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中国第八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系列报告(七)

 高观点笃者 2019-09-08

本期我们将继续为您介绍2017年中国工业遗产会议专题报告5的精彩内容,这次带来的是几位学者对技术转移、特殊工业遗产及再利用的技术路径等研究和探讨。版块主持人为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董一平副教授

专题报告5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方一兵

报告题目:《中国近代钢轨遗存:一种工业考古的视角》

方研究员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工业考古学的概念,工业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所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关于文字记录、人工产品、地层结构、聚落及自然和城镇景观方面的物质与非物质材料的交叉学科,它以最适合增进理解工业历史和现状的调查为研究手段。然而由关键词搜索,工业考古的概念在中国被应用的并不多。

2012-2015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钢铁研究总院、中国铁道博物馆共同承担了“中国近代钢轨材料技术演变与文物价值研究”项目,旨在对近代钢轨进行信息识别、性能测试和技术史综合研究。这是因为钢轨是唯一具有年代可考的近现代钢铁制品,具有很高的中国近现代钢铁技术史的研究价值和工业遗产文物价值。

实践中要对钢轨文物进行调查、征集与收藏,文献上要梳理我国近代钢轨的生产引进、技术标准沿革等,对钢轨文物的信息鉴别整理,对典型钢轨取样及材料性能测试,这样建立中国钢轨文物信息库,更清楚认识到中国近代钢轨的文物价值。

方研究员又探讨了在调查摸底与信息甄别的几个关键点:钢轨铭文的信息解读,包括制造厂商、制造年月、定制方、轨式、制造工艺、轨重等。对钢轨的技术检测要注重化学成分、气体元素、物理力学性能等,在此基础上对钢轨进行分时期研究。

建于1876年的吴淞铁路

1913年的汉阳轨 

法国巴黎高科驻华代表,昆明华澜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裴逸风

报告题目:《滇越铁路:从法国技术转移到中国工业遗产》

云南与法国有着丰富的渊源,最早到来的法国人可能是传教士,随后很多法国探险家也带来了探险队。1885年,法国取得在中国西南诸省通商和修筑铁路权。1903年中法签订《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后,随即派人踏勘路线,绘制蓝图,提出了云南南部地质与矿产的考察报告,并正式成立滇越铁路法国公司。

滇越铁路线采用仪表校正,所有线路在印度支那建成,半径曲线至少100米,最大坡度25毫米每米。在这些工程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河内的龙边桥,又称为杜美大桥,以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保罗·杜美命名,它将海防线与河内以及印支半岛以南相连。龙边桥是悬臂梁桥,全长1682米,建于1899年至1902年,是第一座跨越红河的金属桥,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之一。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在中国,铁路由越南边境城市老街市连通到昆明。从1902年10月到1903年3月底,约有250名欧洲工作人员经常在极端的条件下进行探测。老昆线在工程结构上创造了很多的纪录,高架桥就有3422座。当时领先的钢结构建筑技术,用在中国段的22座桥梁和高架桥上,主要是甲板以及人字桥。

滇越铁路的建成过程,客观上教育和培训了中国工人桥梁和道路的建设能力,是中国现代铁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铁路也为云南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连通了一批偏僻的村寨。大大增加了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抗战时期,铁路是南方的重要运输通道,力保运输物资的“大动脉”。滇越铁路完全符合“都柏林原则”中关于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工业遗产的定义。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位于中国和越南的国际工业遗产,通过它的起源和历史与法国和欧洲联系在一起。

滇越铁路一景

滇越铁路碧色寨火车站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  左琰

报告题目:《青海西川监狱工业旧址的保护与再生策略研究》

青海的监狱系统。监狱生产是建国初期在劳改系统范围内由罪犯进行的生产活动,以达到改造罪犯的要求。既为国家减轻了负担,又为开拓和建设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青海自古便是犯人流放的苦寒之地,几乎成了“监狱”的代名词。青海监狱工业是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青海监狱工业在一五期间统建农场79个,工厂29个,牧场24个,监狱系统各类人员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8,监狱工业的总产值占到整个青海省工业总产值的52%。

西川监狱概况及其旧址的保护价值。西川监狱同时也是原青海水电设备制造厂。由生产区和监管区组成,现保存基本完好,部分楼舍近期已经过修缮。该监狱见证了一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青海监狱工业的成长与发展。这些厂房和监舍遗存作为珍贵的历史遗存承载着当年建设者们和监狱管理者们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寄托。

西川监狱旧址再生策略。定位初步为青海监狱历史博览园及监狱历史博物馆。监狱旧址内既存有重要的多重历史文脉,周边又具有顺畅便利的交通条件,旧址具备多个宽敞开阔的接待活动场地和未开发利用的平整地块,可用作未来进一步发展开拓的空间。

青海监狱旧址改造的其他可能性。1)汽车自驾游接待营地,可为旅游者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接待游览场所,同时结合创意产业园区的服务配套设施,在园内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参观步行街区,配套餐饮、娱乐、休闲等。2)民族文化综合园区,将带动园区和周边餐饮、住宿、特色小吃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民俗手工业、民间艺术(唐卡绘画、藏饰艺术、宗教文化用品及皮影、刺绣、剪纸、擀毡等)的旅游用品发展和售卖,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对手工业产品进行深度的打造和包装,以期满足商业化的市场需求。3)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有效地带动各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领域的创业、就业,并和制作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接驳起来,真正做到文化产业向工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的产品和市场的转变,利用创意思维向现实产品的转换过渡,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正能量增长。

青海监狱系统分布图

青海监狱系统的一些特点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讲师  蒋楠      

报告题目:《建筑师介入工业遗产再利用工作的技术路径探讨》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物保护领域,它更需要建筑师和规划师等行业中坚力量的倾情参与。但是建筑师在介入遗产再利用工作时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建筑师缺乏相关经验,大部分建筑师之前主要从事新建建筑的设计,在遗产保护领域的指示储备及专业经验明显不足,容易导致“设计性破坏”。二是缺乏有效的操作流程指引,建筑师无法按部就班按照既定操作流程与技术规程进行工作,经验与直觉仍是倚重手段,再利用工作缺乏科学性。三是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很多方案或是违背保护原则,或是操作性欠缺,导致方案反复修改而难以通过。

因此在面对工业遗产建筑时,建筑师应该从习惯的“策划指引设计”决策思维,转向侧重于熟悉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策划的基本程序和流程。建筑师熟稔的图示场景为设计过程可视,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与结果进行计算机模拟,直观反映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关键技术、策略、方法等。

建筑师在面对工业遗产改造场景时,针对其特点及其评价内容广度要求,以全程科学评估作为工具(包括再利用过程前、中、后的评估)。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时,尊重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同时,尽量兼顾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可以化整为零并根据不同保护利用阶段以及评价目标将其切分为若干评价单元和体系,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工业遗产综合评价价值。基于价值评估确定构思与策略、基于资源评估确定拆与保、基于潜力评估来做遗产再利用。

报告中提到的技术方法在有助于建筑师介入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并不会对更新利用设计的创造性造成伤害。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在总体利用策略、保留利用比例、城市关系协调、环境应对方式、景观处理方式等方面的方向性原则性的决策应基于对该建筑及其环境的现状价值潜力等内容的细致评价来得出,在大的方向原则确立之后建筑师其实还可以在外观造型、细节处理、材料运用等很多方面进行多样化的创新选择,从而实现改造再利用设计合理性与个性化的共赢。因此,本研究并非寻求最佳解,而旨在避免最坏解。

以价值为核心的工业遗产综合评价

Prada基金会新总部(老厂房改造更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  韦拉

报告题目:《从一汽一拖看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

美国对苏联工业建设的技术转移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输入大量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工业技术,奠定了苏联的工业基础。苏联所有大型工业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美国对苏联的援建分为卡恩公司和汽车厂商的直接援建。卡恩公司援助苏联工业建筑设计,并帮助苏联政府组织设计局。卡恩小组承担着国家计委规划的所有轻、重工业单位的设计、建筑和施工工作。美国福特公司援建了高尔基汽车厂,A.J.布兰特公司更新、扩建了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苏联哈尔科夫拖拉机厂也出于美国的援建。

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目”是又一次大规模技术转移。其中代表项目是一汽和一拖的成立。苏联承担全部设计,提供成套设备和部分材料,派出不同层次的专家,援助中国建成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其中提供的工业图纸、产品图纸和其他设计及工艺等技术文件,占到一汽产品和设备的80%。承担一汽设备制造任务的苏联厂家有200个,几乎包括了苏联所有著名的机器制造厂。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于1953年开始筹备,1959年基本建成并投入生产。苏联提供了大批量的设计图纸、技术资料和机器设备,建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11个基本生产车间和3个协助生产车间。全场共有流水生产线92条,从国外进口设备1599台,这些设备在当时均为世界先进水平。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史无前例地形成了工业体系的雏形,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是一次规模浩大的技术转移,而工业革命的传播正是通过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实现的。

考察这两次大规模的技术转移,主要包括厂区规划布局和工业建筑设计的转移。前者体现了厂区布局、规划结构、工艺流程的技术转移,如将发电厂气势宏伟的烟囱群作为标志物,放置在主轴线上的核心空间。这一特色鲜明的规划手法在美国对苏联的技术转移中得到了延续。后者包括建筑材料及建筑风格、结构形式、通风采光等。如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苏联厂区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结构的变形和精简。

技术于不同时期在各国间转移和传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技术转移转移的移植模式下,所引进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工业建设的进程,节约了资源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经济建设与工业化基础的建立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其次,技术转移的同时伴随着发展,出现了技术演变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土渐进演化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演化不断适应不同国家的工业基础与实际环境,为今后承担更艰巨的自主设计任务铺设了宽广的道路。

中国一汽工艺流程图

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鸟瞰图

注:部分学者的报告出于各种原因不便公开,出于会议报导需要,故本公众号对报告内容及配图有一定的取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