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青爱过的格桑花,如今正在中老年朋友圈刷屏

 云游荷上 2019-09-08

物种日历已经写过了不少花海植物,春季有郁金香,夏季有柳叶马鞭草虞美人。时下凉秋已至,乃是各种观赏草和菊花的季节。前者有网红粉黛乱子草,而在菊科植物中,秋英就是秋季花海的代表。

大片盛开的秋英。图片:Pixabay

我身边熟悉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知道“秋英”是什么;但如果说波斯菊,十个人里大概有一个人听过,但是没啥印象;如果说格桑花,那大家就会异口同声说“我知道我知道,格桑花那么有名,谁不知道? ”

你的朋友圈里,最近有没有中老年朋友在晒“格桑花”?图片:Pixabay

名字很中国风的歪国花

“格桑花”这个俗称比秋英这个正式中文名的知名度更高,可能跟十几年前的藏族文化热有关。当时的文艺青年们进藏后,看见各处都盛开着秋英,令人想起传说中的“格桑梅朵”(幸福之花)。因此秋英的形象就以“格桑花”的名义传播开来,代表青藏高原的纯净无暇与自由不羁。

去西藏“洗涤灵魂”曾经是文艺青年们的专属。图片:PxHere

后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长辈们也可以轻松进藏游了,格桑花的形象又再度流传于中老年朋友圈,代表感恩、祝福等等。

其实就连藏族人也不知道格桑花具体指什么植物。在青藏高原范围内,常见的好看的花朵都可以冠以此名。不管是外来植物还是原生植物,对于藏族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情感寄托。

青藏高原上上开的华丽龙胆(Gentiana sino-ornata)。图片:reurinkjan / flickr

说到原生植物,不管是秋英,还是格桑花,这两个名称都会被人误认为,它也是中国原产的植物。格桑花不必说,甚至还是拉萨的市花;而秋英这个词,则容易使人联想到屈原《离骚》里的一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国味十足,原产植物实锤了。

不过实际上,美洲才是菊科植物的发源地。秋英也不例外,它的老家在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分布于海拔1600~2800米的高原地区。

18世纪末,秋英被西班牙人带回马德里皇家植物园。几年后,时任皇家植物园园长的西班牙植物学家Antonio José Cavanilles给它命名为 Cosmos bipinnatus。Cavanille也是当时最早使用卡尔·林奈双名法分类的植物学家

马德里皇家植物园内矗立的Cavanille雕像。图片:Marc Ryckaert / wikimedia

一朵花看出宇宙,太玄学了

秋英的种加词bipinnatus意思是“二回羽状复叶”,指它的叶子形态细长分裂;而属名Cosmos这个词十分宏大,它来自古希腊语κόσμος(kosmos)一词,本意为“秩序、和谐”。在现代英语中,这个词与universe并列,用来指代宇宙

在天文学等科学领域,一般是用universe,而cosmos在其他日常领域用得较多——比如,超能力领域。《圣斗士星矢》中“小宇宙”一词,就是コスモ(kosimo)

这么一个词用于秋英的属名,大概是因为秋英的外轮8朵舌状花中心对称,排列得十分均匀规整,颇有宇宙的和谐感与秩序感(三体人哭晕)。其实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中心对称的花,可谓一花一宇宙。

从秋英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舌状花中,有人感受到了宇宙的和谐与秩序之美(咦?)。图片:Joydeep / wikimedia

在后世占星学等神秘学派中,秋英所代表的的数字符号是2和8,因为秋英的外层舌状花、内外总苞片的数量都是8;而且秋英的叶对生,呈二回羽状分裂,代表数字2,也代表两边平衡的天秤座,而它的花期也恰好与天秤座的时间重叠。

秋英的花、叶子、花期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含义,对此秋英表示自己啥也不知道。图片:4028mdk09 / wikimedia

根据卡巴拉生命之树的理论,数字2代表智慧和知识;数字8代表辉煌与荣耀。根据其他神智学理论,还代表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基于这些理论,许多灵修教学将秋英列为对自身修行有帮助的植物之一,最好是种在花园中未开垦的荒地中,因为秋英的自然栖息地就包括路边的荒地,而这种地方往往又被看作是灵性顿悟的场所。

(其实我觉得,它根本就是沾了cosmos这个词的光。)

也可以只是普通的绿化植物

秋英传入中国后,可能是因为西南高原地区的气候比较类似它的原产地,所以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区均有大面积归化,在内陆大部分地区也广泛栽培用以观赏。

花园中种植的秋英。图片:Pixabay

在城市开发中,许多新建的场所,如道路绿化区、工厂、住宅绿化区、街心公园等地,有大面积裸露的土地,一般要花3~5年大型绿化植物才能形成观赏规格。这时候就急需一批能够快速生长的草花来撑门面,秋英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秋英花形整齐,颜色多变可爱,既有白色的素净淡雅,也有深紫色的妖艳,而且容易种植,生长迅速。秋英是一二年生植物,夏季播种,很快就会发芽,两三个月后就会开花。植株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很适合营造那种把人埋进去的花海景观。羽状的叶片类似蕨叶,在微风中摆动,有一种毛茸茸的感觉。

颜色多变的秋英,密植观赏效果很好。图片:Prenn / wikimedia

秋英可以靠种子自播繁殖,无需管理也可以年年开花。它还可以吸引大量的传粉昆虫。

不过,有许多动植物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天然场所,也会大面积使用秋英来造景,这就有些不妥了。在这些地区,保护意义要大于观赏意义,大面积使用外来植物,会造成生态风险。

明明美洲来的,非要叫波斯

秋英属有30多种植物,其中也有一些植物和秋英一样,被用作观赏植物。其中最常见的是黄秋 Cosmos sulphureus,英文叫sulfur cosmos,国内也翻译为硫华菊,花朵颜色从黄色到橙色不等。

黄秋英(硫华菊)也是一种常见的花园植物,种子播种,适合成片种植,皮实好养。图片:Pixabay

它比较容易和国内另一种广泛栽培的菊科植物大花金鸡菊 Coreopsis grandiflora混淆,除了叶形明显不同外,黄秋英中央的管状花(就是中间那一坨“花心”)比较细长耸立,大花金鸡菊的管状花比较矮平。

大花金鸡菊。图片:Kor!An / wikimedia

另有一种国内少见的秋英属观赏植物,叫做巧克力秋英 Cosmos atrosanguineus,它在原产地墨西哥也属于比较稀少的植物,为多年生块茎植物,花色深红几近黑色,而且有巧克力香味,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

巧克力秋英,现在国内也可以买到,价格偏贵。图片Amanda Slater / wikimedia

回到秋英的俗称上来,前面说拉萨市的市花是“格桑花”,但这格桑花未必是秋英,有学者认为是翠菊,也有人认为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绿绒蒿等。

翠菊。图片:Rob Hille / wikimedia

秋英的另外一个俗称大波斯菊,知名度不如格桑花广泛,但也比秋英用得多些。有的科普博主在遇到询问时,既不想用格桑花这种小清新名字, 又不想用秋英这个知名度低的正式名称,干脆折衷一下,就用大波斯菊算了。

在英文中,“波斯菊”(Persian chrysanthemum)特指红花除虫菊 Tanacetum coccineum,这种植物确实是来自西亚地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除虫植物。

红花除虫菊,红花,可除虫,菊科。图片:David Stang / wikimedia

在中文中,波斯菊这个名称最早来源于日本,但指的不是秋英,而是同样来自墨西哥的两色金鸡菊 Coreopsis tinctoria,这种植物于明治初期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以莫名其妙的脑回路,给它起名为波斯菊(ハルシャギク)。

两色金鸡菊。图片:C.Maylett / wikimedia

秋英也在同期传入日本,日本人一看,这个花比“波斯菊”大,就叫大波斯菊吧……或者,这种花在秋天开放,而又艳丽如樱花,要不,就叫秋桜(アキザクラ)吧。

这两种植物传入中国后,“大波斯菊”被广泛种植,名称也传了下来,《中国植物志》还沿用了秋樱的名称。“波斯菊”则默默无闻,沦为归化野草。直到几年前,被大炒特炒的保健饮品“天山雪菊”横空出世,其实就是随处可见的两色金鸡菊

同样是来自美洲的两兄弟,由同样的途径来到中国,最后都要跟高原、雪山扯上点关系,也是缘分呐。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251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霜天蛾。

美洲来客

养啥死啥,不如试试“死不了”

先有纸片花,后有纸片人

不好惹的“刺儿头”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