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馆: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

 老骆驼4753 2019-09-07

我们失散又重逢,现在一起就好

2019年01月06日

阴冷

学习 

去图书馆不是因为想成为一个学霸,只是想让自己空荡而虚弱的心有一个安息的地方。

前几天维安有一期推文是关于图书馆的,看完之后觉得感慨颇深。

我是一个喜欢图书馆的人,喜欢到就算满屋子都是我看不懂的关于计算机编码的书,坐在小屋子里面也神清气爽。

在大学里,我在图书馆有一个勤工助学的兼职,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个以后我要照顾的那些美术与书法等各种艺术书籍的时候,我非常喜欢,一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掉了我的兴趣。

我喜欢与他们相处,也喜欢把一本本被同学还回来的书放到书原来的地方,就好像是把女王的王冠戴到她头上,就像新郎把新娘的白纱撩起,像是初次相识,又充满敬意。

那个时候,在我手里的书,不再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充满魅力与魔力的仙子,一个优雅知性的大家闺秀。

走在一个个书架之间的空格里,抚摸一个个图文并茂的书籍,用手竖起来相同类别的在书立之间的书

我就这样偏执地爱着,深深迷恋着这些书。也不管里面的是我完全看不懂的甲骨文还是图文并茂的摄影笔记,每一本都想去慢慢拿过来、翻一翻、合上去再放回书架上。

对我而言,书已经成为我精神上的疗伤剂,是在我有谜题的时候可以咨询的学者,任何时候被书簇拥的日子,都成为我最珍惜的时光。

伤心时候、低沉的时候、我更偏向于让自己安静下来,一句话都不说,什么也不理,可以自己发呆,可以什么都不想自己走在路上,只要安静下来总归是好的。

最初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我进图书馆的次数屈指可数,时间大多数都在宿舍里面与舍友嬉笑怒骂,看综艺追肥皂剧,每天浑浑噩噩地就这样过去,也从没有感觉自己是否在消磨自己的大学时间,周边的人都这样,从没有意识到这样有什么不对,或者有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常常处于一个环境,那个环境就会像鸦片一样麻痹你,让你没有动机去做其他事情。

还好,还好,还不太晚。

高中的时候,闲暇的时间很多,给自己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我不是一个多么有远大梦想的人,尤其是高一的时候,在别人都已经把自己立志要考的确定下来并且投入所有的精力与生物化时,我还在优哉游哉地看着爱格、读者、紫微、萤火,对那些加速度、微生物、摩尔数量一点都不上心。

(高中的图书馆)

我们的高中里面有一个特别大的图书馆,一楼是纸质图书,二楼是放映室,三楼是杂志浏览室,四楼就是电子阅览室。忙着早恋的,忙着打架的,忙着学习的,忙着化妆的,忙着与父母置气的,忙着叛逆的,在这个学校还没有精力放到高一学生身上的时期总有空闲时间把这些事情做完。

幸好我的青春期情感没有那么强烈,身上也没有什么特质可以让我成为风云人物,我可以花大把时间放在我喜欢的事情上面。

比如,去图书馆看看。

图书馆的一楼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因为那不用爬一个高长的楼梯,里面也有凳子可以坐。二楼的放映室我只去过一两次,在一排排座位里选了最靠前的坐下来,前面放映机里放着的电影我也没有多大印象,只记得情节是关于校园爱情的,在一个严令禁止早恋的学校放这样美好爱情的电影,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了。

三楼的杂志里是包含所有的类型的,也有报纸,放在那种报纸架上,记得有一次我拿出来一张报纸,等要放回去的时候,却不知如何安置妥当,带着厚厚眼镜的耄耋之年的图书馆老师对我说:我放就好了。他的眼镜搭在鼻子上,对我说话的时候严肃不笑,我就像在家里被爸妈抓住做错事一样,赶紧把报纸给他就跑出了图书馆。然后再去的时候,偶然发现看见他在练书法,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那些方方正正、下笔劲道的毛笔字就是我看过最好的,没有之一。他对我说如果想练,可以每天在这个时间去找他,那个时候的我,一点都不沉稳,对什么都是三分钟热情,就练了几天就作罢了。

四楼的电子阅览室是最受欢迎的地方,要是不早点去,就占不到座位。

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楼里面有着很多很多书,涉及很多领域,法律的、传统图样的都是很少人借阅的,我最长看的就是各种人物故事。在那里,我知道了海子、顾城、萧红萧军、张爱玲、徐志摩、张幼仪、林徽因、梁思诚他们的故事,还有宋家三姐妹、王妃戴安娜、曾国藩的故事,还有四大才女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和蔡文姬的一生,还有借了一个学期才还的西厢记,还有到如今已经忘了的鲁迅文集,还有……

一进门就得亮出借书证,进去之后老师会提醒拿着“代书板”,如果你偶尔忘记了,在里面也有老师提醒再回去拿,时常几天里还会放着舒缓的音乐,那是一个大大的录音机放在书架上面。开馆时间是下午下学到晚自习上课之前,如果时间没有把握好,就会冒着迟到的风险。

所以,当有机会到图书馆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一来想让自己换一个环境,二来给自己一份责任去图书馆,三来让自己再重新认识一下图书馆。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这个有着特殊魅力的地方。

曾经自嘲自己来图书馆的目的:免费的水和一年四季让人舒服的温度。

然后慢慢地,发现只有在图书馆我才能真正的静下来,专注地去完成我要做的事情。

比如看书、比如写作业、比如敲字。

这大概成为一切灵感的来源,让自己沉淀下来,去思考我的主题,我的素材。

“我们还是愿意到图书馆去,那里更安静,而且参考书极为齐全。书香飘满了整个阅览大厅,每个人说话走路都是静悄悄的。”

带上耳机,听着耳机里放着的Lenka唱的让人向上的歌曲,如果想要安静就打开歌单里的纯音乐,提前去接一杯水,拿出笔记本和最喜欢的笔,做好学习或发呆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独处的时间。

自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种病,可是我却要经常花点时间去自闭,看看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收获,想想之后要完成的事情,其实大多数时间在发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呆呆地、静静地坐在一个地方,让思绪飘到原始森林里,到五光十色里。

自闭的最好地方当然是在图书馆里,没有人打扰,也没有自习室里太大的噪音影响。

没有人要窥见你的隐私,写作业也好,看书也好,发呆也罢,都是一个人要完成的。

这样独处的时间,不多余。

你喜欢图书馆吗?你喜欢待在图书馆吗?


文:陶陶

图片:来自于网络

歌曲:Lenka《we are the brav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