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堂寨余韵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9-09-07

天堂寨余韵

在中国皖版的地图中,有这么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仙国般的传奇,也有着世俗的平淡。就像是中国古典山水画里勾勒的线条与色彩,浸染着峻秀之气。这,就是天堂寨。在任何一个季节,都有着美的影像。在岁月中,散发着酒般的陈香,让人在梦里重回。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远方,每每想起它,记忆就像风的手,拾起零碎的片断,回味它悠长的韵味。

天堂寨余韵

身藏在大别山之中的天堂寨,是以峡谷和水而闻名的。瀑布,是它一大特色。无论是从峡谷口逆流而上,还是沿山间的栈道顺流而下,你都能听到瀑布流动的声音。远远看,就像是从山上飘下来的哈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直接就闯入了脑中。我猜不透那些在山中隐藏的岁月之谜,看不尽满山的奇花异草,听不懂自然界灵性的语言,只是感觉山太厚重了。也许,只有“天堂”二字,才让我感悟世俗,感悟自然纯真的一面,也让我在山中读到另一种人生。再次回眸,又似是一曲凝固了的音乐,立体的画面,仿佛初相识。

天堂寨余韵

翻开历史发现天堂寨以前叫衡山和多云山。自明朝以后,才叫天堂寨的。前者有诗情画意,后者则显得俗气了。也许是山幽水清,色彩迷人,胜似人间天堂,才让人留连忘返。虽说有点俗,这也好,身在世间,世俗之风常在。从三皇五帝到今,延绵数千年,形成中国的儒学文化,是中国人思想与生活的根。不是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吗?这沧桑,和世俗是离不开的。没有俗世,就没有天堂二字的神秘性。天堂寨,在世俗里,让人在想像三生,说富有神话色彩吧,也是很有趣的。

天堂寨余韵

是山的厚重与清幽,让我再次重读它巍峨的秀姿;也是水的清冽与甘甜,让我在此处聆听一曲天簌之音的传奇。在山中,读不完的岁月,就像山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朵花儿,每一条溪水,每一片云。我知道,人和山比起来,显得渺小。岁月和人比起来,显得悠长。只是想,在天堂寨,有一段历史,是让人值得记住的。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都有着一种精神让人去纪念。历史虽说是老了,但却不能乱改,过去的事,不能用现代的观点任意去写,毕竟那个年代是古老的,古老的东西在今天仍然有它的价值,至少让我们明智。

天堂寨余韵

读山,使人高尚。在旅行者的眼里,延绵的青山,就似时光的隐喻。在天堂寨看山赏瀑,也是件让人开心的事。

天堂寨余韵

记得在瀑布群中里,有一个“天堂茶馆”。木制的房子,背靠山峰,面临瀑布,墙面上刻着斑驳的时光,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在此品茶的人也不少,文人墨客也好,普通人也罢,在此喝一杯天堂寨的新茶,品的是一份闲情雅致,用茶的意境,把自己和山水融在一起。世俗,名利,仿佛过眼云烟;前世今生,亦如花开花落。

天堂寨余韵

有人说,在天堂寨,不同的景,不同的路,不同的桥和遇见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心境。就像是人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平淡也好,坎坷也罢,最终从开始回到开始。水,滴在石坡上的声音,是让人容易忽略的。如果不是静心去听,你无法从自然的声音里听到绝世的梵音,那声音,仿佛是在告诉世人,菩堤本无树,明境亦非台。心,被尘世间的贪婪与欲望占据太久了,感觉到累,心累了,就浮躁了,浮躁了,就迷失自我了。

天堂寨余韵

天堂寨多云,故然又多雨。

雨不大,细细的,软软的,柔柔的,疏疏的,像新酿的小吊酒。如果不是在山间行走,是感受不到那份雨中的惬意与真实。天堂寨的雨,虽说比不上江南的烟雨那样诗情画意和多情,让人提笔诗书,却让人读懂在雨中的记忆。沐浴在细软的丝雨中,一种清新之气让人在瞬间清醒,仿佛让人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思念,寂寞,阳光,瞬间在脑海里浮现,每一个字,仿佛都很沉重。这雨呵,真真切切地让人感受到它的魂。

天堂寨余韵

与前些年在天堂寨登山临水有所不同,虽说都是在秋季,不同的的是多了一个俗字。记得有人说,第一次看山不是山,第二次看山不见山,第三次看山仍是山。说的很有哲理,山里山外,有两个世界,就像人的心一样,你读懂了,就放下了;读不懂,就累了,而人走过的路,却无法让自己回头。身在世俗中,以俗世的眼光看山,我只是一个过客。

天堂寨余韵

山谷空旷,野趣横生。大自然是一位画匠,把尘世画在人的心里,无论在哪个方位,都有自己的红尘。我想起在峡谷中一个叫“神仙居”的地方,旁边有个神仙池,很多人都喜欢在这儿问道听水。记得我也曾来过这儿,坐在石凳上,看那一坡的青苔,听不见神灵的话语,心却多了一种世俗的陋。传说是美丽的,若是去刻意追求那些虚无的故事,则显得愚。人,身在世俗,最终是走不出自己命定的红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