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的精神境界(五):修身的内涵在修心

 智汇百川 2019-09-07

王阳明的精神境界(五):修身的内涵在修心

接下来我们聊王阳明精神境界里的第三个特点:修身。

前是知行,后是功用

这次我们讲“修身”。先要看一下《大学》里的这句话:“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讲的是儒学之道。儒学之道,从“格物”开始,一直到“平天下”,一路走下去,“修身”正好在中间。所以在“修身”之前是一个阶段,在“修身”之后是另一个阶段。

“格物”之后是“致知”,“致知“之后是“诚意”,“诚意”之后是“正心”。你在心上格物、致知,心中所生的意自然就会越来越诚,心也就会越来越正。因为在心上格物、致知,就是自己反思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修正自己,这就是修心。

修心是心行,也就是要做到格物所致之知。而心行必然要表现为身行,因此修心的外在表现就是修身。所以讲修身,其实就是修心。因此在《大学》这句话中,“诚意、正心”所修的是心意,这是内在之修;而“修身”所修的是言行,这是外在之修。内在与外在虽然有分别,但人的身心是一体的,修身跟修心是一致的。

为什么《大学》这句话分为前后两段?因为“格物、致知”讲的是求知,这是讲知的;“诚意、正心”讲的是心行,“修身”讲的是身行,二者都是讲行的;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修身带来的社会功用,这是讲用的。

修心以及修身,即讲知和行,都是在本体上下工夫,所以是前段;而社会功用即是修身之用,这是本体之用,所以是后段。“修身”的前边是知行,后边是功用,这对理解“修身”非常重要。因为“修身”居中,就包含了前后两边的内涵,所以它以知行为本,以治国为用,在儒学之道中是承前启后的。

修身以修心为本

既然修身以修心为本,那么修心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致知”就是致良知,“诚意”就是纯真善之意,“正心”就是居本然之心。

怎么修呢?就在平时点点滴滴的事情上自觉。你心里想的事情,心里苦恼的事情,心里的种种感受,都要细思审辨,认真地观察,认真地体会,不断地去掉心中之物,让心中透彻,让真情发动,绽放本来的光明。

儒家把这个叫“工夫”。这个工夫,就是自我认识的工夫,自我修正的工夫,自我成长的工夫。

有人问王阳明什么是格物?王阳明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正什么呢?正心。也就是使不正之心复归于正。知道归正,这就是致知。能致此知,意就诚了,因为使心不正的,就是不诚之意。

王阳明说:“‘格物’是‘致知’工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工夫亦未尝知也。”

他又说:“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能格物,自然就能致知。能致知,自然就能诚意。能诚意,自然就能正心。能正心,自然就能修身。这个人就改变了,就脱胎换骨了,成为了一个君子,成为了一个圣人,他自然就会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自然就能推行圣人的事业。而这就是王阳明一生在做的事。

人为自己,会生种种心。为自己生心,这是自私。自私是人的本能,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自私处理不好,就会害人,害人的结果就会害己。所以只凭本能做事不行,本能必须发展为良能,才会成为大能。我们应该知道:本能是可以上达的,人性是可以升华的,人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人应该改变自己。从哪改变呢?从心改变。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光明,更广大,更美好,更圆满。

怎么改变呢?克制私欲。克制私欲,心就会升华,小我就会变为大我,这个人就可以成为圣人。只知道自私,只凭本能生活,心没有长大,欲没有升华,自然就缺少了大智慧,临事之际,遇难之时,怎么可能处理好呢?

其实你能敬人,人就敬你;你能爱人,人就爱你,这就是“得道多助”。所以一个人能由自私变得无私,他才能最好地为自己。但是人们往往转不过这个弯来,总觉得为别人付出,自己就亏了。其实所有为别人付出的人,最后都没有吃亏。一心只想着自己,总是想占便宜的人,最后却总是吃亏。

当然,如果你心里想着“所有为别人付出的人,最后都没有吃亏”,抱着一种不吃亏的心去为别人付出,那你就还是在做自私的事,你就还是会觉得吃亏,还是会生种种私欲心、嫉妒心、怨忿心,而这些心仍如以往一样的折磨你。因为你的心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做法。

主一之功在心

我举王阳明的一段话,看看他是怎么讲修身的。王阳明把这个叫做“主一之功”。“主一之功”就是在心里要专注地认识自己,体察自己,修正自己。

“主一”是在心上说的,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使自心达到无私的境界,恢复本来的光明。

有人问他:“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这个人说,我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就一心在接客上,这样是不是就做到了“主一”呢?

王阳明回答说:“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王阳明说,你好色就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就一心在好货上,跟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就一心在接客上,岂不是一样吗?这怎么能是“主一”呢?这是“逐物”,是追求外物。那什么是“主一”呢?“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天理”是宋代理学的说法。理是什么?理就是天,而天理就是道。道生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本心,所以在人心中天然就有道。如果我们能反省内心,就可以从自我体察中认识天理。因此古人是从自心认识道的,这是捷径,也是最好的方式。王阳明的“主一之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王阳明有一句名言“心即理”。王阳明说:“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心与理是一体的,心中无私,心就是天理的体现。如果心生私念,心就不当理了,就悖离了天理。所以圣人之学,只在去私。心能去私,自然合理,自然是道。

王阳明说:“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

王阳明鼓励弟子们说:“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所以“主一之功”是专讲修心的,是在内心认识自己。如果你方向错了,理解到做事上,以为专注地做一件事就是“主一之功”,就成了专注地求外物,你就误解了王阳明。

“主一”的这个“一”是心,不是外在的事物。心本来就是主,心专注在自觉上,而不是专注在外面的事物上,这就是“主一”。主一不容易,要时时自觉,久久为功,这才是修为之道,所以王阳明才讲“主一之功”。“功”者,修行之谓也。

“主一之功”是专注在自心上用功。了得一,万事毕。

修心之功在致良知

什么是修心?就是修去心上的种种覆盖,种种遮蔽,恢复本来的光明,这就是致良知。所以修心之功,就在致良知。而致良知,正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目的所在。

王阳明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所以认贼作子,正为致知之学不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

良知原是人人本具的,但是因为心生私欲,心存障碍,就丢失了。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找回原有的天良。致得良知,这就是圣人心。

王阳明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他对一个弟子说:“尔胸中原是圣人。”那个弟子不敢当,王阳明说:“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修身不是修技能,是修心地。修心不是修有知,是修良知。

王阳明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良知人人都有。即使是一个做贼的人,他也知道是非善恶,你称他是贼,他也不高兴。这是什么?这就是他本来的良知。

王阳明又说:“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以良知为心,则无事不善;让良知用事,则无事不治。所以君子真正应该追求的,就是致良知。自己有了良知,以良知行世,以良知利人,从而把人们的良知都激发出来,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的理想,不过如此。所以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王阳明写过一首诗,专讲如何修心致良知:“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莫道生先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天真就是我们的本来,就是自己的良知,但致良知,自成德业,何必要向书中寻找、向外面求索呢?

修心没有外面的事,致良知不是向外面求知。修心的意思,就是让心从外面返回来,找到自己的本来天真。

修心要在事上磨

修心是返回本来,是不是就不在外面做事了呢?不是。因为你活在世上,每天都有事,怎么可能不做事呢?所以王阳明又特别讲了“事上磨”。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你在做事的时候,正好反观自心。因为心在遇事的时候才会动,心动时正好可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如果感觉到心为私欲而动,为私利而动,为心中之物而动,感觉到自己生了不好的心,那就应该有所克制,有所修正,把心中之物去掉。这不就是修心吗?

修心关键在自觉,自觉就是省察自己。王阳明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不管有事无事,你都要自觉。离开了自觉,就谈不上修心了。

修心时,言行会随之而变,因为不该说的你就不说了,不该做的你就不做了。所以修心必然修身。

王阳明有个弟子得到家信,说儿子病危,心中痛苦。王阳明便对他说:“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己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王阳明就在人最难过的时候讲修心。儿子病危是大事,但“格物致知”是为了什么?“诚意正心”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临事之时可以立得住吗?

或许有人会说,将临丧子之痛时,还讲什么修心,还讲什么用功,岂不是没有人情了?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深入想一想,人在此时,你还能怎么帮助他呢?他太痛苦了,不想活下去了,想随儿子一起去,你怎么才能拉住他呢?王阳明这是在救人啊!老师在关键时刻出手挽救弟子,他能用什么呢?就用平时的教导,用平时所讲的道理,用平时传授的工夫。他要让这个弟子,在这个时候能够立得住。

也可以这样说,只有圣人之学,才可以在这个时候拯救他。圣人之学本来就是救人的,在人最危难的时候,方显其力量。

临事立得住,这是圣人一生的功课。

修心要拔本塞源

“格物致知”是学,而“诚意正心”是修。所以修身是为学的工夫,而修要修在根本上。私欲如贼,要在心里穷根溯源,要把它们都找出来,一一拔除,才能恢复纯粹的本心。

一天,王阳明与大家一起讨论为学的工夫,王阳明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王阳明与弟子们在一起,总是讨论学问。一天他问:“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力,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学习与修心,没有止境,道无终穷,而且愈探愈深,最后要达到什么境界呢?“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也就是心中光明,无丝毫昧暗。

王阳明给这样的修心工夫起了一个名字,叫“拔本塞源”。就是在心中把私欲之心堵住,不让它们冒出来;把邪恶的根子拔掉,不让它们留下来。

他说:“今学者之学圣人,于圣人之所能知者,未能‘学而知之’,而顾汲汲焉,求知圣人之所不能知者以为学,无乃失其所以希圣之方欤?凡此皆就吾子之所惑者而稍为之分释,未及乎拔本塞源之论也。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

圣人之学,其实质就在于拔本塞源,没有这一条,就只是口头学问,不是真的。

圣人之学真的可行吗?拔本塞源真的能做到吗?王阳明是肯定的,他说:“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圣人与我们,本来无异,只是因为我们“有我之私”,有“物欲之蔽”,于是就好像成了两种人。所以圣人之教,不过是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难吗?只要心中存有私欲,就难;若能放下私欲,就不难。但从根本上来说,天良即是人性,这是不能泯灭的。

圣人之学植根于人性,所以王阳明对此怀抱希望,他说:“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

他又说:“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

王阳明对他讲的“致良知”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早晚有一天,人们都会接受他讲的道理,都会从自心明白真理的存在,因为这就是最真实、最深刻的我啊!我见到了真正的我,怎么能不“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呢?到那时候,人们普遍觉醒了,人心向上,人心思善,“人人可以为圣贤”真的化为现实,则大道之行,“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

而且他相信,天理不泯,良知不灭,一定会有“无所待而兴起者”,会有这样的“豪杰之士”站出来,把圣人之学发扬光大,使中华文化递代相传。 

今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自信。国学热,阳明热,蔚然成风。圣人文化真的可以兴起了吗?豪杰之士真的可以出现了吗?


作者程东:现代心学创立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潭柘书院大先生。出版《真性论》《明心讲谈》《觉自在》《金刚经谛鉴》《坛经谛义》《心经揭谛》《传习录精讲》《解老子第一章》等专著。

现代心学:是立心为学、认识自己的学问。我是真实存在,我的存在是可以认识的。现代心学是一门新学,通过理解与实证的方式,开启心门,把握规律,悟证本来,解决自我认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破解大惑,真正自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