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阿博览会 | 现代农业展上的“最强大脑”

 源源不断 2019-09-08

 

  农业云管家、互联网+乡村振兴生态产业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第四届中阿博览会主场馆银川国际会展中心A馆,多家区内外企业带来了发展智慧农业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希望借助展会平台寻求合作。

  新技术推动农业高效优质

  在农业新技术新业态展区,参展商北京慧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李磊正在向客户介绍他们新研发的滴灌设备。“从水源取水,通过自吸泵把水吸到过滤泵中,进行过滤达到灌溉用水的标准,流入蓄水池中,注入一定的肥料,吸肥泵把液态肥吸入主管道里,经过计量装置,计算累计流量、瞬时流量,上传数据,水肥最后经过电磁阀,云端控制系统通过之前上传的数据分析出用量是否适度,即可达到控水、控阀、控泵的目的。”据了解,这种滴灌模式比传统灌溉模式节水20%-30%,液体肥针对作物根系,吸收力更好,可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1.JPG

参展商北京慧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李磊正在向客户介绍他们新研发的滴灌设备。

  李磊说,他们公司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已在宁夏吴忠市金积镇开始试点,今年将大力推广,通过中阿博览会的平台,希望让国内外更多的合作社和企业认识和了解新技术,推动现代农业高效优质发展。

  一朵“云”破解乡村振兴难题

3.JPG

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温室大棚模型。

  物联网+农业为乡村振兴装上了“最强大脑”。在参展商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展位,记者看到一个现代温室大棚模型里安装了多个感应设备,温度、湿度、土壤微量元素等20多个参数实时上传云端,经过大数据运算,对不同作物采取相应措施。公司技术员翟永恒告诉记者,如果温度过高,就会自动启动降温设备,湿度不够,就自动加湿,光照不足,及时补光,起到恒温恒湿的作用,物联网大数据的运用,将使这栋棚节约人力成本50%,水肥量减少40%左右,最终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该公司带来的互联网+乡村振兴的整体解决方案,立足大数据,将着力通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便捷化,调优农业产品结构,调绿农业生产方式,调新农村产业结构。在展区大屏幕,记者看到通过该平台,入库的各地农产品实时成交情况,大数据分析出了销量前五名的产品,据此不仅能调整库存,还能了解消费者偏好,让市场说话,产品对路。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还能指导农民生产,提供便民服务,监测各类数据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带来农业农村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是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金钥匙。”何徐良说。

  “互联网+”助推宁夏现代农业发展

  墙外花香,墙内也斗艳。

  借助“智慧宁夏”建设,近年来,全区农业加快了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我区支持引导了100多个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形成一批“节水、节肥、节药、节劳力”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提升了农业种植养殖自动化和精准化水平,逐步实现了传统农业产业在线改造。

4.JPG

多家区内外企业带来了发展智慧农业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场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搭乘举办中阿博览会的东风,我区大力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携手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培育宁夏农产品核心电商。在银川建立“宁夏特色农产品”线下体验店,实行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相结合方式,提升全区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全区14个县区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8年全区农村地区实现网络零售额73.01亿元,占全区网络零售额的49%。

  实施“互联网+管理”行动,实现农资生产、销售信息化管理,在1351个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产地追溯系统,利用二维码实现农产品生产、质量、流通全程信息化管理,全区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覆盖率达到50%。

  “互联网+”让宁夏的现代农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借助中阿博览会平台,与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模式进行交流碰撞,推动我区现代农业向着“诗和远方”稳步迈进。(宁夏日报记者 徐佳敏/文 王晓龙/图/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