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019年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 7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 70年砥砺奋进,铸就辉煌 泰顺司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那些关于司前过往的记忆 静静地流躺在脑海里 墨守一段文字,静赏一幅画卷 静听一首音乐…… 下面,我们将开启一段时空之旅 共同见证司前的时代变迁 聚焦生态高地建设,打好“最佳生态牌” 司前畲族镇位于泰顺县北部,距县城15公里,52省道穿境而过。境内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背靠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温州“大水缸”飞云湖,拥有红岩古道、红岩双瀑、白鹤渡、炉西双坑等多个自然景观景点,森林覆盖率达88%,负氧离子“爆表”,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9万个以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三插溪水库 周如妙 摄 温洋晨雾 李永在 摄 聚焦旅游主业化,打好“康养文旅牌” 月·蓝舍民宿 同时,泰顺每年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里光葡萄(荷花)文化节等系列品牌节日,坚持“旅游+”理念,以畲乡民宿集群建设为“引爆点”,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 红粬酒文化节 聚焦特色城镇建设,打好“最美山城牌”司前版 实施'1+4+4'计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9条,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5个、精品村10个,打造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和“泰顺山友”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做深做足”搬迁。深化扩面、提质、富民工作,再搬迁安置1万人,落实来料加工、技能培训、产业扶贫等“黄金八条”举措。 左溪村发展前 左溪村发展后 古村古寨,伴山伴水,如今,漫步在畲乡,处处能感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美丽蝶变,感受到一座畲风浓郁的幸福小镇的魅力。 司前畲族风情园 ![]() 聚焦内外互动发展,打好“乡贤泰商牌” “选好一只领头雁、带着一份真情感、撒下一把黄金米”,这就是近年来畲乡司前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一批有情怀、有当担、有贡献的乡贤代表人士,他们从一个普通农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专家,还热心“传帮带”,带领村民共奔“致富路”,誓要欢喜畲乡千百家。 “甜蜜大王”严立超 此外,司前还完善全国泰商大会、泰商联谊会、泰商驿站等平台和机制,打造“两个健康”先行区的泰顺板块。实施招商引资和泰商回归“一把手”工程,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力争实现泰商回归项目“翻番”。 ![]()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打好“平安泰顺牌” 从交通到教育、到医疗、到养老、到文化……一项项惠民承诺掷地有声,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开花。 中心小学旧貌 中心小学新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司前不断改善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设施,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强化文化阵地,建成镇综合文化站,司前、左溪等9家文化礼堂,建立文体联合会,发展畲歌队、腰鼓队等10多个文化团体,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里光文化礼堂 ![]() 聚焦干部实干担当,打好“红色党建牌” 司前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党建示范带“两带合一”,建设党建示范带4条,再造一批“党建联盟”新亮点。全面完成撤村建居和村规模调整工作。落实村企结对、抱团发展、金融特派员、泰商回归等举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左溪村、司前村、温洋村等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红色星期天+环境整治”行动,在原有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向周围自然村深入推进,志愿者积极发挥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干劲十足,分工有序,相互合作。重点对村级死角、乱搭乱建等进行彻底的整治,为村民创造了一个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