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女孩失联:毁掉一个孩子,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青榄家长地带 2021-01-27


暑假到了,想必很多孩子要么加入补习班行列,要么在家煲剧。
 
杭州一位14岁的小女孩,每天在家上网、看视频、玩游戏。
 
父亲担心她这样会玩物丧志,于是批评道:
不要老是看这些呀,让眼睛休息一下啊。
虽然被批评了,但小女孩还是置若罔闻。
 
女儿的态度令父亲顿时火冒三丈,扯掉网线,并大声说道:
再玩手机把你扔掉!

可没有想到,女儿居然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父亲吓得马上报警,可是,找了两天依旧没找到。
 
面对警方询问,父亲表示,如果孩子出了问题,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
 
庆幸的是,经过警方的努力,女孩在走失的第三天找到了。

所谓祸从口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多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点开微博评论,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评论是:
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了、玻璃心。

现在的孩子都经不起批评,我们以前都是从小被骂到大,还是一样好好的。

......
然而,在这件事上却很少有人指出父母的沟通也有问题。
 
还记得几个月前特别热的一个新闻:

一名17岁的男孩,因当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事后遭到母亲的批评。
 
结果,一气之下,直接下了车,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
 
之前在微博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老艺术家,对自己的女儿要求特别严格。虽然女儿读到了常青藤博士,但她在女儿面前,依旧不会使用夸赞,而是说着一些违心的话。
 
一次,她去美国看女儿,两人突然吵了起来。
 
她女儿问:“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

她回了句:“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么?”

女儿一听,翻身就跳下阳台,没救回来……


离家出走、自杀,孩子们会做出这类偏激行为,除了少部分是“玻璃心”导致以外,大部分都是因为父母不懂得沟通,说的话过于刺耳,打击了自尊心。

让他们以为:“反正我这么没用,不如死了算了。”
 
演员郭涛曾经讲过自己高中时自杀的一次经历:
 
郭涛从小成绩优异,但是到了青春期时成绩有所下滑,排名跌落到班上的中间水平,而有一次考试,发挥失常让他一下成了班里的中下游。
 
父亲看到成绩后大发雷霆,骂道:
你在家里吃我的,穿我的,喝我的,你还不给我好好学习!还有什么脸面对我…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郭涛。

他当即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脱掉,脱得只剩下一条内裤,连鞋都没穿,就冲出了家门。
 
他爬到楼顶的天台上,失落地想:
我怎么混成现在这样,这叫什么事儿啊!要不别活了!
于是他就坐在楼顶边上,脚晃晃悠悠地搭在半空中,想跳,但是没有勇气,痛苦至极。
 
后来妈妈和校长找到了他,他的委屈和情绪才找到了出口。

▲演员郭涛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马歇尔在《非暴力沟通》中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和老师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太过重要,是他的整个世界。

他毫不怀疑天真地相信,这些人是教他知识,给予他爱和力量去面对未来的人。
 
所以,千万不要随意辱骂孩子,那些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不经意的一些话语和行为,对孩子造成的“杀伤力”可能是毁灭性的。
 
孩子犯错
父母到底该不该批评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犯错,那到底该不该批评呢?
 
批评可以,但父母必须懂得如何好好说话。
 
可惜很多父母一旦开始批评孩子,就会情绪激动,口无遮拦,说的话特别伤人。好像认为说得话越重,孩子就越不会再犯,其实,恰恰相反,年龄小的孩子被辱骂会因为自尊心受挫,变得自卑,年龄大的孩子被辱骂,会为了维护尊严,变得叛逆。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当孩子做错事,我们想要指出时,可以这样做:

  • 控制自己的情绪,说话注意语气和语调


当你的情绪不佳时,先按下暂停键,等你缓解了再去沟通。

其实如果你真的深爱你的孩子,就记住,永远要保护他的自尊,不要伤害亲子之间爱的感情。
 
所以,任何时候你都要保持你的情绪稳定,即使你怒火中烧。

 

  • 给孩子申诉的机会,了解问题的原因


当孩子犯了错,别着急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很多父母情绪一激动,就常常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一不小心,就可能就误解了孩子。
 
没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就主观臆断孩子有错并批评孩子,不仅会让孩子倍感委屈,还会让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大打折扣。
  • 采取鼓励式批评,就事论事提出中肯建议


我们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去启发孩子,采取鼓励式批评。

同时,表达成人的态度和对孩子行为的期待。
 
“再看电视把你扔了”、“房间这么乱,都不像个女孩”这些生硬、强迫的命令语气容易激发孩子的反抗心理。
 
家长可以通过描述事实的方法,“每天持续性看电视,很容易近视”,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思考,并养成好习惯。 
 
还可以通过赞美式鼓励的方式,比如“如果你能把房间收拾干净,那妈妈真的很为你骄傲”。这种赞美式鼓励的方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自觉去做好很多事情。
批评孩子
要守住以下几个底线

有人说,每个悲伤的结局都行走着一个原本幸福的孩子。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如果想要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那下面这三个底线,父母需慎重触碰。
 
  • 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批评孩子可以,但一定要就事论事。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不自觉就上纲上线的上升到孩子人格方面,而不是批评事情本身。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就事论事,告诉孩子他做的事情哪里做错了,而不是急于给孩子下定论。
 
也有些家长常常会不自觉地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有时甚至会“翻旧账”。
 
通过一件小事,会牵出孩子的一大堆毛病,甚至有些错误是很久之前发生的。面对父母无休止的数落,孩子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不再抱有希望,变成了“破罐子破摔”。

  • 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时间和场合。
 
古人说,教育孩子有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郑渊洁说:

彻底毁掉一个孩子的杀手锏,就是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批评的本质是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促使犯错者发生转变。

家长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有违批评的目的,难以达到批评的效果。
 
在公开场合受到批评,孩子首先只会想到那是批评者在有意给自己难堪,随之而来,是自尊心受伤、破罐破摔……

  • 接纳犯错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总是犯错,不要说:“你怎么老是不听话,再这样,就把你扔掉。”
 
孩子最怕父母不接纳自己,遗弃自己。
 
犯错不可怕,最怕父母不接纳犯错的孩子。导致孩子完全否定自己。年纪小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默默哭泣。年纪大的可能就会做出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所以每次批评完了孩子,应该抱抱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他的,父母批评他是对事不对人。

 

 
教育作家尹建莉曾说: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孩子变得听话,却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
 
而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以良好的亲子沟通为基础。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一个懂得好好说话的父母。
 
为人父母,是一条不断修行不断学习的过程。
 
愿我们,边行边学,在爱里与孩子共成长。

*作者简介:李早早,90后职场妈妈。感性生活,理性写作。想要好看的皮囊,更想要自由的灵魂。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专门研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跟着青榄听名著》音频节目正在热播,多本中外名著免费听。每天陪孩子聆听书中好故事,养成阅读好习惯。

习惯开口夸自己“你真棒!
最适合孩子的儿童成长励志读本
适合6-12岁孩子阅读
《“我真棒”儿童习惯养成小说》(全10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