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就是陪伴,而陪伴的映射,也就是你未来的影子。 早上翻开朋友圈,前公司的同事,也是个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的母亲,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话。 “感谢儿子,让我真的有机会做了这一道小时候大人经常问的选择题:你长大了是想上清华还是北大?” 然后图片附上的是小孩的成绩,已经确定稳进清华或者北大的成绩,还有几张她和小孩在清华和北大门口的合影。 怀揣着自己从小的清华北大梦,但最终没有实现的自己,内心还是带着极强的羡慕,当然更多的是对这位母亲的敬重,以及对“原生家庭”的思考。 在前公司,这位同事是公司的高管,但不管对待什么层级的员工,我能感受得到的都是温和和平等,她愿意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你的问题,然后用她的经验和思维去回复你,解答你。 记得第一次给我们培训关务知识时,我就像回到了初中的课堂,正在上着语文课一样,淳淳教导,满腹经纶。 记得那一年,我家里出了事故,她都只是见了我一次面,就在公司群里发起传递爱心的建议,她内心对的善让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我在前公司工作的时间不长,当然因为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和她的交集其实也不多,但是我经常会关注着她的朋友圈,每10条大概会有8条和家庭生活有关。 在朋友圈里,她经常给孩子做喜欢吃的糕点。 在朋友圈里,她只要是家长会都会去参加。 在朋友圈里,她经常陪孩子外出爬山。 在朋友圈里,她经常配孩子练书法。 在朋友圈里,她经常陪孩子学习钢琴。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无从了解了,那时候微信都没有。但我大概能想象得到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成长的场景。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在所有的感情中都适用,不仅仅局限于爱情。 原生家庭就是陪伴,而陪伴的映射,也就是你未来的影子。 性格开朗的人,原生家庭中应该陪伴很多,经历很多,而不会是形单影只。 性格强势的人,原生家庭中应该也会比较强势。 性格冷漠的人,原生家庭中可能缺少关爱。 性格热情的人,原生家庭中也许乐善好施。 小孩的思维能力和性格养成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吸收的,家庭教育是第一层教育,学校教育才是再教育,你出生的环境和你见到的人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这你的这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