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霸背后,离不开乡村老师 2019年8月15日,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点名了四个孩子,其中就有来自云南的713分寒门学霸林万东。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 他爸爸的腰伤和脑梗让他失去了重体力劳动的能力,家里的经济压力全压在了妈妈一个人身上。 成绩出来时,林万东正在妈妈的工地搬砖赚钱,得知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 △林万东在清华园 打工时,他在日记中写下:“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他身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同样来自清华的寒门学子,还有张薇。 在清华大学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她是唯一一位发言的本科毕业生代表。 △张薇毕业典礼演讲 她来自甘肃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她举止之间,透露着西北人的朴实;但言语之中,却自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在毕业典礼的发言中,她告诉现场听众,决定将研究生入学时间推迟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清华培养我们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饮水思源,朋友们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只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她的这个抉择,和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在乡村小学接受教育的她,深知没有乡村教师的引领,许多孩子就会失去走出大山的机会。 即使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她也愿意成为星星之火,点燃更多孩子心中的火光。 在林万东和张薇出生地这样的贫困山区,正是因为乡村教师的坚守,才照亮了莘莘寒门学子的求学希望。 生活再难,他们执着坚守 曾看过一部纪录片《生活万岁》,拍摄了14组普通人的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角是宁夏一位年轻的乡村教师。 每天早上,他会肩扛铁锹和书包,领着学生们通过狭隘得只有两脚宽的山道去学校。 △来自《生活万岁》 那段山路不好走,因为风雨会不时地让一些路段坍塌堵塞,这时候铁锹便能派上大用场。 乡村的教学条件和城市里没法比,但有一点丝毫不比城市的差,就是用心教孩子们的老师。 “知识是最珍贵的,知识贵于一切,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没有知识的人,可以说在世界上就是虚度一生。”是这位年轻教师的人生信条。 正是因为这个信条,年轻教师一直没有离开这儿。可是不离开,他的家人万一生大病,出出不去,进进不来,怎么都难! 年轻老师家里四口人,三个带病,妻子挺着大肚子。他一直考虑孩子们的学习问题,连给自己家娃儿取名字的时间都没有。 △来自《生活万岁》 他老婆多少次提出搬家,让他找个有钱可以挣的工作,劝他不要再守着这塌了的土山了。 而年轻老师却总是说:“现在不行到明年再看,得把这一学期教下来再说。” 明年了明年了,几个明年了过去了,年轻老师依然每天和孩子们一起上学,上课,放学。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像他这样的乡村教师,全国共有300多万名。乡村教师,像一盏孤独的烛火,在风雨中飘摇,却努力照亮着留守儿童的未来之路。 但是微薄的薪资,精神的贫瘠,使得乡村教师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 想要坚守,又谈何容易。 △广西融水,老师背着自己的孩子给学生们上课 摄影师:解海龙 教育部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高达30%。 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与现代文明隔绝,物质匮乏,精神贫瘠,忍受着无尽的孤独。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这群在挣扎中寻找希望的人,一份让他们坚持的爱意,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拥有通过教育,改写人生的机会。 陪伴乡村教师,阅见世界 去年的教师节,作家麦家为那些远在深山的乡村教师,准备了一份滋养礼盒。自启动以来,该项目共募集了102万元的善款。 麦家说,乡村语文教师们默默耕耘,点亮的是幼小的心灵,塑造的是家国的灵魂。尊重和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的良知和未来。 ![]() 应临老师是云南临沧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特岗老师,在文远完小陪伴十几个孩子成长已有两年。 她说:“在我心里,读书就像喝水,每天都得有。如果非得有一个角色,它应该是一个朋友,一个树洞,不然,我真的会孤独。现在最能推动我的是学生那一双双眼睛,看到那样求知的眼神,我就一定会成为一位远离低级趣味的老师。” 应临老师,热爱生活,坚持阅读与学习,慎终如始,用生命影响生命。 ![]() △应临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 今年,为了继续陪伴乡村教师,关爱他们的精神世界,麦家再次带领乡村教师踏上滋养心灵之旅。 每本经典好书都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和朗读,让人不再孤独。我们希望这一份阅读礼包能帮助乡村老师更好地提升自我,有更多的成长可能性。 读书,是乡村教师看世界的路,也为乡村学生,带去看世界的希望。 麦家说,我深信,只有学会了去表达爱,传播爱,才会得到更多的爱。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善意,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绽放更多的善与爱。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和麦家一起陪伴乡村教师阅见世界,让他们的灵魂不再孤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