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组织法人离任审计常见问题之十--风险巨大的未达账项

 梦里的飞星 2019-09-07

社会组织法人离任审计

常见问题之十

风险巨大的未达账项

朋友们早~

今天牛牛为大家推出社会组织法人离任审计常见问题系列的最后一期哦,常见问题之十--风险巨大的未达账项


本期推出后这个系列就算是暂时完结啦,牛牛也该歇歇脑子了,以后牛牛还将根据社会组织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推出其他的系列,敬请期待哈~


在讨论未达账项问题前,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6年前,一个自诩为“国内首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小会计”,因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回顾“小会计”整个作案过程,大部分贪污款项是他凭借担任会计职务的便利,利用单位管理上的疏漏,在负责办理向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的院校、科研单位拨款的工作中,多次将部分因故被退回款以重新拨出为名,采取伪造银行进账单、信汇凭证、电汇凭证在单位平账的手段,将公款侵吞。贪污行为自1999年直至2003年,挪用公款金额近2亿元,贪污1200余万元。犯罪行为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资金数额之巨让人震惊。


震惊之余,我们冷静分析该起贪污案件,“小会计”犯下在当时看来的“惊天大案”,只是利用银行与开户单位之间记账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账面余额不一致的情况,会计术语称之为“未达账项”。

由于单位与开户银行之间记账存在着时间差,未达账项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但长期存在大额未达账项就应该引起注意,可能成为贪污和挪用公款的机会。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近500家社会组织进行法人离任审计和年检抽查审计,审计报告显示,有部分社会组织存在长期大额未达账项问题。最严重的数额达到300余万元,时间跨度近4年。


这样一大笔长期在账外游走的资金,既没有理事会的监督,也没有领导的关注,很有可能是不法之徒为谋利精心设计的迷局。他们会将这笔钱借出,非法谋取利息收入,据为己有,年末时悄无声息的归还。

由于借款不入账,很难被发现。更有甚者连还都懒得还,直接私刻公章、伪造凭证,蒙混过关,将这笔资金长期挪用,多年后伺机采取技术手段进行调整,最后将这笔资金永久隐匿,形成贪污。


借出的资金一旦出现风险,炒股、炒楼、炒币、炒鞋被割了韭菜,P2P爆了雷血本无归,无法归还,社会组织将蒙受巨大损失,相关人员也要因此担负刑责。

如何避免长期大额未达账项情况的发生呢?牛牛认为,首先要了解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未达账项。


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银行已收款入账,单位未收款入账;

单位已付款入账,银行未付款入账;

银行已付款入账,单位未付款入账;

单位已收款入账,银行未收款入账

以上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产生银行对账单上余额与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不同,为犯罪留下可乘之机。因此,社会组织负责人要简单掌握出现这四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加以监督和防范。


其次,作为社会组织负责人,应加强财务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财务安全意识,将财务工作提升到社会组织发展战略层面进行考量。不可只把财务工作当作技术工作,只要求财务人员负总责,靠使命感和责任心帮助负责人把关,出了事情“一推六二五”。


马克思说:“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此话从一个侧面证实人性在重大利益面前,往往是脆弱的。奉劝社会组织负责人要重视内控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不要试图考验财务人员的人性。

(琢磨着我的大镰刀挥向谁呢


常见问题之九--专家咨询费

常见问题之八--对外投资不入账

常见问题之七--超范围开具票据

常见问题之六--超范围使用现金

常见问题之五--超标准住宿和乘坐交通工具

常见问题之四--为员工发放劳务费

常见问题之三--坐收坐支

常见问题之二--借用账户

常见问题之一 --大额现金支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