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饭”这一群体,在粉丝文化中堪称登峰造极。他们以爱之名对偶像进行生活绑架,入侵隐私空间,跟踪、偷窥、监控……处处皆在,时时可到。 外界眼中的“私生饭”,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放弃自己的生活,死心塌地跟着自己的偶像,感天动地,此情可鉴;另一方面,因为距离太近,他们容易看到偶像不够美好甚至令人失望的部分,同时遭到偶像的反感,因此内心备受煎熬。 之前,大众对“私生饭”的认知也仅止于“饭圈”——谁曾想,浙江卫视热播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一幕场景,让众多观众倒吸一口凉气:天呐,到底有多少中国式父母,也活成了子女的“私生饭”! 明明是个爹,却把妈妈的活都干了 当“硬汉”孙红雷爆笑演绎陪读老爸黄成栋,有人说他是温柔可爱、古道热肠的老爹,有人说他把“中国式妈妈”的活儿都干了,不光解决儿子黄小栋的大小问题,还总是言出必行地操着别人的心。 这一路,黄成栋如迷弟一般紧紧跟随黄小栋的脚步。他使出十八般武艺,大包大揽衣食住行,对于儿子的“喊爸三连”严格执行“有事找爸来”的原则。 黄成栋眼中的黄小栋,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虽说“现在大了,翅膀硬了”,他自个儿也想当个“佛系的爹”,但终究管不住自己操心的命。 他言必称“我不放心”,“离开这个孩子,我就要疯了”,但凡觉得有意外要发生,“爸这心里五脏六腑跟火烧的似的”。 尤其在接连遭遇了校园枪击事件、黄小栋私闯民宅被户主拿着枪指过头后,黄成栋的保护措施持续升级,他严防死守任何有损儿子人身安全的可能,还想方设法成了校园义工,可谓“寸步不离”。 让黄成栋操碎了心的,除了安全,还有早恋。 当发现武丹丹和黄小栋有早恋的苗头之后,他爆出金句:“早恋就像修草坪,感情这个东西不修剪就会上房。” 其实,父母也都是从孩子那么大成长起来的,他们也经历过第一次心动的感觉,可是在成为父母后,有了新的立场和观点,并视之为洪水猛兽。 于是,大招来了!“约法三章”出炉,监控设备加码。对这位老父亲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孙悟空跑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 有网友感慨:“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其实爸爸一直在背后默默守护着你!《带着爸爸去留学》将潜藏于中国父亲们内心的情绪做了外化的呈现。黄成栋为了当上义工,泪洒校长办公室,连一个男子汉的尊严都不顾了……那一幕,我只看到了一个爱子心切的老父,忍不住泪流满面……” 为了孩子一阵子,不惜赔上一辈子 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带着爸爸去留学》做了淋漓尽致的阐释。 “操心联盟”成员不止黄成栋一个,抛家舍业、整整陪了儿子八年的刘若瑜,更是让无数身为“陪读大军主力”的妈妈群体感同身受。 黄成栋为了儿子不惧歹徒,刘若瑜也是儿子坚强的铠甲,一旦危险发生,她就立刻出现,不惜冲破警方的封锁。 对她而言,孩子就是母亲的所有勇气。当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孩子就是靶心,父母就是子弹,这世界上,没有哪件防弹衣能够阻止这颗子弹。 这个飒爽的北京大妞,为了儿子的学业毅然放弃了北京的安稳生活,辞掉了优越的医生工作,远赴海外,走上与很多留学生家长相同的漫漫陪读路。八年时间,她忍受着文化的隔阂,夫妻的分居,以及孩子的不理解等多重矛盾,坚守着自己唯一的身份:“打从我到了国外那一刻起,这世上就再也没有刘若瑜了,就剩下陈凯文的妈了!” 结果,丈夫的一纸离婚协议,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很多观众为她不值:“刘若瑜曾技术一流,著名的脑外科医生。而现在为了儿子,沦为寄宿家庭家长,每天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蹉跎着自己的时光。如果刘若瑜没有放弃工作,那么,在工作中她可以找到自信,找到尊重,找到治病救人的乐趣,找到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这样,除了家庭,她的心还能有安放的地方,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可惜的是,刘若瑜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事业,成为一个不招人待见的怨妇,游走在崩溃的边缘。” 她对儿子的选择横加指责,霸道干涉,依然挡不住陈凯文和朱露莎惺惺相惜。两个孩子在谈到自己的妈妈时,内心无奈又愧疚:“她说自己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可是她押错了宝”“她会宝贝长宝贝短地叫我,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得她的付出没有那么廉价”…… 为了陪孩子这一阵子,不惜赔上自己的一辈子——如此沉重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爱,真的是彼此需要的吗? 放弃那些以爱之名的“剥夺”和“霸占” 有多少中国子女,必须走过一段“逃离之路”,才能完成跟父母的和解? 今年春天,《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铁石心肠,都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烙印,更舍弃不了对苏家人的牵盼;到了夏天,《带着爸爸去留学》用一场跨越上万公里的异国陪读,更多站在“操心爸妈”的视角,深入剖析父母对子女的难舍难分。双方在“控制”和“逃离”的情感拉锯中,带给观众无尽的深思。 如果说《都挺好》是送给子女的情感启示录,《带着爸爸去留学》则重在面向父母,为他们审视、思考和解决亲子关系的困惑,递上了一副人生多棱镜。 当“失控的孩子”遇上“焦虑的父母”,简直就是天雷勾地火。在许多观众看来,本剧的戏剧冲突过于强烈,稍显夸张。但在笔者看来,它正是希望用这种嬉笑怒骂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方式,道出中国式亲子关系的“不堪承受之重”。无奈的故事,咱得轻松地说。 截至目前,多个情节直指许多中国父母关于子女成长的“话题敏感地带”,比如诱惑、比如早恋、比如自己不幸的婚姻会否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它将那些欲说还休的关键问题摆上台面,跌宕起伏的高能情节既让人啼笑皆非,又让人直面痛点。 与之同时,《带着爸爸去留学》将中国式亲子关系放在异国文化土壤中进行探讨,进而在“中西碰撞”中,更好地起到了观照和审视的效果。 在黄小栋的课堂上,当同学群嘲他为“爸宝”时,尽管小栋百般维护,但武丹丹还是代他道出了“愤怒”和“丢人”的真实感觉。 这部剧更是深刻再现了一系列让中国子女无言以对的“爸妈语录”,字字扎心,句句血泪。 这些典型的中国式爸妈们,一面认为自己的孩子难成大事、难当重任;一面又将他们视为自己人生的全部和未来的希望。 主演孙红雷在谈及自己身为人父的感受时,如此表示:“我觉得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分开的,只有在我离开人世的时候,我才会真正放手!”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是导演姚晓峰有感而发的创作。因为有过陪伴孩子留学的一段经历,他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父母懂得要“为爱放手”,尽早给孩子独自历练的机会,是比溺爱更成熟的保护。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亲子类电视剧不是教科书、也非指路标,而是一次家长与孩子的成长旅程。 《带着爸爸去留学》想要分享的理念是如此知易行难——父母在用一生的时光目送孩子的远去,但是,以爱之名的过度霸占,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尊重和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