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障碍疾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07

人格障碍是一种给人类造成了及其严重伤害的精神疾病,它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不少见,因此对于这个疾病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那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情况下,诊断人格障碍,其症状标准至少要符合:

患者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通常表现在多方面,如情感、警觉性、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患者具有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使得患者社交适应不良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另外,患者的社交不但苦恼自己,同时还干扰他人正常的社会生活。也正因此,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研究也就相当多。

人格障碍疾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国外学者在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辨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14 条标准:

1. 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

2. 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病理性表现。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于能使一般人心神不安的情境,他却不以为然;

3. 事情无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4. 无羞耻感;

5. 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6. 无明显悔恨之心的反社会行为;

7. 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

8. 缺乏真正的洞察力;

9. 麻木不仁,虚假不诚实,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 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良无动于衷;

11. 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2. 性生活无节制、无规律;

13. 生活无计划,除了总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

14. 社会病态人格特征的出现不迟于25岁。

不是所有的反社会人格都一定会犯罪,而大多数犯法者也并非病态人格。是否有暴力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

人格障碍疾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一般来说,成长于暴戾的家庭者更易出现暴力攻击行为,而来自平和的家庭的人则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轻微一些程度和范围内。

对大多数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心理治疗并不适用,但在某些方面,心理治疗可能会发挥作用。诸如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以此使其接受教诲,确立生活目标,发挥特长等。但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与耐心,同时要防止患者的依赖和纠缠。

集体治疗方式被证明比个别心理治疗有效,实际上是通过一种生活和学习环境,参加多种集体活动以控制和改善他们的偏离行为。

患者之间相互交往,探索新型的较适合的康复方法,多数学者指出惩罚是无效的,多方面紧密配合对他们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服务和管理,特别是卫生部门和教养系统的配合是很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