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钱能买到的都是便宜货

 寻梦向天歌 2019-09-08
  道德,我拿什么来喂养你才合适?换句话说,用什么可以换来国人的道德素养?仓廪实之后,礼节何时回归礼仪之邦?----孙姜

作者:草舍煮字

来源:中财论坛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问题,媒体及坊间谈论得已经很多了。,尽管各方的观点难成一致,但观点已经减少了简单粗暴,而更趋理性,更多分析,更重根据。昨天闲来,读了有关的三篇文章,综合观点,颇有心得。

第一篇是白岩松的《道德从何处来》。他认为好心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碰瓷”的现象中,很多不是道德问题那么简单。他举了两车在行驶中发生剐蹭事故的例子,要是在过去两个司机就打起来了,现在是互相敬烟,然后拍照各走各的——都有车险保障谁怕谁啊。老人摔倒的事故也相似,“大部分老人没有医疗保险,他们摔倒在地不能动弹的时候,最大的痛苦还不是来自肉体——中国的父母心疼孩子啊,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孩子要给自己掏钱治伤,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他们扛不住。在这之前,他们可能行了一辈子的善,但是这一瞬间都不存在了,他们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扶自己起来的人。如果中国的老人都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还会发生这么多起讹诈事件吗?”央视主持这段话很煽情,意思是社会保障是解决道德问题的办法。说白了,钱是道德的保障。狭义地看,不无道理。

第二篇是雾满拦江的《你以为这是道德问题,你错了》,从题目就看得出来,他支持了白岩松的观点,尽管他谈的不只是老人,而是民众的问题。他的例证是,多年前一个美国年轻人在台湾,多次经历了抢上公交车的折磨,犹如战场肉搏一般。这个美国人写了一封“告台湾同胞书”,历数其恶状。台湾的大学生脸上挂不住了,他们集体行动起来,自觉排队上车。结果他们不仅没能匡正民风,而且不断遭遇插队和排挤,根本坐不上车,每次都被扬长而去的公交车遗弃在风尘泥水里,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维护“国际”脸面的行动以惨败而告终。幸而他们是有知识的人,善于思考:原来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公共交通资源贫乏问题。后来公交车次多了,谁也不抢了,反而愿意排队花几分钟等下一趟车,还能有座位。作者在文章中愤怒地说,“当一个社会的公共资源配置出了问题,就会对民众无竭止的提出道德要求。”

读到这里,我发现两篇文字照应了古代春秋时期管仲的那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然而,就像我开篇说的,还不能到此定论,反对意见也很雄辩。第三篇是张丰的《“老流氓”是如何变得无敌的》。上海一位女士在一段时间内三次遭遇了同一位“老流氓”的性骚扰。她把自己的遭遇发在网上,又有一些女性在留言区发表评论,揭发这位老人的不端。每次这位女士和男友一起把老人控制,然后报警。但是迅速赶来的警察,面对这个老人都只能无奈地感叹:怎么又是你?这个老人为所欲为,在大街上看到美女就摸一把,然后呼啸而过,有时候还回头做出一个得意的表情。众人的谴责辱骂,警察对他批评教育、拘留处罚,甚至给他家属施压,要求他们加强监护,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他能够完全置身事外,没有任何羞愧之情。有一次被抓到后,他来一句“我要尿尿”,围观的人怕他真会当众便溺,也只有让他溜走了。作者感叹说,“当一个人真的突破了道德的约束,尴尬的就不是他本人,而是整个外部世界。”

可能有人认为这样的老人是极个别,但类似性骚扰现象在社会上却极不个别。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每到炎热夏季,包括今年,街上女士们穿着凉爽的时节,抓身体骚扰、抓偷拍裙下的警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抓到现行并加以处罚的案例不绝于媒体。差不多是紧盯的执法,依然有人顶风作案,令人想起朱元璋对贪官杀不完的无奈。近期有新闻报道,抓到了有女性在公共浴池或游泳馆更衣室偷拍其他女性,她们把拍到的视像卖到网上。真是现实令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都想不到。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袁术想与吕布联合对抗刘备,又舍不得拿出十万粮饷。谋士杨弘劝谏说,如今这个世道,凡是钱能买到的就是便宜货。第一篇文章认为,花钱加强社会保障能够解决老人“碰瓷”问题。第二篇文章认为,公共资源配置贫乏,不是提高道德要求,而是花钱才能解决的危机。两种观点落实在花钱上。那么,如何花钱才能解决性骚扰问题呢?增加警力和视频监控,像足球、篮球场上那样一人盯一人,严防死守?某大学的学生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引起社会讨论:女生穿着暴露,是不是对男生的引诱和骚扰?看看,人不仅有恶念,还会推卸责任。人性中的恶可不是便宜货,无法花钱杜绝。花钱可以让仓廪实、衣食足,但他们知礼节了吗?没有,他们饱暖思淫欲了。 

还说回老人问题,客观地说,近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直在提高,医疗保障也在改善中。尽管其中还存在着难遂人愿的问题,但理论上都是花钱能解决的。回顾老人们工作时所处的年代,每个人都归属于一个单位,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等一切单位全都包揽了,甚至两口子为家务琐事打架都要去找书记解决。时代发展,换了人间,老人们跳广场舞扰民、集体晨跑妨碍交通、参加养生讲座被诈骗钱财,蛮横插手子女或他人的生活,等等等等,这些行为多多少少能给他们以群体归属感,源自他们大好年华经历的时代所留下的心理遗迹。而那些心有不甘的老独行侠,他们既不想待在家里,也没有广场舞伴,他们在社会上闲逛,会发生什么?这些都是花钱无法解决的。正如很多中国人还没有学会过富日子一样,老人们还没有学会独自面对老年的到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比饱暖更重要,却不是钱能买来的便宜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