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启示》连载22,23

 晨光_doc 2019-09-07

日记22  无奈的选择

大约在我一岁半到两岁之间的某一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爸就对我突然怒吼起来……,其中发生什么我就记不清了,就知道这段时间里除非一动不动,有动做就是被呵斥甚至是肢体接触的理由,但是我是一个活的人,又怎么会像物件一样一动不动呢?

出了我家房门,右侧就是公共过道了。

经过,这一段的灵魂大洗脑后,我的什么记忆也没有留下,但就是几乎每分钟都在抽啼,连半句话都说不成就得抽啼几次,一天到晚都是如此,哭着睡觉也是每天晚上的常事,心理很是疑惑和惶恐。有一天,我在自己家门口走着,就发现我的同龄人见到我就迅速躲开,没走远的,马上就有家里的大人拽走,就好像他们在躲避什么灾难似的。我立即就想到这是我这段时间被家人对待的后遗症,他们一定以为在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近乎麻风病病毒(那时候,大人就怕自己家孩子染上这种病毒,因为无药可医,基本就是等死了)一样的什么东西令人恐怖,才遭到家里人这么恶劣对待的!

之后,我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家对我是不有好的,我也是不值得家人善待的。但我还得活着,这一辈子将是非常艰难的旅途,就深深根植在一个被父母蔑视且智力低下者的大脑中。

  家里的战争依然继续

家务活一点不干 ,谁不忙啊?”妈一直在说。使得吵架成常事,经常大打出手,这对于女方是极其没有面子的事。厮打是家常便饭了,所有的问题,混夹着迂腐,终于妈几次想到死,慢慢发展到自己去东边的山坡上自杀,而被隋老师解救;还有一次,爸拿着饭碗把妈的脚面子动脉砸开的往事。一个在死亡边缘犹豫的人,要其等待关心孩子是多么不现实的事情。   

打人,是家庭里男人最无能却示强的表达。这种冲动是家庭结构的腐蚀剂

   背景知识奇怪的 “好动”

每个孩子,较成人来说都是观察家,成人的细微变化,如果是在他们的注意力范围之中都可以被细心的捕捉,当然有时玩伴的反应也在他捕捉地行列。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成人在身边不断地干预孩子的玩耍,就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度,特别是孩子同母亲有天然的情绪共鸣,母亲的焦虑很自然就传递给孩子,孩子自然就会情绪不稳,孩子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才慢慢发展出“好动”的毛病。

这时家长不理解这些,更加诚惶诚恐的看着孩子,孩子也很怕自己的行为不合乎家长的要求,而加剧好动来排解其内心的不安。甚至是害怕自己的错误,遭到家长的遗弃,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成因。细心,将帮家长的大忙,如果你发现是你的不安造成了孩子的好动,你就应叫孩子明白你们是爱他的,无论发生什么,孩子都是你的乖宝宝,给孩子充分表达情感的空间。把家的场所扮成是孩子的安全岛。被充分认同和理解,孩子才能学会自信和自控。

 

   日记23  唯一的理由

隋姨年长妈的年龄大十多岁的,至今没有自己的孩子,她是妈在单位的知心姐姐和精神支柱。妈在调转到,白江县第一小学后,还没有结婚的日子里,隋姨是说了不少吴家好话的,客观上,隋姨成为了吴家的卧底。这样的说法,虽有些冤枉,但在接下来的一幕幕中,都不幸地被言中了。以后爸妈的婚姻走向和隋姨的看法和帮助就有了紧密联系,爸妈的每一场恶战到僵持不下,也都是在隋姨的劝解下化解的。

因为那个年代是有夫妻可以离婚的政策的,但由于隋姨对自身经历中的忌讳和牵绊,所以极力反对爸妈离婚,于是所谓的家庭政治思想工作就在爸妈间展开了。

日后我所了解的无非就是再忍一忍吧,孩子大了就好了,看孩子的面,成为不离婚的唯一的理由,“看看孩子再大一点就可以逗人了”,其实这完全是没有育儿经验者的臆断,这是隋姨的常话,也成为妈的心理安慰,家就是病态地维持着,可是由于家里对孩子没有任何情感付出,孩子自然就不可能有期待中的可爱逗人了,随着对孩子的失望,妈看离婚的目标遥遥无期,慢慢地把离不了婚的罪责转嫁在孩子身上!所以在日后的旷日持久的冲突中,战败后的妈,总是抱着我,责备地说“没有你就离婚了”。而且在我五岁之前,只有妈哭的时候,才有抱我的可能,也就是说,妈仅有要汲取孩子心理能量的时候,才有可能抱抱孩子。

隋姨知道话可以哄得了一时,妈也没有如愿,看到孩子会逗人了,因为她就不想有什么付出。以后慢慢改口成,是吴家的种不好,孩子才没有会逗人,“吴家的孩子是迂腐的”,于是妈对孩子的错误认识又悄然地升级了。“吴家的种不好”,被妈放在嘴边一辈子,成为妈一辈子用来安慰自己的口头禅,于是吴家的种不好,又成为了我替吴家在妈内心借尸还魂的理由。在她所经历过的熟人里到处倾诉,这个孩子是迂腐的素质低下的,以致这个孩子被污蔑的口实至今不绝于耳,妈也把这样的认识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蔑视绞杀无辜的孩子,自己宣泄嫁错人的愁楚。

后来我了解到“迂腐和素质低下”,是爸家瞧不起妈,对妈的污蔑。而这些对妈的污蔑是一时的,妈把这两个词用到孩子身上可是应用了一辈子。只要这样无奈的婚姻存在,妈对孩子的绞杀就不会停止。

近期,我有机会看望这位隋姨,隋姨话间还流露出到这孩子有些迂腐的遗憾。其实妈也算是幸运的,可以一辈子看到别人是迂腐的,到了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她绝没有想到这已经构成了对他人人格的严重侵犯。妈的一生都是在吸一个孩子的精神血液,甚至还觉得很不够本。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灌输、压制和转移,心理咨询的本质是疏导、释放和升华。

背景资料:信任与自信

应该说胎儿从母体分离那一刻,他的意识同母亲是在一起的,他对母亲是充分信任的,他只要学会表达,就会同母亲传递的喜怒哀乐相一致。如果是这样的,孩子表现出的就是善解人意,不是这样招来的一定是大人的困惑。

谁都喜欢善解人意的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我们也坚信,天生是没有扭头又别棒类型的孩子,因为这样不符合人性。然而孩子之间的差别之大又是怎么来的呢。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是率真的,为了给自己打开更幸福和谐的空间,他们天生就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他接受的是父母的爱和认同,他就回报以爱和认同,同时也不会怀疑这种爱,继而增长的是信任感和自信感;如果他接受的是冷漠和嫌弃,他就回报以疑惑,同时就会产生的是怀疑,增长的是不信任感,当然也就没有余力来表达友爱、活泼和开朗,自然也就不可能讨人喜欢或逗人了。如果母亲发现了此类问题,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和爱抚,还有笑脸,这次应是正确之道。如果母亲自己都是失控的,留下的就只有恶性循环了。

还有一点,更不可向孩子传达对孩子性别的好恶,如果这样,将严重干扰孩子的性别认同,是对孩子持久的伤害,周围人更不应该在孩子面前灌输自己的嗜好,因为这样讲给孩子带来压抑,影响孩子性格的丰富性。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充分地认同。父母也不应在孩子性格上有微小变化时,就急忙下结论,孩子的性格形成是漫长的,相当于混凝土的形成前期,有相当的可塑性。

   待续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