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后宫妃嫔我们一般会想到什么?勾心斗角的虚假姐妹情?还是珠翠环绕的奢靡生活?但这些都只属于那些高份位妃子的世界,一般低份位的妃嫔在后宫中,连得宠妃子面前的大宫女都不如。 我们现在一般所常见的妃嫔等级,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后妃等级。明朝的后妃等级改过三次,最终的规则为,除了皇后仅1人外,剩下从高到底分别为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均无定数。 到了清朝,宫妃制度更为严格,六主位从高到底,都有人数规定,分别为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剩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则没有人数要求。一般只有身居主位的才可称为“娘娘”,并且能够享有入主一宫正位。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最倒霉的妃子,正是这样一位份位不是很高的后妃,仅仅处于常在那个等级,叫做马常在。马常在是雍正的后妃之一,雍正7年入宫,被封为了马答应。马答应刚进宫也是受过宠的,没多久就立刻被升为了马常在。 别看现在那些清宫剧中,动不动就是这个妃那个嫔的,真正在后宫中,想要升到高位,如果没有煊赫的世家,还是只能一步步慢慢往上爬。按马常在这个晋升速度来说,再往上提一提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坏就坏在马答应没赶上好时机。 雍正8年,雍正帝大病一场,这场病一直持续到了雍正9年。等雍正病好,早就有了更加年轻的女子进宫,这马常在早被他不知道遗忘在哪个角落了。从此以后,马常在再没有受宠过。 不过雍正死得早,仅当了13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乾隆登基后,对她们这些雍正以前的后妃们也算是好吃好的供着。只不过马常在份位实在是太低了,哪怕作为太妃,也没有什么特别优待。 33年后,马常在终于结束了她这寂寞凄苦的一生,却没想到死后之事还剩了一番波折。因为马常在没什么存在感,所以她的彩棺被暂时安放在田村殡宫后,竟然没有人记着这件事了。一直到乾隆40年10月,乾隆终于发现,这马常在的彩棺怎么还在田村殡宫暂安。 这不是等于说自己懈怠父亲的后妃吗?气的乾隆处置了一大批官员,最后才把马常在的彩棺奉移泰陵妃园寝。泰陵妃园寝安置的都是雍正帝的后妃,马常在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