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 |太少两感的咳嗽

 有缘者可网诊 2019-09-07


今日练习

李某,男,49岁。

患者1年多前发现四肢感觉逐渐迟钝,逐渐发展为肌肤麻木不仁,肢体强直,屈伸不利,行步不稳,头重脚轻如踏棉花,伴腰痛,腹部拘紧如有束带。舌苔白略腻,脉涩迟。

处方:__汤。(留言区写下您的答案)

上方服二剂后,各种症状均有减轻。

 

原方加大剂量,又进六剂后,患者两腿已能行走,不用他人搀扶而来就诊。

 

继服上方加味,另开利水之剂,二方交替服用共约四十余剂,上述症状全部消退,恢复正常工作。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黄附子细辛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271期】

上期原医案
男性,30余。患感冒咳嗽,迁延未愈。

 

曾服西药和中药,咳嗽不能止。肺部透视无异常。经服药一月,咳嗽仍不好,来我处就医。

 

体温37.5℃,喉痒咳嗽,痰白而稀量少,神形憔悴,声微嘶,困倦嗜卧,舌淡有薄润白苔,脉沉弦而尺部独浮。

 

据脉证分析,当是风寒入于少阴。虽然不是“少阴病始得之'的证候,但它是少阴病的见证则无疑义。

 

于是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给服二剂,微热退清,咳止声扬。原方出入,兼予调理,体力康复。

 

按语

 

风寒侵入少阴,肺气上逆而咳嗽,此属太少两感证。

 

《张氏医通》说:“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沉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并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轻用寒凉之剂。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