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是世界前三大著名拍卖行之一,其藏品以“来源有序,出处尊贵,艺术价值高”著称。纵观近几年来佳士得拍出的千万级及成交价更高的瓷器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原明清御窑中制作的最为珍贵、最为优良的一批御器。换句话说,是皇帝最为喜爱的一批瓷器。它们几乎可与我国两岸故宫所藏的上等御瓷比肩。 佳士得拍卖 究其原因,有学者指出,这些拍卖场上的天价藏品,应是西方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从圆明园与紫禁城掠夺的那批珍宝。这些珍宝到达国外,部分为博物馆收藏,部分沦为私人藏品,这些藏品由此成为今天文物市场的天价瓷器主体部分。 佳士得千万级天价拍品 北宋 定窑黑釉鹧鸪斑盌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愈来愈富足,收藏市场亦不断升温,这些“源自于中国又来自于异乡”的珍贵艺术品,不少都被我国文物收藏家以巨资拍下,使其再次返回故土。今天,玉斋君就精心挑选了“2016年至2019上半年”的佳士得春秋大拍,以千万元港币及亿元港币成交的所有御窑瓷器,并将其汇合到一起,整理出佳士得瓷器天价榜单,共邀天下人鉴赏! 天价榜25名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蒜头瓶一对
此对龙泉窑「飞青瓷」蒜头瓶器形典雅,釉水厚润,每件周身饰褐斑十九个,排佈得当,繁而不乱,独具妙趣。「飞青瓷」为龙泉窑褐斑点彩器物在日本的专名。一如「砧手」、「天龙寺手」等名称,「飞青瓷」是酷爱龙泉窑的日本茶道家冠以的雅号,取褐斑在青瓷上「放飞」之意。 天价榜24名 清雍正 御製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盘
此类五蝠八桃盘的款识有双方框六字款及双圈框六字款两种。尺寸分四种,此盘位居第二,近似例参考:南京博物院一例(口径21公分);大英博物馆一例(口径20.6公分)。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各藏一例尺寸最大的五蝠八桃盘(口径50.6公分、口径50.5公分),皆书双圈款,与较小者书双方框款有所区别。 这种从器内延伸至器外的画面称为「过枝花」,此画法兴起于雍正时期。此盘纹饰有「福寿双全」、「洪福齐天」及「五福临门」之祥瑞寓意,应为皇帝万寿节而烧造。 天价榜23名 清乾隆 粉彩婴戏图罐 六字篆书款
罐撇口,短颈,溜肩,圆腹,卧圈足。罐身外壁以釉下青花加粉彩描绘庭院婴戏图,一红衣童子头束髮冠,一手持鞭,身跨竹马;一旁童子或举旗挥舞,或敲锣打鼓,形象生动活泼,场面喜气洋溢。寓意吉祥,蕴含皇室所厚盼多子多福的愿景。此式婴戏图罐非常珍罕,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不论大小或纹饰均十分相近之例。 天价榜22名 北宋/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小口瓶
本件鱼藻纹小口瓶为磁州窑名品,原属世界著名的安宅收藏,屡经出版传承有序。本件作品的出彩之处在于画师对水中游鱼、水藻动态的精确把握, 笔画虽简而神韵俨然。游鱼水藻的图式最早出现于宋代绘画,著名者如现藏圣路易斯美术馆的北宋刘窠《落花游鱼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传宋赵克夐《藻鱼图》,以及宋末元初周东卿《鱼乐图》(图一)。 《庄子.秋水》有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 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鱼乐图》上「非鱼岂知乐」的题诗可以看出此类图案蕴含的道家哲理。 天价榜21名 元/ 明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四」字款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饰鼓钉纹两周;上缘十八枚,下缘十五枚。胎骨厚重,通体施釉,里釉色天青,外为玫瑰紫,边稜呈褐色。施釉至足底,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底刻数目字「四」。外底有两处打磨痕迹,可能为了移除款记。附日本双层木盒。 钧窑「四」字款鼓钉三足洗见诸于全球重要公私珍藏,有的例子于底部刻有清宫陈设地点的名称。比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天蓝丁香紫釉一例,大维德珍藏现借展于大英博物馆玫瑰紫釉一例。 天价榜20名 清嘉庆 黄地粉彩「吉庆连绵」双耳瓶一对
天价榜19名 清雍正 粉彩玉堂富贵纹菊瓣盘 双圈六字楷书款
此盘作二十四瓣菊瓣形,盘内以珐琅料绘以折枝牡丹、木兰及紫菀组成的团花纹饰,构图主次分明,勾勒精细。花瓣以珐琅白料染边,叶片以深浅不一的绿料绘製而成,意图表现西洋的光影明暗技法,为雍正彩瓷中极为珍罕的佳作。 天价榜18名 隋/初唐 白釉象形烛台
此件象形烛台塑造生动,装饰华美,釉色盈润,是早期白瓷中极其珍罕的煌煌巨制。其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亚洲象隆起的额头,褶皱的耳朵,以及腿部肌肉结构等特徵,刻画细緻入微。更为特殊的是,这件象形烛台的象牙上方各加刻有两道凸线。此一特征亦可见于坎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与本件拍品几乎一致的象形烛台。白象在佛教中象徵拥有大势却性善柔和的高贵品质。六牙白象是普贤菩萨之坐骑,更与佛祖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故事相关。 天价榜17名 元/明 钧窑玫瑰紫葵式花盆 「三」字款
天价榜16名 清乾隆 绿地金彩雕青铜纹双系尊一对
尊口微撇,短颈,丰肩,矮圆腹,腹下歛收,圈足外撇。内口及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施绿釉,肩对称饰朝天耳。自口沿至足依次装饰弦纹两周、如意云头纹、外缘双曲的子母蕉叶纹、覆莲纹、圈点纹、拐尾夔龙纹、蝉纹、璎珞纹、仰莲纹、回纹。凸起釉面描绘金彩。圈足内印「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此器纹饰严谨工整,釉色与金彩相互映衬,别具情趣,展现乾隆皇帝的艺术品味。乾隆好雅慕古,仿古创新,他的仿古器在其敕令编撰的《西清续鉴》都能找到原型,此器也不例外。此对尊在传世品中不为多見,唯见一件足圈破損的例子,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天价榜15名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太极八卦纹三弦莱菔尊
此尊形制清丽脱俗,其比例大小和纹饰细节均独具一格,在雍正御瓷中极为罕见。它的原型是一款盛极一时的康熙御瓷,具体而言是一小批名为「八大码」的豇豆红釉器,英国学者艾尔斯(John Ayers)相信,这批作品或许是特为康熙赏赐功臣爱卿所烧造的。此类器物与皇室渊源甚深,就此可证诸巴尔的摩华特斯艺术博物馆藏一例器型类似的豇豆红釉尊,据称这件作品源于康熙十三子暨首代怡亲王(公元1686–1730 年)旧藏。艾尔斯在广泛研究后断定,该批豇豆红釉器创烧于康熙后期,这恰好解释了其样式沿用至雍正年间的原因。 天价榜14名 清雍正 御製粉彩过枝虞美人盌一对
盌侈口,深腹,圈足。内外壁彩绘罂粟花,纹饰相连,如花枝过牆而出。外底青花双方框内书「大清雍正年製」楷书款。两盌纹饰章法基本相同。 天价榜13名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如意耳葫芦扁壶
此扁壶硕大雄浑,形制规整,纹饰雅致,为十五世纪初之青花名器。雍正皇帝笃学好古,御製工艺承袭父亲康熙皇帝之仿古风格。十五世纪初年,青花瓷器蔚然成风,雍正官窑佳器亦不乏青花品种。清代著名督陶官唐英(1862-1756年)自公元1728年进驻景德镇,执掌官窑事务迄至乾隆时期,成绩斐然,尤以仿古功夫见称。公元1795年,清人蓝浦著《景德镇陶录》卷五有述唐英製瓷「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泑,无不朽合。」 天价榜12名 北宋 定窑黑釉鹧鸪斑盌
天价榜11名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绶带耳如意尊
「双带宝珠瓶」,其后又称绶带耳如意尊。《饮流斋说瓷》其中之「说瓶罐第七」中又记载道:「如意尊,如意尊高约六七寸,上杀下丰、口巨躯短,清初多作青花若纯色釉及暗花者亦为雅製。」传世品中之如意尊多出自雍正官窑,品种多样,尺寸有约23和26公分两种。青花品种见台北故宫藏花果纹一件(26.5公分),以及铁路基金会旧藏缠枝花卉纹一件。 此器承前朝之遗风,造型高雅隽美,青花呈色艳丽,釉色莹润,纹饰线条流畅,充分展示了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所形容:「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传世品中乾隆朝如意尊如凤毛麟角,甚为珍罕。 天价榜10名 清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尊 六字篆书款
尊撇口,长颈,溜肩,扁鼓腹,圈足外撇。通体青花纹饰,口沿饰缠枝灵芝及如意纹一周,颈部画缠枝莲纹,肩部饰如意云头、缠枝莲及变形莲瓣各一周,腹部绘折枝茶花、瓜藤、石榴花、石榴果、桃花、桃果六组,胫部画莲瓣纹一圈,圈足饰海水纹。底部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篆书款。 天价榜第9名 南宋 官窑十棱葵瓣洗
是次拍卖的官窑洗精美绝伦,充份体现了南宋御瓷的辉煌成就。此外,这批特为南宋宫廷烧造的官窑佳瓷,亦承袭了北宋宫廷的审美趣味。它们深受历代藏家推崇,对后世的御瓷烧造影响深远,时至清代仍方兴未艾。 在陶瓷史上,只要论及北宋美学,影响力之大首推宋徽宗(1100-1126年在位)。诚然,徽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并非其为君之道,反而是他的收藏、艺术和美学造诣。他曾命人为其古董珍藏刊印图录,更谕令製成各式宫室庙宇用器,凡此种种,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丰功伟绩。若要探讨官窑瓷器,徽宗与南宋宫廷艺术之间的渊源亦不容勿视,因为徽宗朝中用器的典雅风格 (例如为其烧造的汝窑御瓷),正是南宋官窑御瓷的主要参照对象。 天价榜第8名 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
敞口,深腹,圈足内收。外壁施珐琅彩料,胭脂红为地,近圈足处画梅枝一株,随盃形而生,上绘两隻小蜜蜂嗡嗡飞舞,枝头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绽瓣盛开,枝底生矮竹几丛。内壁平素无纹,底书蓝料「雍正年製」宋体字款。 天价榜第7名 清雍正 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 六字篆书款
这件做工精绝的抱月瓶,完美地诠释了中国明清陶瓷最流行的绘画题材之一:花鸟画。自古来,中国绢本和纸本绘画题材可归纳为三类:山水、花鸟和人物。独立的花卉题材早期多与佛教艺术相关,但其后(尤以十世纪为然)的花卉描写日益普遍。当时,花鸟这一自然写实的组合亦时可得见。 天价榜第6名 清乾隆 磁胎洋彩蓝耳百鹿尊
此百鹿尊是乾隆早期宫廷製作最华美的瓷器,如果把尊上的纹饰展开,犹如一幅山水画卷展现眼前,表现了清皇朝重要的狩猎活动木兰秋獮。木兰为满语,意为「哨鹿」,秋獮指秋天打猎。这是自康熙二十二年起几乎每年秋天都举办的大典,这并非为了狩猎娱乐,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 康熙皇帝为锻炼军队,在承德以北开辟狩猎场,每年秋季狩猎时用八旗兵头戴鹿头,在树林裡口学鹿啼叫,引诱异性,鹿出之则合围猎杀。乾隆皇帝对此「祖制」甚为重视,还命宫廷画师郎世宁把实况记录下来,景德镇工匠就照著这些画卷,把这清皇朝重要的活动重现于百鹿尊。 天价榜第5名 清乾隆 瓷胎洋彩黄地锦上添花莲纹长春百子图双龙耳瓶
画面以舞狮、彩灯、鞭炮诸元素,展现春节元宵习俗,寓有长春百子之吉祥寓意。婴戏图,为中国经典吉祥题材。于瓷器上出现,最早可见于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器物,其后宋金时期之定窑、耀州窑、景德镇窑及磁州窑等瓷器上,皆可见到以刻花、印花、绘画等技法表现的婴戏图案。 明正德、嘉靖时期,婴戏图成为宫廷官窑定制纹样,其后清代因受到乾隆皇帝喜爱,而发展成宫廷书画与御窑瓷器之祥瑞主题,并附以长春百子等吉祥名称。今北京故宫藏粉彩绿地婴戏瓶、粉彩紫地轧道婴戏盖罐、粉彩霁蓝描金婴戏灯笼式瓶皆与本拍品类似,上下以色地缠枝花为饰,器身装饰群婴龙灯纹样。 天价榜第4名 明宣德 青花海水双龙纹内暗花龙纹高足盌
此类高足盌据称是祭坛用器,故此使用者定然珍而重之,不用时则仔细收藏。鑑于此类作品工艺精湛及其特有的纹饰题材,所以应是皇家御瓷无疑。五爪龙纹象徵皇帝,而皇上又名天子。天子负责主持一应祭祀活动,为天下百姓祈求丰年。本拍品的纹饰象征蛟龙于春分苏醒后登天普降甘霖,以滋润万物、养育万民。此器的皇家龙纹威严华贵,想来定能堪此重任。 天价榜第3名 清乾隆 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大抱月瓶
这件珍罕之作器身敦硕,釉下钴蓝画工嫺熟,前后腹各饰一面大型圆形开光,内绘耕耘图,边框环饰规整的缠枝牡丹纹。颈侧对称置蝙蝠耳,啣一枝喻长生不老的灵芝,瓶颈前后亦各绘一隻蝙蝠。这些蝠纹与蝠耳俱上下倒垂,皆因「蝠」象徵「福」,而「倒」谐「到」,故「蝠倒」喻指「福到」。 瓶耳下方各绘莲花一朵,花下所悬饰物样式繁複,似结合了「卍」(音同「万」)及「寿」字,合指万寿无疆。其下悬磬音同「庆」,暗指「吉庆」。瓶腹前后的两面大型开光,描绘的是一派閒适自在的田园耕耘景致,对于渴望返璞归真、远离案牍之苦的中国文人来说,观之定然心驰神往。实则,其寓意之深远,远不仅止于此。 天价榜第2名 南宋 建窑「油滴天目」茶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