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环保理念的树立直接影响着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环境保护意识,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家园的时代思想发展中,根据国家规定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内容,结合机械加工企业危险废物生成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要结合机械加工过程进行问题的客观分析,在学习先进的治理与管理经验的过程中,形成适合我国目前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的预防和治理方案。 危险废物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中国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工作相对发达国家研究处理方法比较晚,如果不能及时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工作,任由危险废物的自然流放,在土壤、水和空气造成污染的同时,就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机械加工企业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缺少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思想认识,或者是管理上疏忽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对废物的治理与管理,任由随意堆放或者对废物的产生与相邻单位进行责任上的推诿,甚至把油污和含漆危险废物当做生活垃圾样对待,进行混装外运或者为了节约经营的成本进行非法处置,置环保法规和人们的生命健康而不顾。这种淡漠的环保管理观念,一是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意识淡漠,二是企业缺少对油污和含漆危险废物等危险物品进行专业处理的人才。 02 基层环境监管力度薄弱 基层环境监管力度薄弱体现在对危险废物的非法转移和倾倒的监管不力。环保意识的树立到有效执行,在各地区的治理与管理程度都有一定差异。基层环保部门存在污染防治意识不 足,监管形式化的现象。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来自对危险废物的监管专业人员的缺少和专业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水平低 下,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越来越繁重的危险废物监管任务。个别企业在专业管理人才缺失和接受监管力度薄弱的情况下,对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十分不科学。国家对于各企业的危险废物处理的监督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危险废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缺少高科技手段,进行不影响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的合理处理措施。环境安全监管缺乏是造成个别企业危险废物处理不当的主要原因。 03 危废鉴别难、费用高 危险废物的定性非常困难,给执法监督部门带来工作上的难度。由于我国对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问题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危险废物的鉴定技术水平还不是很突出,为了鉴别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加大了鉴别费用的提高。危险废物的识别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较晚,技术应用有待于进一步在普及中得到更好的应用。结合对危险废物的识别技术在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定技术规范》等危险废物监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就目前的个别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处理,还是在整体的社会治理和管理中显 得鉴定机构不足,鉴定造价高的特点。这些成本很高不具备企业的可操作性等资金和技术上的难题,给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和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直接使企业对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仍旧停留在思想观念认知的层面,而不是主动克服困难,排除危险废物对生活环境的危害。 04 企业处理危险废物的能力不足 企业处理危险废物的能力不足表现在多种方面。首先是投资和技术上的问题。危险废物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集中处理,而由于地区差异,运输管理上的困难,集中处理进行大规模的有益物质提炼,进行资源的持续利用的难度,对于现在的企业和社会资金的筹备,以及分解提炼的技术难度太大,导致这个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巨大障碍。其次是企业在危险废物产生的性质上的差别。由于各地企业经营的内容不同,产生的废旧危险物的种类也不同。而从全国的角度进行分析,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缺乏先进技术和综合处理的方式,从地方的角度分析,处置单位还不能够达到该地区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的要求的处置能 力,在社会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受到责任承担的社会压力, 小微企业在处置危险废物的矛盾比较突出。整体分析我国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对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的利用率占危险废物的50%以上,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处于落后阶段。在我国现有的各大、中、小型企业 中,对危险废物处理大多采用焚烧和填埋的处理方式。可是这种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危险废物处理,也可能在运输和 焚烧、掩埋的过程中,形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05 危险废物过量产生的原因是成本低。 原辅材料质量的优劣 决定了企业资金的投入也决定了原料的利用率。企业在追求经 济效益的同时,把生产原料的选择倾向在成本低的材料选择上, 而且把过量产生危险废物进行私自处置,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危害。 01 加强危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深入提高民众对危险废物管理的时代观念。纵观全球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的树立,是关系到全球生命健康安全的大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安全管理自觉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危废管理法律法规却明显认识不足。有关部门要对危险废物管理的宣传和知识的普及从以下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备教材或教学材料责成相关单位进行科普讲座;二、加强组织地方骨干培训,建立网络上的管理经验沟通;三、把政策法规落实到位,以大中小企业为重点宣传对象,并在社会上进行危险废物危害的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监察责任意识。在从领导高层指导到企业基层的执行,做到工作内容有记录,管理实施有效果。实现“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环保政策的落实。 02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 我国从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出发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经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法公分七个部分全文七十条规定,其中在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规定了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以及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第六章的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群众意志品质的集中体 现,对于环境保护法的执行,要在提高执法人员责任意识和法律内容掌握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环境保护的管理,尤其是对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问题,要以法律的要求加大执法力度, 维护法律的尊严,确保人民的利益。 03 完善危废物的治理与管理制度,履行企业环保责任 机械加工企业对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制度,要严格遵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企业加工现场存在滴漏跑冒和油类、漆类危险废物的管理,严格按照本企业制作的产废、运废、管理、处置的危废处理流程,层层把关、环环相扣,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 04 提升企业对危废利用的处置能力 提升企业对危废利用的处置能力是进行危废治理与管理的根本。在近十年的企业治理控制的基层工作中,不断总结对危 险废物管理经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对企业油污和含漆 危险废物治理和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到运用科学技术,提升企业 对危废利用的处置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通过分析我国机械加工企业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对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的多年经验,总结得出有关危险废物的治理与管理的建议:加强危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完善危废处理流程;提升企业对危废利用的处置能力 。在积极保护环境的工作中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转自《节能与环保》作者 谭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