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 | 走着走着,我们长大了,村巷却老了

 村头月夜夏忠联 2019-09-07

作者:俞俭

来源:《品读》2019年第9期


雨后清秋,弥漫着些许凉意,忽然想到村里转一转。

父亲离世,连夜驱车赶回老家,多亏一众亲友村邻帮助主持,顺顺利利料理好殡葬事宜,热热闹闹几天,突然发现身边非常安静。抬望天井,几缕斜阳沁入,真正感觉一袭人去屋空的伤感和悲凉。

这是我从小生活长大的村庄,后来上学参加工作,也时常回来,但仿佛自己都是一个匆匆过客,从没有来得及细细打量。

如今踱步村巷,徜徉其间,轻轻撩起尘封的记忆,似乎翻阅一部曾经欢喜地捧读却早已压在箱底的书,熟悉而又陌生,划过红线的金句一一跳出,让我重新认识回味。

婺源自来属徽州,我的思溪村位于婺北,建村已800多年,清一色徽派建筑遍布全村,或百年老屋,或新筑瓦房,一派儒风徽韵。

整个村庄好似一棵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大树,依然枝繁叶茂,村巷如同纵横交错的枝干,两边人家便是密密的树叶了。

村巷古意悠悠,一律是青石板铺就,历经数百年时光消磨,光洁清幽透亮,仿佛一面铜镜,反照出天空,照出高墙老宅。

马头墙高高耸起,直指天际,两壁削立,裁出一方长长的天空,漏下一道金色的阳光,照临宽不盈丈的村巷。


如果村庄是一位老人,那村中交叉连接的青石板小巷,便是老人身上密布凸显的青筋,就像我再熟悉不过的父亲手上腿上鼓起的筋脉。

村巷悠悠,如同迷宫一般,时而笔直深长,时而转弯抹角,七拐八拐,可能就回到了原点,外地人进来常常走不出村,游客来此,走着走着就迷糊了。

村巷两壁白墙青瓦大多已斑驳,有的墙头长出几棵小草,随风摇曳。村巷或长或短,或深或浅,曲径幽深,四通八达连接起来。常常佩服古人智慧,下水道铺筑于青石板墙脚下,大雨过后,村巷瞬间没有积水。

春雨霏霏,或撑纸伞,或戴竹笠,从村巷穿过,诗情画意就溢出来;夏日炎炎,乡亲常来村巷享受阴凉,清风穿巷而过,热汗随即就消了;冬天村巷幽静,最喜打雪仗、堆雪人,成了热闹美妙的景致。而这样的清秋,则是最适合独自一人村巷转悠,没有任何闲事挂心头,有月光的秋夜便是更妙,如水月辉泻在村巷,别觉一番空灵。

一位奶奶从巷子深处缓步走来,手挎竹篮,里面几件拧干的衣服,还有一棒槌,她刚从村前溪河洗衣服回来,看着我蔼然一笑。她穿着简朴干净,饱经沧桑的面容,和苍凉的村巷一起,让人仿佛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母子牵手在村巷蹒跚学步,或是炊烟起唤儿归,少年在村巷摸爬滚打,嬉戏追逐的时光,历历在目。

似乎又听闻了磨剪子戗菜刀、爆米花的叫喊声,货郎担走村串巷的拨浪鼓响,那么动听诱人。正月元宵舞龙灯,一条条村巷就像一条条彩龙舞动,活灵活现,似乎那是村巷最灿美的时光。

走着走着,我们长大了,看着看着,村巷已老了。村巷不知听过多少青石板上踩踏过的脚步声,看过多少天上飘过的云朵,一任青苔斑驳,吐纳袅袅炊烟,看浮云远逝,脚步远离,从容不迫,时光依旧。大拇指似的马头墙依然高高翘起,仿佛是母亲伫立巷口在等候游子归来。

近年,思溪村被旅游开发,成为一处重要景点,宁静的村庄显得热闹嘈杂起来,春天油菜花黄,秋日红叶,节假日里,村巷人挤人。

乡村导游挥着小旗,领着一拨拨游人,走村串巷,说着编排的真真假假的故事,介绍“礼让三分墙”的由来、“拐弯抹角”的典故,在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里,寄托出一种美好的愿望;游客却也听得滋滋有味,或许总有一些游客听了会记在心里,会生出礼让的敬意。

此时村巷静静的,空空的,不知为何,却有什么在强烈撞击着我的心。村巷纵横交叉,从来没有谁来为其命名,就像一个个村人,也都是一辈子籍籍无名。

我曾起意,给村巷命名,让旅游公司订上铭牌,也方便游人走访。兴泰巷、儒学巷、银库巷、七叶衍祥巷……


自家门前的这条巷命名兰花巷,因为父亲最喜欢兰花,60多岁还上山砍柴,挖几丛兰花来送给孙女。不知为什么,父亲并不赞同这一想法,一任村巷默默无名。

也许千百年来村人都不在意名份,其实名份也是一种羁绊。他们习惯用平凡来定义自己,从来没把自己太当回事,更不会把自己看得多了不起。正如村巷这高墙一旦倒塌,巷就不存在了,只剩一颗看不见的尘埃。

父亲在乡间算是个活得通透的人,就是把世事看得明白,他常说,一条村巷走到头,就要转弯了,要不然就会撞墙。他是经受过贫穷苦难的人,艰辛劳作一辈子,却也懂得享受,老来吃穿不愁,玩耍麻将扑克,深沉的世味化作内在的空灵。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事过眼云烟,越是简单一点,越能生活得从容一点,他总给人透露出这份心境。

是的,人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母亲生前心心念念眷顾着我和女儿,终究还是要放下世间一切不得不离开。

看到旁边高墙大宅转眼便成废墟,村巷随之消逝,就是人间所有的得失,所有的聚散,其实都是一场梦幻。


而今年过半百,混混沌沌,也算经历了一些世事,人情冷暖,时势变幻,虽然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奋力打拼着过平常日子,却也能坚守初心,保持天真,不争不斗,随遇而安,处变不惊,如今更向往简单的生活状态。

村巷空悠悠,沉静,淡定,似乎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曾发生,却似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都会落在村巷里;春夏秋冬,男女老少,都在村巷留下痕迹和气息;数百年父老乡亲的生生不息忍辱负重嬉笑怒骂,轻轻一叩村巷,就立即会弹起历史的回声。

村巷就像一湾清水,没有一丝波澜,却映照出世事沧桑。

此刻我的心幽幽的,也是静静的,享受着故乡的光影、声响,吸吮着村巷特有的气息,犹如走进一场旧梦,尽情地把自己沉浸在温馨的时光中。

比起物欲横流、功利浮夸的所在,思溪村不啻是世外桃源了。

父亲的这场告别,还有这一场秋雨,让我正好避开喧嚣的打拼,琐碎的撕扯,清静一会,回复到一种自然简单的状态,如同人生的孩童时光。一颗飘泊浮躁的心变得宁静淡远,仿佛停泊在温暖的港湾,一任岁月流转,世事苍茫。

凝望着村巷深处马头墙高翘,很想轻轻贴近母亲耳边说一声:姆妈,我回来了!*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