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濒危野生动物观察者 野生动物摄影师们 “用影像保护自然”是动物保护组织野性中国的口号,这一宗旨道出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最大困境——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认知不足。人们连一些物种野外生活的影像都没有见过,又谈何了解和保护呢? 因此,野生动物摄影师成为了动物保护的领军人。他们深入高山或海底,获得了珍贵的野生动物图像,同时,也让人们对这些动物的认识由此开始。
和艾怀森一样,中国很多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影师”其实同时也是动物保护工作的从业者。作为一名高黎贡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他曾经拍摄过很多高黎贡山区域内珍稀的灵长类动物的照片。而在从保护区调离之后,这个爱好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如今艾怀森主要在横断山脉区域拍摄,除了野生动物,他也对一些原住民文化做研究。 图一 / 鸟瞰高黎贡山 图二 / 远眺高黎贡山 “灵长类动物一般都在白天活动,所以其实人们很容易就能观察到它们的活动。但灵长类动物又十分敏感,如果想要拍摄到好的图片,需要让它们习惯你的存在,因此,在大山中追着这些‘猴子’跑,是拍摄灵长类的摄影师们经常干的事。” 图 / 蜂猴 “两年前定种的新种‘天行长臂猿’,就是我还在保护区工作时做的习惯化,最开始的工作非常的困难,我们听到叫声找过去,这些长臂猿早就已经不在了。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它们和我们的‘安全距离’不断缩短,我们终于能够得到比较清晰的天行长臂猿照片了。” 图一 / 白眉长臂猿-雌 图二 / 白眉长臂猿-雄 “调离保护区的工作之后,我主要在横断山区继续拍摄,除了拍摄野生动物,我发现当地原住民文化也很有趣。传统的狩猎文化其实有很好的自觉性,比如冬天才打猎,夏天(繁殖期)不打猎。而在特别的动物比如雉鸡,当地人只打雄性,因为雉类是一夫多妻只,少了雄性,对种群的伤害并不大。随着国家执法的沿革,现在即便是深山老林里,也不允许人打猎,因此这种文化可能很快就要消失,所以能够将他们记录下来,也是我的一个愿望。”
在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圈子里,人们对董磊有个好笑的称呼——“禽兽组”组长。作为中国第一批野生动物摄影师之一的董磊,主要喜欢拍摄中国西南部高原区域的禽类和兽类,他自己建立的微信公众号“高原之心”也正阐述了他对高原的向往。 图 / 黑颈鹤 “为什么我选择在高原拍摄动物?道理很简单。打开中国地图仔细观察,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以腾冲黑河为界,中国大陆90%的人口在腾冲黑河以东,因此与之相反的,90%的野生动物就都在腾冲黑河以西。” 图一 / 穿山甲 图二 / 马麝 “我拍摄野生动物已经有20多年了,从最开始的户外爱好者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第一批野生动物摄影师之一,我仍然认为这个行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野生动物摄影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过硬的拍摄技术和很强的专业性。但相对其他摄影师更多的,还要对你所拍摄的物种习性、拍摄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就凭空使得这个职业的门槛更高了些。” ![]() ![]() 图一 / 黄鼬 图二 / 血雉 “我在08年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西南山地工作室’,主要是想给中国对于野生动物摄影感兴趣的人们搭建一个平台,毕竟野生动物摄影师这个职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职业化发展空间。”
当问及郑声是如何成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他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喜欢”。作为中国两栖爬行类动物研究学者的好伙伴,郑声曾经拍摄到非常珍稀少见的爬行类动物,也成为了不少新物种,诸如英德睑虎的第一批发现者。 “拍摄两栖爬行类动物和拍摄其他野生动物其实是非常不同的,首先第一点,拍摄的时间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两栖爬行类动物都是夜间活动,所以专注于拍摄它们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有时熬通宵拍摄也是常有的事。” ![]() ![]() 图一 / 荔波睑虎 图二 / 黑眼睑纤树蛙 “想要拍到两栖爬行类动物比较精彩的照片,比如青蛙求偶,产卵或是吹泡泡,则需要非常强大的耐心。你有可能会在一个泥坑里面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捕捉到这些有趣的瞬间。蛇类则会不停地活动,想拍摄它们则要在深夜碰碰运气。两栖爬行类动物相对哺乳动物来说个体很小,人与它们离得很近,它们也会比较敏感,经常静止不动。如果想要拍到比较自然状态下的动作的话,就耐心等着吧。” ![]() ![]() 图一 / 锯腿原指树蛙 图二 / 香港瘰螈
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水下动物摄影师,吴立新在拍摄初期也曾想要拍摄如白鳍豚、长江江豚、中华鲟等大家都知道的水下旗舰物物种。但后来他发现,江中的拍摄条件很差,这些动物又很惧怕人类,根本无法靠近。而有些动物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去哪里找。所以吴立新改换了策略,从了解环境和对物种知识的学习开始,为中国很多珍稀的水生动物留下了影像。 ![]() ![]() 青海湖裸鲤 “拍摄水生生物也要有很强大的耐心,比如我拍摄过的青海湖裸鲤,这是一种会洄游的鱼类,一年之中在不断的移动,所以想要拍到这种动物真实的生存状况,就要跟踪它们一整年。包括在青海湖中的状态、洄游的过程、在淡水湖中产卵的过程,甚至冬天冰层下面的状态,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使得拍摄条件会比较艰苦。” ![]() ![]() 图一 / 青海湖裸鲤 图二 / 青海湖裸鲤的卵 “不过在观察一种水生动物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有一些新的惊喜。比如说一种在黄海北部的很常见的鱼,大泷六线鱼,繁殖季节是每年10月初到10月下旬。在拍摄它们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鱼是由雄鱼来护卵。它们交配产卵后,雄鱼会一直看着卵,什么都不吃,把靠近卵的生物都赶跑,直到小鱼孵化,这是之前人们没有观察到的现象。虽然它们不是濒危物种,还是有很多值得发现的地方。” 文 / 建国 受访人 /艾怀森 董磊 郑声 吴立新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