有人认为曹操喜欢银器,后来被曹操知道了,就改用木盆盛水了。 从这段描述不难看出,曹操在带头俭朴这个问题上是如何处处小心,不落人口实有作秀之嫌。 二、曹操要求后宫节俭朴素曹操规定:
《军师联盟》卞后剧照 曹操还颁布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服饰规定:
不允许后宫嫔妃穿锦绣漂亮衣服;不允许身边的侍女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华丽鞋子;不允许官吏穿用朱红、紫、金黄几种颜色的丝鞋。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种规定似乎有些偏执苛刻,但是却表明了曹操崇尚节俭的决心和态度。正因为如此,为曹魏政权开辟了“衣不锦绣”的社会风气。 三、曹操严格约束家人,禁止家人熏香在东汉时期,“熏香”和“以香藏衣著身”是上流社会的一种生活时尚,文人士大夫竞相标榜。曹操的谋士荀彧当时是尚书令,特别喜欢熏香,还被人称为“熏香令”或称“令君香”。 ![]() 《军师联盟》曹操剧照 结果,曹操认为这种熏香是一种奢侈的行为,有违节俭之道,故加以禁止。后来更直接在《内诫令》中规定:把香放在衣内或带在身上也不准许。
曹操严格按规定办事,不论是谁,只要犯了“衣不锦绣”的禁令就严惩不贷。后来,曹植的妻子穿了锦绣华丽的衣服去铜雀台,结果被曹操看见了,曹操大怒,不因她是自己的儿媳妇就饶恕,直接下令她回家赐死,可见曹操倡导节俭之决心。
在曹操节俭的言传身教之下,其家人都能够以节俭自律:其中 儿子曹植:
儿子曹袞:
夫人卞后:
做为皇后的卞氏,她在后宫具有榜样的示范作用,所以魏后宫形成节俭的风气和卞后有密切的相关。 ![]() 《军师联盟》曹丕和卞后剧照 四、曹操提倡婚丧节俭简办婚丧乃是人生之大事,受儒家伦理学的影响。东汉以来,大家都习惯大肆操办婚丧,既耗费人力,又浪费社会财富。为此,曹操以身作则,率先简办,提倡婚丧节俭,打破陈规陋习。
曹操把嫁娶的奢靡无度和超越礼制视为必须改革的社会问题,他率先从自己做起,当他将女儿嫁给汉献帝为妃子的时候,彩礼嫁妆十分简朴,所用帷帐为黑色,随从婢女不过十人,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 《军师联盟》曹操、曹丕、卞后剧照 在治丧方面,曹操还提倡薄葬,禁厚葬。 曹操认为世俗丧葬之礼“繁而无益”,所以他生前对后事做了具体的安排,预备了四季送终的衣服,分别放在4个箱子里面,分别写下春夏秋冬四个字以示区别,并且留下遗言:
曹操的行为为后代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从公元220年~265年,历时46年,经历了五任皇帝,他们都遵从了曹操之遗风遗令,十分注重节俭。 不仅曹操的家人,曹氏家族其他成员也以节俭自律。作为皇亲国戚奉行薄葬,这势必为朝中大臣树立了很好的节俭榜样。 ![]() 《军师联盟》曹操剧照 五、曹操考察官吏以俭为先在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之前,对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是通过征辟、举荐等方式,主要是看”孝”、“廉”以及名望等等,这种举荐的方式人为因素太多,容易让世族大家垄断了读书和做官的权利,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曹操本身就是以“孝廉”为名誉被司马防举荐做官。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在《短歌行》中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因此,曹操实施了唯才是举的干部路线。 曹操选拔人才不仅唯才是举,而且还将节俭作为整个统治集团的行为准则加以推广,并将其与选举制度结合在一起,以俭率人,把节俭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之一,并要求当时负责推荐官吏的毛玠、崔琰等人:
就这样,朝廷内外形成了一种以节俭朴素为尚的社会风气。虽然有时候有人会追求形而上学,故意装出一副穷酸相,但是也可以看出社会上节俭已蔚然成风。 《军师联盟》曹操剧照 一文君说: 曹操不仅自己节俭,还把节俭作为统治集团生活行为准则,使得曹魏时期的建安、黄初年间政治比较清明,其统治的北方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使得魏国终于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政权。 此外,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带头作用。 参考资料: 《三国志·何夔传》 《三国志·武帝纪》 《三国志·崔琰传》 《三国志·曹植传》 《三国志·曹袞传》 《三国志·武宣卞皇后传》 安微亳县《曹操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