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铁道之旅 2019-09-07

没有机场、高铁、高速的年代

承德人出远门儿

主要靠坐火车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

记录着乘车人出行路上的苦乐酸甜

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我与火车票的故事

❒高 健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我国铁路客运发展突飞猛进,随之火车票也一路跟进,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我对火车票每一时期的发展都予以关注。我国火车票变迁发展已到第四代。

第一代:纸板火车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第一代使用的是纸板火车票。这种车票使用的时间最长,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为止,因此称为“爷爷辈儿”。我对它情有独钟,那里面有我童年的乐趣。

上世纪60年代,在我儿童时,爱玩的东西有两样:一个是烟盒叠成的三角;一个是纸板车票(车票尺寸为57×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车票的玩法与玩三角烟盒不同,玩三角烟盒是由一方用力往地上扇,将对方已放在地上的三角烟盒扇到“翻身”即反面就赢了。而玩车票是双方商量好,由对方出一张车票放在地上,并确定好放在正面,然后再由另一方用手在车票旁边使劲拍,使这张车票“翻身”成反面,就赢了车票,再由赢方继续放车票,由输方拍,也用此方法赢对方。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如果用力不当或手“臭”,车票就得输。输车票比输烟盒心疼,车票比烟盒尊贵,相对数量少,不好弄到手,因出站时车票是要收回的(报销的除外)。

那时,一玩车票,看对方裤兜里能掏出一摞车票来,实在是太羡慕了,认为他很牛!那个年代或许只有铁路子弟的男孩有这种玩儿法。

人们在那时出门坐火车,用的都是纸板车票,可以说纸板车票和绿皮车火车,是那个时代人们出行的深刻记忆。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我初中放暑假,第一次单独出门去北京姥姥家,坐的就是绿皮车,当时是很高兴的,因为也没见过有别的车。从承德到北京,纸板车票当时售价是4元4角钱,这个票价一直保持了许多年。火车从承德上午发车,沿途一路风光,行驶了7个多小时,下午到达北京。火车大小车站都停,包括乘绛所。特别是到新杖子火车站,卖水果的小贩很多,旅客们早已把车窗打开,商贩很会做买卖,用长把的木叉把水果筐举上来,里面将各种水果用纸袋或草编的简易小筐装好,卖一、两毛钱一份。这样的卖法挺新鲜,刚摘的苹果、鸭梨、大枣,既诱人,又好吃,因这车站位于水果之乡。午餐,车上卖酸甜的圆面包,一角钱一个,不要粮票,同时供应开水,由列车员直接将开水送到旅客座位前,给人一种亲切感。列车员也有认识的,因为都在铁路居宅居住,没有出门的孤独感。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第二代:软纸火车票

软纸火车票于1997年开始使用,车票右下角印有一维码。这种车票让售票时间从每张96秒缩短到了3-5秒。2009年火车票又由一维码升级成防伪二维码。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这一时代,火车票已与我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了。上世纪80年代初,没有承德直达石家庄的火车, 工作出差到石家庄,要到北京倒车,很是麻烦不方便。

自从89年有了承德直达石家庄的火车后,出差到省会方便了,但随之新的矛盾又来了,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情况尤为突出。主要是卧铺车票最难买,当时能买这趟车卧铺票的人,被称为是有本事的,被人高看一眼!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单位归省局垂直领导后,要经常到省会出差,这趟车是晚上发车,早晨到石家庄,坐一宿夜车就想休息好,不影响第二天工作。可每次购买卧铺票,都是棘手之事,虽然我是铁路子弟,以前买车票的事不太难办,可是现在不行了,一票难求啊!找同学,找朋友,找能购票的相关人,能想到的都想到。若是自己到石家庄买不上卧铺票,买硬座也就认了,特别是亲朋好友相托,还要个面子,这事就难办了。当时,朋友同学之间都谈票色变,谈别的可以,卧铺票免谈,不要勉为其难。因为卧铺票是有限的,需求的人是大量的。

记得当时我在市个协工作,组织个协会员到省里开表彰会,返回时需购买7张卧铺票,这可太难了,简直不可想象,心里认定是办不到的,已做好坐硬座的准备。在石家庄人生地不熟,无法办到。后来还是考虑到,自己组织来的,想办法吧!就厚着脸皮找到当地的同行,同行找到相关部门,说明原委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车票总算如愿以偿!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2000年,女儿考上大学,校址在石家庄,难题来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心疼女儿坐一宿硬座,想方设法也要买一张卧铺票!学生放假回家返校时,扎堆人多,购票的难度就更大了。郭冬临的小品《有事您说话》,反映出买火车票的难度,丝毫不过分。求人太难了!我曾多次撞大运似的穿着大衣到预售票处排队求票,一般都在清晨,只是没扛铺盖卷儿罢了!

现在,这个预售票处早已不存在了,但有时经过这个地方,不由自主的当年购票的场景就会在脑海中出现:排着长队,怀着焦急的,期盼的,忐忑不安怕没票的心情等着购票,有时急的真想瞬间将手臂变长,一下伸进售票口抓出我想要的车票。等到了售票口最怕听到从里面传出这样的声音:你要的车票没有了!这时,双脚立刻沉重起来不愿挪动,还想多问几句?无奈,努力白费了!那种苦涩的无语的心态,真得不想再重来!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那时每年春节,孩子放假回家过年,全家欢天喜地,高兴之余又会想到返校购票,又会闹心!年年要过这一关。这时孩子心疼家长说:不买卧铺了,这么费劲!可做父母的又于心不忍,难也得买呀,每次都是一场“硬仗!”

送孩子返校时,车站人山人海,别说卧铺票,硬座票都难买,有的就是站票,只要能挤进车厢就是胜利!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当时,火车站发出的各次列车属开往石家庄这次列车最为火爆。市里各机关单位上省开会的、学习的、出差的、上学的、游客返回的、进货的等旅客最多,客流量最大,一到节假日,购票难度就更可大了!

市里各宾馆、饭店、旅行社,当时都把能购买火车票,特别是购买开往石家庄的火车票主要是卧铺票,作为招揽旅客的招牌。火车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不单单是车票本身了,而是能带来经济效益与同行竞争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第三代:磁介质火车票

蓝色火车票,是目前还在使用的。从2007年7月1日起使用,它利用磁介质记录车票信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最快10秒可通过1位旅客,是人工验票的10倍。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第四代:电子车票

电子车票也称作“无纸化”车票,是指旅客通过互联网订购车票之后,无需换取纸质车票,可以直接持二代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通过火车站进站口和验票闸机乘车。

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梦想成为现实。

▲图片提供 杨利民

想以前,购票者要豁得出时间和体力,彻夜排队或许还有“肉搏”,只是为了一张能回家的火车票!现如今,互联网购票,安安稳稳的坐在家里,拿着手机轻动手指,就可以购票到手,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这个50后,为火车票由纸质票到电子票,由人工售票到网络售票,从“有”到“无”的变化发展,而由衷感慨,赞叹火车票的高科技,使人们出行越来越便捷,赞叹火车由绿皮车到风驰电掣的和谐号,赞叹高铁的飞速发展,更赞美祖国七十年来铸就的辉煌!

(写于2019年7月20日)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图片提供 杨利民

承德人与火车票的故事,一说一火车……

编辑:百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